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上海之行(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這一戰,呂飛燕充分利用了王貫三對自己的輕視,一舉全殲了王貫三的勢力,俘虜了三四千捻匪,還有幾千的大牲口。

這些捻匪青壯將會被送到徐州的礦山去開礦。美國購買的鋼鐵和水泥裝置已經到了徐州,這讓徐州對於煤炭、鐵礦石包括各種石灰礦的需求大增。而開礦需要大量的人力。礦上有些地方比較危險,普通人不大願意去幹,正好讓這些俘虜去做。

大牲口中健康的戰馬、騾子會被挑出來留著飛燕軍使用。剩下的則會交給農場使用。在內燃機還沒研之前,農業很難進行機械化,要想提高效率,只能透過大規模使用牲畜。

淮海農墾的每個農場基本上都有畜牧業部門,透過跟北大營的交易,淮海公司儲備了大量的牲畜,其中有大量的牛馬,加上董書恆從國外引進仿製了很多畜力機械,為農場的農業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此時的董書恆已經帶著彭玉麟等人,乘坐揚州號在長江一號的護航下踏上了前往上海的路。

他這次去上海要正式會見各國的領事。既然這些人已經注意到了淮海軍,那麼董書恆也不能繼續做鴕鳥。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談判嘛,無非就是利益交換。

美國現在還只是一個打醬油的,而且透過約翰·塞納的撮合,還有大量的訂單,美國應該不會刁難淮海軍。倒是英法兩國比較難辦,畢竟是老牌強國,目空一切,人家現在也確實有這個實力。要知道現在的英國在遠東地區隨時能夠組織起上百艘的軍艦和武裝商船。

現在淮海軍在江蘇強勢崛起,而上海此時本就屬於江蘇管轄,因此英法不可能坐視淮海軍壯大。董書恆現在還沒有準備好和英法對抗,所以他只能夠親自前去與他們溝通。

他這次去上海當然不會是空手過去的,他已經準備好了5oo萬銀元,準備了撒出一大堆的訂單。董書恆相信,這些錢不會白花,而且他也有把握把這些錢從洋人手中再賺回來。

船隻順江而下,他再次在船上住了一個晚上,早上的時候船剛好行到了吳淞口,炮艇在這裡拐進了黃浦江。董書恆站在船上看著西邊破敗的吳淞炮臺,心中百味雜陳。

“雪琴,你看到了那座荒廢的炮臺了嗎?道光二十二年,英軍就是攻陷了這裡開啟了進入長江的大門。”董書恆心情沉重地對彭玉麟說道。

“哎……沒想到海防破敗如斯,那麼大一座炮臺怎麼就被攻破了呢,在炮臺上居高臨下,又有後方不斷補給。這都打敗了,一定是守將無能吧?”

不能怪彭玉麟不知道,在滿清朝廷的粉飾太平之下,遠在湖南的的彭玉麟是不可能知道這段歷史。

“雪琴,這你可就猜錯了,守衛要塞的陳化成將軍是在那次戰爭中少數的幾個有名的戰將。最後他重創了多艘英國戰艦,戰死在這座炮臺之上。”

“陳將軍真英雄也,是雪琴錯了。總統,那陳將軍為什麼會敗呢?”

“你知道這炮臺是什麼時候建立的呢?”

彭玉麟搖了搖頭,很少有書籍會介紹這些東西。

“這座炮臺建於順治年間,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了,你說用這樣的老古董跟英軍的戰艦對抗,焉能不敗?”

彭玉麟心中也是微微一嘆。

“清廷的統治,只會讓我華夏不斷地走回頭路,他們只在意自己統治地位,心中想的還是帝王之術那老一套,殊不知列強已經開啟了中國的國門,時代已經變了。”

彭玉麟看著這個時候的董書恆,心中甚是敬佩。這一席話,更加堅定了他跟隨董書恆走下去的決心。現在又有幾人能夠睜眼看到真實的世界呢?魏源能看到,但他不知道怎麼走。能看到並且也知道如何走的人,怕是隻有眼前的這個總統了吧。

船在黃浦江走了沒多會兒,就有有兩艘英國的軍艦靠了過來。

董書恆命令艇長約束手下的水兵,不要理睬英軍的挑釁。

英軍軍艦上的水手好奇地打量著著兩艘炮艇,“什麼時候愚昧的中國人也用上了輪船了。而且那輪船上還有炮,只不過口徑小的可憐,數量也少的可憐,兩艘船的炮加起來也比不上自己一艘軍艦的一側舷炮多。

許多英國軍艦上的水手對著兩艘炮艇做著奇怪的動作,淮海軍的水兵們不懂,但是董書恆很清楚這些動作什麼意思。叫的最兇的是軍艦上的印度水兵。

也不知道這些阿三有什麼驕傲的,英國人叫他們上軍艦隻是讓他們幹些擦甲板、洗馬桶的髒活、累活,現在看到了中國的炮艇,他們還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了。

好像在說“看,我可是貴族家裡的狗,怎麼也比你一個平民高貴吧。”

揚州號的艇長吳俊憤怒地說道“總統這些洋人欺人太甚,真想對著他們放上幾炮。”

“如果你想我們一起到黃浦江餵魚,就開幾炮試試。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用十年,我就會讓這些高傲虛偽的英國人嚐到苦果!把你心中的怒氣存起來,到時候隨我一起打他們個丟盔棄甲!”

“是,總統!”吳俊看著董書恆,目光堅定地說道。

“總統,雪琴也會跟您一起努力!”彭玉麟也堅決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