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府中作對語驚人(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董書恆沒有盯著小姐姐的脂粉店打望的習慣。這個習慣……很不好!

魏玉珍撐起油紙傘,帶著鶯兒。她腳步輕快,心裡只想著趕緊離這個男人遠點。自己還是太天真了,自己與這個男人只是一面之緣,雖聊得投機,但這世上多得是誇誇奇談的偽君子。魏玉珍的心中充滿了後悔、自責,她面色蒼白,感覺自己隨時可能倒下。

她是一個孤傲的女子,身邊那麼多公子名士,從來沒有一個看得上的。董書恆是唯一一個讓他想要交往的男性。而且她還在父親面前多次為他說話。想到這裡,她就更加羞恥難耐。真是沒臉見自己的父親了。

這時,她忽然聽到身後一個少女說道:“二哥,你快看那是知州大人的千金。”

“什麼?二哥?”

二哥這個普通的稱呼,突然間讓魏玉珍覺得是一個多麼優美的詞彙,就像你寫文章突然有個位置不知道怎麼用詞。苦想查詢了半天之後,突然聽到旁邊有人提醒,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突然襲來。

“我剛才都做了些什麼?我的心怎麼如此狹隘?”魏玉珍蒼白的臉,瞬間變得潮紅一片,她感到自己的脖子上都是一片火熱,抓著油紙傘的手由於過度用力而泛白。

她很想回頭去跟董書恆說話,哪怕是點頭打個招呼。但是她的矜持,讓她定了定身,繼續走遠。作為一個女子不能路上有個人對你指點一下就去跟人打招呼吧。早知道現在還是晚清時期,洋務運動還沒開始。

“哦,知府的女兒,原來是官家小姐。”董書恆順著書梅的指點看過去,這背影很像啊。自己果然沒猜錯。

不過看著小姐姐遠去,沒有和自己相見的意思,董書恆也沒有主動上前。董書恆知道在這大街之上多有不便。

在書雲、書梅的眼中,今天的董書恆有些奇怪。以前的二哥總是一本正經的,像個熟讀聖賢書計程車子。今天二哥竟然帶她們逛街,面對書梅的胡鬧,二哥一點也不見怪。還給她們講洋人的故事。

即便是保守的書雲,也極為喜歡這樣的哥哥。

董書恆帶著兩個妹妹玩了半天,吃了午飯,才把妹妹送回白府,書梅纏著哥哥帶她去軍營打槍。董書恆本來是想同意的。可是書雲堅決不允許,出來之前她跟母親許諾不出城門的。

看著倔強的大妹妹,董書恆只能對書梅投了一個同情的眼神。

卸甲鎮外的團丁大營,此時只留下駐守的團丁。其他的人全都拿著工兵鍬在修整通往鎮子的大路。他們取來土石,把路上的坑窪處一點點填平。這點工作對於團丁來說非常的輕鬆。

卸甲鎮的鎮長是一名鄉紳,名叫胡乃康,為人樂善好施,在這個卸甲鎮頗有名望。剛開始知道這群團丁要在鎮外宿營還真擔驚受怕了一陣。這個年代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兵匪對於老百姓來說沒有多大區別。

可是一夜無事,沒有一個團丁出過軍營。第二天一早就聽到軍營中的哨子聲響起。老鎮長不甚放心,帶著幾個年輕後生,戰戰兢兢地到鎮口觀望。只見這群團丁穿戴整齊衝出營房,沿著村口大路向著鎮子方向跑來。老鎮長看得冷汗直流,連忙命身旁的後生回鎮上通知各家關好門窗。

“家裡有小媳婦兒、大姑娘的多抹點鍋底灰,藏的嚴實點。另外鎮上的大戶人家自備酒肉,準備好隨我勞軍。”老鎮長又補充道,顯得經驗十足。

正在老鎮長緊張佈置的時候,突然前進的隊伍,停在了鎮口。然後就聽到一句渾厚的口令“向……後……轉……”。

“唰……”

這條一千多人的長長隊伍整齊的轉身,然後有聽到“跑步……走。”隊伍又跑起來了。

老鎮長看蒙了,這不符合套路啊!你們倒是衝進來呀!幾個後生疑惑地看著胡鎮長。老胡感覺到自己的經驗受到了嚴重的挑戰。

鎮口離軍營大概1ooo米。這群團丁跑了三個來回,終於停在了軍營中。就這樣,他們竟然隊伍還能保持整齊。老鎮長從來沒見過這麼精幹的兵,也許只有當年打進長江的英國兵能跑出這麼整齊的佇列。

老胡草草地在鎮口吃了點早飯,還是不肯回去。他要看看這幫團丁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老人讓人給他搬了把躺椅,就坐在村口觀望著。

只見那群團丁回到營中也開始吃早飯。老胡能聞到粥香,還有剛蒸好的饅頭出的香味。想來這幫團丁吃的還不錯呢!

一會兒,營中有傳來了操練聲,隱約能聽到一聲聲他們特有的那種口令。

午飯吃完了,軍營終於有了動靜,一群團丁拿著一種小型鐵鍬走出軍營。他們竟然在幫鎮子修路???老胡再次感受到經驗被挑戰。

這時,鎮子裡許多百姓也大著膽子出來觀望。這群團丁真的不一樣呢!他們揮舞著小鐵鍬,把大路上的坑窪處填平,然後又有人人過來用石錘打結實。他們乾的很熟練,應該是經常做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