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六十七張 長江水師(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彭玉麟實際上也是一個比較激進的讀書人。從他的一些過往就能夠看得出端倪。

歷史上他雖然一直做清朝的臣子,但是他先後七八次辭官。而且他處處以國家民族利益為先,只是迫於洋務運動時的大環境,改良派佔據了絕對的主導。

他沒有能力去反清,因為他清楚,一旦如此,只會跟太平軍一樣,讓這個國家民族向深淵墜落得更深。

現在他碰到了董書恆這個造反派,而且是一個有實力的造反派,自然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總統,雪琴還是先跟著您身邊,瞭解一下咱們淮海軍。至於您說的統領艦隊的事情可以容後再議,現在水師劉大人可能比在下更加適合統領艦隊。”

“也可以,我們淮海軍的建制指揮都跟清軍截然不同,最近你可以多瞭解一些。”

“總統,我們剛才說到太平軍的事兒。您現在不欲剿之,但是太平軍一直堵在江寧卻也擋住了淮海軍拓展的空間。”

董書恆非常欣慰,彭玉麟能夠這麼快進入角色,開始為淮海軍考慮。

“雪琴,你覺得呢?”

“我以為總統是想先鞏固江北吧,畢竟總統崛起也就幾個月時間,不可能把江北經營的鐵板一塊。”

“是呀,地盤可以靠軍隊去佔領,但是要想用起來還得有人才去治理。”

“如果雪琴沒猜錯,魏大人的書院就是為了解決人才這塊短板。”

“我觀總統手下的兵全部使用洋槍,雖然操練度更快,但是士兵花費必然很大。總統是怎麼解決經費問題的呢?”

“抄家、經商、貿易。”董書恆從嘴裡冒出六個字。

彭玉麟眼睛一亮,這位總統還真是直接,不過確實都是來錢快的行當。這會練兵的人,必須得先會賺錢啊!

“雪琴,回頭我會讓存訓給你一份資料,讓你深入地瞭解一下我們所掌握的力量。”

“是,總統。”

“雪琴,第一步我們穩固好江北,後,那你覺得第二步該如何走呢?”

彭玉麟思考了一下回道“呃……這第二部,我想總統是想驅逐太平軍了,兩個方向一個往西、一個往北。”

“嗯,驅逐說得好,這仗其實很難拿捏分寸,打得讓他跑,又不能把他打弱了、打沒了。不過為什麼不能往南呢?”

“總統的心意,在下能猜出一二,這匪往南跑了,清廷的壓力就小了,到時候咱們江北就沒有這麼大的展自由了,滅了長毛清廷下一步必然是要‘消藩’。”

“嗯,雪琴還真是一語中的。”

“大人,其實在下研究過這個洪秀全的性格,此人有大志而無恆心,眼光高而過於短淺,只要給他足夠的壓力,他必然會跑的。現在大人控扼東、北二面,南面有和春的江南大營,現在太平軍又佔據了安徽南部安慶等重鎮,那麼這個方向就是太平軍的最佳選擇了。”

“後面呢?”

“後面咱們當然是追著太平軍一路進安徽,安徽可也是兩江總督府的轄地。總統,自古淮西出勁卒,這裡可是上佳的兵源地,控制在我們手中,那麼依託江蘇的豐厚財力以及總統您搞的工業化,可立於不敗之地。江南各省無兵可用,有一隻勁旅,足以平定。到時候精兵北上迅拿下北京,大軍從安徽進中原,則大事可成矣。”

“呵呵,雪琴,沒想到你還是一個戰略家。看樣子真不能把你放入艦隊。”

本來董書恆先入為主,歷史上彭玉麟是中國近代海軍的奠基人,那也是他後來入湘軍、辦湘軍水師不斷積累了經驗。現在的他對於水師、艦隊還是一個小白呢。但是其人先天的戰略天賦已經展露。董書恆不清楚的是彭玉麟在歷史上還是一個出色的戰略家,不然他怎麼會有一個晚清完美男人的稱號呢?

“呃……那個總統您過譽了。相比總統年紀輕輕就有如此作為,雪琴不值一提。”彭玉麟被誇的一陣尷尬。

……

兩人就今後的戰略問題聊到了很晚,大有那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董書恆在船上的休息室裡湊活著睡了一夜,船隻從海門逆江而上,不到三百公里的水路,正好一個晚上就到了靖江。即將到達靖江的時候,李存訓叫醒了董書恆。董書恆簡單地洗漱了一下,來到船頭,涼爽的江風吹來,讓人一陣舒爽。

彭玉麟早已經到了船頭。

“總統早!”

“雪琴可曾睡好,乘船還適應嗎?”

“還好,在下經常乘坐江船,還算適應,這輪船還要更穩一些。”

靠近靖江,長江在這裡拐了一個彎。南面是江陰,北面就是靖江。在靖江靠近碼頭的位置,一座要塞正在拔地而起。

此時,晨霧散去,案上的情況盡收眼底。

“總統,如果沒看錯那應該是一座新建的炮臺吧!放在這裡真是妙。”

“更確切的說,那是一座要塞,上面的炮塔全部使用鋼筋水泥澆築,中間還加了鋼板。可以防得住重炮的攻擊。”

“總統,有此要塞,可保長江無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