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魏左會(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老中醫的藥還是有效果的,大家走了之後,阿達爾伯特親王就出了一身汗,退燒了。看著睡熟的親王,馬克的心總算稍稍放下了一點。

可是,第二天吃過早飯後,親王又開始燒。之前的藥只能暫時控制病情,並沒有抑制病菌的展。

快要正午的時候,康平終於趕到了,他略顯疲憊。

“對不住了,大師,讓您親自過來,實在抱歉。”

“沒事,治病救人本就是我們醫者的本分。不浪費時間了,趕緊看一下病人吧!”

康平帶上口罩,跟著董書恆就向阿達爾伯特親王的房間走去,後面的幾個助手也趕緊帶著一堆裝置跟上。

進入了房間,昨天的老中醫也在。康平先用中醫的看手段給病人診斷了一下。

“嗯,基本上可以確定是肺炎。念修,取樣本觀察一下。”康平對著一旁正在擺放一臺顯微鏡的弟子說道。

“是,師傅。”只見那人取了一點阿達爾伯特的痰液放在玻璃片上用蒸餾水稀釋了一下。然後放在顯微鏡上觀察起來。

“現大量肺炎鏈球菌。”念修觀察了一會兒說道。

“何為鏈球菌?”一旁的老中醫疑惑地問道。

“哦,這位同仁,鏈球菌是我們現的一種引起肺炎的細菌,也就是我們以前常說的病邪!”康平簡單地解釋了一下。

“先給病人做一下皮試,準備兩隻大蒜素。”康平又對另一名弟子說道。這人從箱子裡取出了一個玻璃制的針筒。吸了一點藥水,打在了親王手臂上的面板下。

有人會說,你這不就是西醫嗎?輸液只是一種給藥的方式,誰規定他就是西醫呢?樣本觀察只是探尋病源的方法,有是誰規定這是西醫呢?

看看後世,先進的、科學的都是西醫的東西,硬生生地把中醫打成了一種靠經驗主義和中草藥的醫學。這是誰在為中醫畫地為牢呢?

康平用的這些方法當然董書恆教他的。顯微鏡是託人從洋行買的,自己當然也能造,但是打磨鏡片太耗時間了。

輸液這玩意十幾年前就有人做了。不過董書恆教會康平用的這種方式更科學。東西江北都造的出來,最難的是橡膠管還有細針頭這兩個東西。現在江北的橡膠工業已經初具規模,不僅能做輪胎,還能做膠底鞋、雨衣,當然,拉個輸液用的橡皮管問題也不大。

當然橡膠還能造一種很重要的東西。不過董書恆沒有告訴手下的工廠。廢話,現在我們要鼓勵人們多生,董書恆還準備往全世界移民呢!至於這東西是什麼大家都知道。

大蒜素這東西,大家也都知道。青黴素沒出來之前,只能使用這些植物殺菌劑先湊活。最難的還是提取方式,不過在董書恆的指導下,經過反覆的實驗,透過酒精溶解再拯救的方式,最終還是被中醫研究所的人提煉出來了。

老中醫在看到了顯微鏡下顯示的“病邪”之後,非要跟著康平回醫學院。沒辦法,康平只能委託老先生先照顧親王幾天,回頭讓他去高郵的醫學院。

在輸液之後,阿達爾伯特親王的病情終於穩定下來了。這年頭的細菌還沒有怎麼進化,抗藥性還不是那麼的強。

親王殿下對於中醫有了新的認識。他決定了,等回到歐洲一定要在報紙上為中醫正名。

同時他決定要和董書恆合作在歐洲售賣這種神奇的藥物。相信那些歐洲的貴族一定會出新增天價購買這種藥物。

董書恆自然是樂意至極,賣藥可是暴利行業啊。回去再研究一下做個大蒜素膠囊。不過還是得抓緊研究青黴素,這玩意兒難度不大,但是需要無數次實驗尋找合適的菌株,是一件耗時間的事情。

為了阿達爾伯特親王的病,這兩天可是耽誤了董書恆不少的精力。現在親王的病穩定了,再掛幾天的水,然後請老中醫幫著調養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存訓,面對整個淮海軍系統通知,三天後在揚州召開一次全體會議。”董書恆手上拿著一份淮海軍軍政整編計劃,翻來覆去。終於做好了擴軍的準備,加上自己要開始經略江南,因此必須要進行一次全方位的調整。

李存訓領命而去,檔案擬好之後,會做成正式檔案,由警衛連計程車兵快馬快船送到各地。

就在董書恆因為阿達爾伯特親王身體的原因逗留在上海的時候。

左宗棠帶著曾國荃終於在淮海書院見到了魏源。

左宗棠見到魏源的時候,魏源正戴著眼鏡坐在他的院長辦公室。這個辦公室位於一棟四層辦公樓的最頂層,鋼筋混凝土機構,中式的房頂,外牆粉刷得雪白,遠看也是白牆黑瓦頗有水墨畫的韻味。

有人擔心魏源每天爬樓不方便,讓他選底層的房間,可是他堅持不肯。非說每天爬樓能強身健體。

實際上他喜歡這個位置是因為這裡可以看到整個學院,看到學子們忙碌地穿梭於各個教學樓之間。他就有一種莫名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