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南美尋親(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大概比北美的船隊晚了1o天,派往秘魯的船隊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到達了秘魯都利馬。

“傑弗森,快看!有一支商船隊要進港了。”港口上一名瞭望手對身邊的同事說道,“這是哪個國家的商船?上面的旗幟,我從來沒有見到過。”

“給我看一下。”傑弗森從同事手中接過望遠鏡。

“好像是中國的商船,我以前在遠洋船上做水手的時候去過亞洲,那裡有一個很大的國家叫中國,用的就是這種龍旗。是的,那個旗幟上畫的就是東方的龍。”

“好了,快去報告稅務官。”傑弗森說道。

“哦,天吶,什麼時候中國人也能夠進行遠洋航行了?”傑弗森在嘴中喃喃自語道。要知道現在秘魯還有很多從中國被賣過來的勞工。

在傑弗森的心中,中國就跟印度一樣是一個落後的國家,只比非洲那些土著強一點罷了。

不一會兒一艘引航艇靠近了船隊,一小隊士兵在稅務官的帶領下,爬上了輪船。

蔡啟明出示了董書恆塞給他的外交官身份證明,竟然還是中文和西班牙文雙語的版本。

稅務官一看,這事兒自己無權處理了,本來想敲詐一下的,但是看到凶神惡煞的使團護衛,他頓時蔫了。

這要是搞起衝突來,不說自己幹不過人家。要是事情鬧大了,秘魯的外交部知道了,也會讓自己吃不了兜著走。

於是這個稅務官趕緊撤了回來,把這事兒報告給政府的外交部。至於中國的船隊,先進港口休整一下再說。

此時的中國,在國際上還是有點名聲的。這得益於英國人把中國的商品賣的滿世界都是。大家喝的茶葉、穿的絲綢、使用的瓷器,很多都是“madeinneta”。

秘魯的外交部一聽有使團來到,而且還是來自中國的使團,非常重視,這些外交官可不像傑弗森那樣沒見識。

南美這個地方在現在的地球上屬於比較偏僻的角落,尤其是巴拿馬運河還沒開通。南美洲的西岸離歐洲、離東方都比較遠。

南美西岸的幾個小國平時只能自己在那裡“玩泥巴”。在國際上沒什麼存在感。而中國可是享譽中外的大國,西方國家的“淘金”之地。

外交部長馬里奧親自帶著外交部的人到港口去迎接中國的使團。

這個時期,南美的白人其實很自卑的,歐洲人覺得他們血統不純,瞧不起他們,這些南美國家又都不大,沒有一個世界性的強國。

因此他們反而更加註重禮節,可能想以此證明自己。

馬里奧現在的陣仗,跟歐洲王室的外交禮節很像,連紅地毯都用上了,還有儀仗隊。

就連蔡啟明都被這陣仗給驚呆了。還好他在出之前有專人給他培訓過西方的外交禮儀。

馬春雖然是整支船隊負責人,但是他沒有官方的身份,因為他的主要任務是尋找董書同。

蔡啟明以後要留在南美作為公使,因此他是明面上的領隊。

在馬里奧迎接他們的時候,船隊上的眾人是以蔡啟明為排成一列經過馬里奧的隊伍,並且一一跟他們握手。

蔡啟明還陪著馬里奧部長一起檢閱了秘魯的儀仗隊。

站在隨從隊伍中的田方關注的是秘魯軍隊的裝備。

這些秘魯的軍隊使用的還使前裝的滑膛燧槍。也許是這裡軍事壓力不大,大家沒有那麼強的裝備更新需求吧。

當然,田方也只是出於習慣地觀察對比一下,他並不知道自己以後是否要跟秘魯的白人戰鬥。

晚上的時候,秘魯的總統何塞在利馬城總統府設宴款待了中國來的使節。

宴後何塞總統親切地與蔡啟明公使進行了會談。

對於與中國直接建立外交關係,秘魯是持歡迎態度的。以前秘魯要購買茶葉、絲綢等中國貨物都是透過英國的商人,價格非常的高。

要是能夠直接與中國交易,那麼無疑會節省大量的進口資金。

而且據說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擁有幾個億的人口,那麼他們對鳥糞肥還有礦石的需求肯定非常大,這又能夠增加秘魯的收入。

另外,中國人使用的是白銀作為貨幣,秘魯的銀礦非常的豐富,銀幣可以直接在中國使用。這大大地節約了支付的成本。

同時,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還可以提升秘魯的國際地位,因為中國畢竟是現在世界上數得上的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