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一〇五 強勢進駐(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北大營現在的主力是淮海軍的教導師,以前北大營計程車兵很多都被那些將領派出去押運貨物。

說來滑稽,北大營的將領打仗不行,行商一個比一個精。現在他們的注意力都盯著揚州的大市場,等著市場開業跟著淮海軍一起財呢!

教導師這些天是一點動靜都沒有,只在那裡埋頭訓練士兵。

教導師是全軍的楷模、樣版,劉青北帶兵又比較嚴厲,因此教導師的訓練是最苦的,對文化課的要求也最高,軍中都說教導師是軍官的搖籃。

劉青北他們已經接到命令,絕對不能挑釁江對面的太平軍。

彭玉麟的長江水師也撤到下游常州水域,隨時準備送二師過江。

長江水師的撤離讓天京城終於能夠放心調更多的兵力去攻打江南大營。太平軍的偵查艇再三對北岸進行偵查,最終確認北岸無片帆在江中。

洪秀全、楊秀清之前一波試探,現江南大營原來是個紙老虎。就這麼試探性攻擊,一下子就滅掉了一半的營寨。

於是他們放開膽子,把能夠調出的兵力全部調出,全力攻擊,準備在江北大營反映過來之前就將江南大營滅了。

那邊向榮已經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急得直跳腳。

張國樑在連續接到了五封催促文書之後,只能倉促命令大軍開拔回去。

這一下子,底下官兵們不願意了,剛剛從江南大營的山旮旯來到了大城市,還沒喘口氣,就又要回去,哪個願意啊?

此時,不知是誰在軍營裡傳播謠言,說是江南大營要被太平軍攻破了。現在讓大軍回援,那不是讓大家去送死嗎?

張國樑平時在軍中雖然還有一些威信,但是那只是相對於江南大營的其他軍將。

進城的時候能夠用軍餉約束住部隊不劫掠,已經是張國樑的極限了。事實上,進城搶一次、出城再搶一次一直是清軍的傳統。在對地方的破壞上,清軍做的比太平軍還過火。

難怪在歷史上太平軍二次東征的時候常州、蘇州都是不戰而下。長期與太平軍戰鬥,蘇常的駐軍換了幾批,城市就被搶了幾次。百姓們能不恨清軍嗎?

突然間的撤退,加上失敗的傳言,徹底讓張國樑失去了對軍隊的掌控。作為一名清軍將領,張國樑知道此時該怎麼做。

士兵們需要洩的渠道,那就讓他們洩好了,等搶好之後,士氣必然大增。之前清軍一路打過來都是這麼做的,可以說是屢試不爽。至於百姓遭殃,不好意思,那不在這些將領的考慮範圍之內。

於是一場有組織的搶劫在常州城內蔓延開來。那些幾天前還洋洋得意的常州官僚士紳們這個時候傻了眼。

那些當初率先主張邀請江南大營來守城的人,此時成了眾人指責的物件。可是,此時說這些還有什麼用呢?

城內的幾千江南大營的官軍分成一支支隊伍,挨家挨戶地搶劫。那些商鋪還有富戶是先照顧的物件。

前幾天還在對淮海商行被搶劫冷眼旁觀的掌櫃們,此時欲哭無淚。早知道自己也早點撤出常州城,還能減少一些損失。

一個富戶的宅院內,清軍的一個把總帶著百十號兵丁把院子裡裡外外都掃蕩了一遍,連姨太太的飾盒都沒有放過。搜到的東西堆滿了院子。

“哈哈,這常州城還真是富得流油啊,弟兄們沒白來一趟。”長相彪悍的把總獰笑著說道。

“你們這群兵匪不得好死,朝廷不會放過你們的!”一個被反綁著的老士紳瞪圓了眼睛咒罵道。

“把這個老東西給我扔到井裡去。沒有軍爺們的保護,你們早就被長毛砍了。”

“老東西都沒用了,還霸佔著這麼多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太沒天理了。”

說著看向了跪在一旁哭泣的十幾個姨太太、丫鬟。

“弟兄們,拿出你們看家的本領,幫老東西把家裡的女人都給餵飽了。哈哈哈!”說著扛起一個最年輕漂亮的女人大笑著就向房中走去。

底下的兵丁連忙丟下手中的東西,往那群女人跑去,那些跑的慢的,只能排隊等著喝湯了。

因為還沒有來得及去蘇州,張國樑手下的兵丁全部集中在了常州城,人數非常多。

實在無處可搶的兵丁,開始衝擊府庫,常州知府帶著衙差還有巡防營的兵丁去攔截,結果被張國樑的手下一陣衝擊就潰散了,連知府都被這些人殺掉。這些潰散的衙差、巡丁也加入了搶劫的行列。

整個常州城就猶如人間煉獄。

還是常州縣衙的一個知縣跑的快,他之前就已經投靠了淮海軍。因此,這位知縣帶著手下到江邊找到了一艘小船,乘船北上找到了淮海軍。

第二師還有長江水師一直紮營在常州對面,就等著這一刻呢。

參謀部之前對現在的情況實際上是有預案的。

當即水師的輪船開動,將早已準備好的第二師第一團送過江去。他們是先頭部隊,先行控制常州城局勢。後續的部隊則直接迂迴包抄,防止潰兵逃跑禍害鄉里。

在這個縣令的引導下,淮海軍很快就到了常州城外。

此時的常州城連看守城門計程車兵都沒有。一團在團長帶領下,先是分出士兵把守住了四城的城門。

然後士兵以連為單位,衝入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