第114章 親人終相見(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田方從這些人口中得知自己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帕斯科地區,在胡寧的北邊。

有一個印第安人奴隸就是胡寧地區的,他是在北邊放牧的時候被這個匪幫抓起來的。

這個堡壘裡面存放這大量的食物,現在那些匪徒都死光了,消耗糧食的人少了很多,所以這些糧食能夠維持的時間更長了。

田方留下了一名小隊長帶領二十名隊員留守這個堡壘,那些奴隸以及女子還繼續留在堡壘裡生活。

畢竟一個小型堡壘要存續下去不能只靠士兵。這些奴隸以及女子現在也是這個堡壘的主人了。

他們主要負責放牧和生產,堡壘裡還有許多馬匹和羊駝,需要有人照顧。

而田方自己則帶著那個認識路的印第安人回到營地。營地內庫馬爾已經被抓了起來,為了避免迷路,馬春並沒有把他殺掉。

見到田方回來了,馬春說道“老田,這小子早上看到營地裡的人少了,知道事情敗露,就想偷偷溜走,被我們的人抓了回來。你看怎麼處置他好呢?”

“讓我來審審他吧,這小子費盡心思算計我們一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庫馬爾知道自己這次完蛋了,這幫子人看起來比土匪還兇悍,跟一般的華人根本不一樣,在他眼中華人都是懦弱的。

但是即使是知道必死的人也會抓住一絲絲生的希望。田方帶著翻譯去找他問話,本來以為還要用刑這個人才會開口,沒想到這個軟蛋把什麼事情都倒了出來。

透過庫馬爾的描述,馬春、田方知道了那群跑到胡寧印第安人聚居區的華工很有可能就是董書同他們。而且他們既然是被印第安人救了,那麼就應該還活得好好的。

這一訊息讓整個隊伍都開心了起來。

“那這個人怎麼辦?還帶著他嗎?”馬春問道。

“這個人是個不穩定因素,帶著有可能會給我們帶來麻煩,我建議做掉他,等回到利馬就說我們遭遇了匪幫,那個嚮導被殺了。”田方建議道。

庫馬爾看著二人對話,對方說的是漢語,他一句都聽不懂。他還以為對方看在自己坦白的份兒上會不殺自己,畢竟自己還可以當他們的翻譯,他懂西班牙語也懂印第安語。

不一會兒,兩個士兵過來,拎著自己的胳膊,就向一處山坡走去。庫馬爾用西班牙語大聲地問他們要幹什麼?可是沒有人理睬他,特戰隊員根本就聽不懂他在說什麼。

一聲槍響,庫馬爾的屍體滾落山坡,高大的南美禿鷹很快就會把他分食掉。它們還會把啄不碎的骨頭吊到高空扔下,摔開之後,再吞進去。

這次隊伍在新來的印第安嚮導的引導下,一路向南朝著胡寧的印第安部落而去。

胡寧部落的附近有一個胡寧湖,是高原地區為數不多適合耕種的地方。

董書同與珠穆結婚以後,生活非常的幸福。印第安部落沒有那麼多的男尊女卑思想,他們尊重的是強者。

珠穆結婚之後,變得成熟穩重了一些,老族長將更多的族內事物交給了她。

自從董書同幫助部落在交易中換取了更多的物資之後,部落的商業貿易就交給了董書同負責,另外他還帶著幾個種田經驗豐富的華工負責耕種。

為了防止水土流失,他們用安第斯山隨處可見的石頭在山坡上圍出梯田,把高處融化的雪水引入梯田,層層澆灌。極大地增加了胡寧部落的耕地面積。

“珠穆,胡寧湖畔的部落還是不願意跟我們合併嗎?”

董書同跟珠穆並排坐在山坡上的一塊大石頭上,欣賞著安第斯山的日落。

最近,他們在跟另外一個部落談判合併,那個部落附近有胡寧地區最大的湖——胡寧湖,那裡海拔相對較低,而且湖邊特別適開成耕地。但是現在那裡被另外一個部落佔據。而那個部落只會放牧,並不會耕作,極大地浪費了資源。

“那個部落的領禿鷹思想很保守,他覺得除了自己的部落,其他的人都是外人。”

“現在只有一個辦法才能夠佔據湖邊了。”珠穆說道。

“難道真的要走到戰爭那一步嗎?珠穆,我還是覺得印第安人之間儘量不要用戰爭完成統一。不然只會讓白人漁翁得利。”董書同擔憂地說道。

“同,就是你跟我講的那個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故事嗎?”珠穆問道。

“嗯,是的,我們的祖先就是用這樣一個個小故事把智慧流傳下來的,就像你們印加帝國的先祖一樣。”

“同,可是我們現在都成了白人建立的秘魯的公民,我想再過些年就沒人記得我們自己的祖先了,就像現在很多生活在白人區的印第安人那樣,他們說著白人的語言,模仿白人的生活習慣,信仰白人的宗教。”

“是的,一個民族要想傳承下去必須要能夠獨立自主,否則就會消失在歷史當中。”

“同,作為一名印第安人,我覺得我有責任把印第安的文化傳承下去,你會幫我的,對嗎?”

“無論如何,我都會支援你的,珠穆!”董書同溫柔地理了理珠穆鬢角的絲,低頭瞄了一眼她微微凸起的小腹,目光堅定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