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挺進太行山(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漕運總督是個什麼官職,相信大家在很多電視節目中都對這個官職有所耳聞。

漕運最高長官為漕運總督,駐淮安,統領漕政,漕運總督亦統轄有綠營官兵本標及分防各營,稱為“漕標”,專司催護糧船事宜。

漕運總督之下為各省糧道,掌本省糧儲,轄所屬軍衛,遴選領運隨幫官員,責成各府會齊、僉選運軍,並坐守水次,監督、驗明漕糧兌換、面交押運官,隨船督行至淮安,呈總督盤驗。

糧道之下有管糧同知、通判和押運同知、通判,均為地方佐2,前者專司漕糧監兌,後者專司漕船押運。

清朝亦有衛所之制,衛所官兵給以屯田,專司領運,尋改衛軍為屯丁,毋許混入民籍,5年一審,由糧道掌其事。領運按船分幫,每幫以衛所千總1到2人領運,武舉人1名隨幫效力。

當然這都是老黃曆了,自從太平軍佔領江寧截斷運河之後,漕運就基本上廢弛了。

另外這些年許多糧食都是透過海船運到天津,再轉運京城,更是加快了漕運的崩潰。

所以邵燦這次要是到淮安就職的話,只是一個光桿司令。所有的底下的官員、兵丁都要從地方上抽調。

但是現在江蘇都是淮海軍地盤,他能抽調到誰呢?

但是邵燦畢竟是軍機大臣下來的,總不能面子上太過意不去。總得找點事情給人家做啊。

正當董書恆抓破腦袋也想不到的時候。

一旁的曾憲風提醒道“總統,我想這次朝廷派邵燦下來是想分琦善的權的,漕運總督有很多權力是和兩江總督重合的。比如各地的糧道,現在江蘇的糧食都是控制在我們的手中,是萬萬不能讓邵燦收走的。”

“是啊,可是邵燦畢竟是軍機大臣下來,不能隨便去動他啊。他要是存心想找事情,我們也不好拿他怎麼樣。”董書恆無奈地說道。

“那麼現在主要的問題就是怎麼樣給他找點事情做?給他找點什麼事情?而且是他無法拒絕的事情。”曾憲風說道。

“是的,曾總理,你對這些上層官員比較瞭解,你看看什麼樣的事情能夠符合標準。”

曾憲風低頭抿了抿手中茶,思考了一會兒,說道“總統我們現在不是正在修建蘇北灌溉總渠嘛!這個事情他漕運總督得關心啊,灌溉總渠可是連著洪澤湖的,而洪澤湖就在淮安府而且是運河上的重要樞紐。”

“我想啊,等邵燦到了淮安府就讓淮安知府去負責接待他,然後從民兵中抽調出一些人給他做漕標。由淮安知府帶著他視察江北的各個水利工程。這一圈下來,怎麼著也得一兩個月吧。”

“那麼,視察好之後呢?”董書恆問道,總不能一直帶著邵燦在工地上轉悠啊?

“這一兩個月足夠我們在運河上佈置的了,到時候讓山東、直隸的河道上爆點事情,我想這對於我們淮海軍不難。那麼邵燦就得帶著他的漕標營去平叛啊,這樣他就沒時間來江蘇給我們搞事情了。”曾憲風笑著說道。

“薑還是老的辣啊,總理這一招好!就這麼辦,至於漕運上的變亂,我會讓人去安排的,先讓邵大人幫我們的水利工程打打氣。”

“老曾啊,你最近要辛苦一些,政府條線的年終審計考核工作一定要做到位,對基層軍政府的考核一定要做得公正,不然我們時間長了也會變得跟清廷一樣。”董書恆嚴肅地叮囑道。

董書恆是在基層單位上過班的。有些單位在考核的時候,一些平時不大做事情的人,由於跟領導的關係搞得很好,這些人每年年終考核都能拿優秀。

都是一個辦公室的人,低頭不見抬頭見,誰做了多少事情大家都知道。這樣的結果就是整個辦公室的人都不願意做事情。這個單位的業績也會越來越差。

“是,總統,老朽明白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大家的眼睛可都盯著這件事呢!要是獎懲不公正了,以後誰還願意好好做事情?”曾憲風保證道。

“這次年終考核,屬下會聯絡監察部介入,確保考核過程的公正性。考核的結果還會進行公告,如果對被公示人有意見,其他人可以舉報。”曾憲風又補充道。

“嗯,好吧,老曾,你辦事,我放心!”董書恆點頭道。

……

離開了總理府,董書恆趕到了隔壁的總參。今天這裡將討論太行縱隊的下一步行動問題。

為此,總參謀部專門把呂飛燕給招了回來。會議一直到現在才開,就是為了等呂飛燕。她從淮北一路騎馬到運河,然後乘坐運河水師的汽船回來的。

為了方便傳遞資訊,淮海軍的船廠專門製造了一批度奇快的汽船。

這些船隻有一兩百噸排水量,上面安裝的蒸汽機卻有5oo馬力,船體也進行了加固,流線型設計,度可以達到驚人的3o節。在此時可以算作是快艇了。

這種汽船專門用來運送重要人物,傳遞訊息以及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