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有肱骨大掌櫃(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第二天早早醒來,董書恆現自己已經能動彈了。原來他主要是頭部受到鈍擊,估計是有些腦震盪,加上之前昏迷的時間。這麼些天,差不多要好了。

聽到他的動靜,慧兒靜悄悄地走了過來。“少爺,您醒啦!您先別動,我去幫您打點熱水洗漱一下。”說著就要往外走。

“先等等,那個……慧兒,你幫我拿一下衣衫,我先起床。”

“少爺,要不我先跟夫人說一下,您的身體剛好,現在不宜多動。”慧兒顯然很擔心自己的少爺。

“慧兒,聽話,少爺我的身子骨自己清楚,再不動動就要生鏽啦。”

“好吧,那奴婢現在這就幫您拿衣服。”

慧兒拿來了一身青色長衫,這種衣服在學子之中非常流行。董書恆在慧兒的幫助下穿上了衣服。

他站到鏡子之前。躍入眼簾的是一個翩翩少年,沒有富家大少那種柔弱,反而多了幾分剛毅之色。

鼻樑挺拔,劍眉星目,似乎比前世的自己更加俊秀。只是這身體大病之後,略顯消瘦,還有那頭上的辮子,光禿禿的腦殼十分別扭。

哎……什麼時候能把這尾巴給剪掉,暫時還是別想了。他還是覺得保住腦袋要緊,至於這辮子……就當cosp1ay 吧,反正自己的心中沒有辮子。

洗漱好後,董書恆又到鏡子面前欣賞了一會兒自己帥氣的面龐。笑得一旁的慧兒花枝亂顫。

出得房來,董書恆在慧兒的引導下去找陳夫人請安。陳夫人也是早早就起床了。這個時代的人大都沒有睡懶覺的習慣。

“哎呀,恆兒,你怎麼起來了啊!快快回去歇息。”

“娘,兒子給您見禮了,這些天讓您憂心了。”

董書恆工工整整地行了一個大禮。無論如何,這位疼愛兒子的母親都值得尊敬。

陳氏被感動得眼淚不住地往下滾。沒什麼比兒子孝順更能讓母親滿足的了。

“娘,快快別哭,不然孩兒就跪著不起了。”

“恆兒快快起來,你的身體剛好,行什麼禮呀!”陳氏趕忙道。

“娘,今日孩兒急著起身,一方面是給您請安,另一方面,家中的生意多日無人照管,孩兒心中甚是擔憂。怎怪孩兒受此重創,許多事情不甚清楚,還請母親告知。”

“列祖保佑,我們的恆兒又有孝心,又顧全家業。真是個好孩子。”陳氏聽到董書恆一番說辭,心懷大慰。

“恆兒,咱們家一直是做鹽商的,但是自嘉慶帝改行鹽票以來,我們揚州鹽商已經大不如以前。還好老爺早早就看到這點,將家中產業從販鹽轉移到囤地、運輸和商貿上來。”

“如今,家中在東臺尚有三萬畝田莊,由你的舅舅陳冬生管理。另外有十二艘沙船跑上海經運河跑濟南的航線。由船老大劉大海管著,老劉是家裡的老人,也非常可靠。”

“你爹爹前些年在上海靠著洋人租界開了一家潤吉貿易商行,跟洋人做著洋貨生意。頭灶那邊還有一個鹽場,每年產鹽也有一些進賬,當然還有五百多戶鹽丁要養活。”

“最近鬧匪,南面的水路斷了,船隊只能在北邊跑,南邊的商行最近不知道如何了?聽說洋人也不安生。還好你劉叔的大兒子清北在那盯著,想來也是無大礙的。”

聽了陳氏的敘述,董書恆心中總算有了底。

其實,在昨天晚上,他的心中就一直在今後的事情。能不能乘風而起,還真得依靠自己老子給自己留下的產業。

人都是求生欲的,在這個時代要想好好地活下去,就得不斷變強。

“母親,家中還有多少餘銀?”

“怎麼?我兒需要用銀子嗎?”

“孩兒要執掌家業,總要了解一下家底。”

“這幾天大掌櫃上報,櫃上還有流動資金35萬兩左右,當然家中還有傳家銀1oo萬兩,這筆錢只有我們母子知道,老爺交代過是不能隨便動的。”

“我去,老子還真是個富二代啊,國人果真都有藏銀子的習慣。”

“母親,孩兒想單獨找大掌櫃談談。”

“嗯,我兒也該獨當一面了,我這個婦人終究有諸多不便。我這就派人知會大掌櫃找你,以後家中之事就由你直接跟大掌櫃對接。”

回到住處,慧兒已經準備好了早餐。早餐是一碗熱騰騰的魚湯麵,這是東臺這兒的特色小吃。

前世的董書恆就非常喜歡。桌上還有一小碟肉醬和一小碟鹹菜。董書恆坐下來,熟練地將小菜倒到奶白的魚湯麵上。

一股濃郁的鮮味,迎面撲來。這沒有被汙染過的野魚就是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