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史慈的投靠(第1/2頁)

作品:《三國之爭霸天下

呂範抱拳道“主公,如今羅昂率領大軍,去攻打渤海郡,我們可以藉此機會,率軍攻打襄陽。如此一來,襄陽就會落入我們的手中。”

孫策抱拳道“父親,子衡所言極是。”

孫堅看向周瑜,問道“公瑾,你覺得如何?”

周瑜抱拳道“我覺得不妥。羅昂在離開前,將黃忠安排在襄陽,為的是阻擋我們。我大抵猜測,羅昂離開襄陽的時候,就將之前的利器安置在襄陽之中。如果前往襄陽,那麼,我們就會像之前那樣,一直處於被動狀態。”

孫堅聞言,道“我將這件事給忘了!”

周瑜道“主公,我有一計。”

孫堅問道“何計?”

周瑜道“我們可以派遣一員大將,率領五萬兵馬,屯紮在宜城,已觀黃忠動靜,然後再派遣一員大將,率領五萬兵馬,屯紮在丹徒,觀察曹操和羅昂的戰況。如果羅昂取勝,我們乘船過江,去攻佔淮南地區。如果曹操取勝,我們率軍攻打襄陽。”

宜城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東接隨州市隨縣、棗陽市,西鄰南漳縣,南接荊門市鍾祥市,北抵襄州區、襄城區。

宜城的地形變化有規律,被稱為“三山兩水五分田”格局。漢水將全境自然分割為東、西兩大部分,以漢水為界,分別呈平原、丘陵、山地變勢,階梯式延伸。

宜城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冬夏季長。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

丹徒位於江蘇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南岸。東鄰鎮江市大港新區,西接句容市,南連丹陽市、金壇區。

丹徒地處寧鎮山脈東段,全境西南高、東北低,南有茅山餘脈、中屬寧鎮丘陵,北部為沿江圩區,長江中游有洲地,地貌大致可分為低山、丘崗、丘間谷地和沖積圩區四大型別。

丹徒土壤劃分為4個土類、9個亞類、12個土屬、22個土種、1個變種。

孫堅道“公瑾所言,甚和我心。”

說著,他看向丁奉和徐盛,道“丁奉、徐盛,你們率領五萬人馬,前往宜城。切記,不要打草驚蛇!”

丁奉和徐盛應諾一聲,然後轉身離去了。

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人,三國時期吳國將領。

丁奉在年少時從軍,先後隸屬於甘寧、6遜、潘璋等人,跟隨他們四處征伐,立有戰功,後來被封為偏將軍。

孫亮繼位後,丁奉被封為冠軍將軍、都亭侯。

吳建興元年,丁奉大破魏軍,被封為滅寇將軍、都鄉侯。

太平二年,丁奉被封為左將軍。

孫休在位時,丁奉等人誅殺權臣孫綝,被封為大將軍。

永安三年,丁奉被封為徐州牧。

孫休去世後,丁奉與濮陽興等人迎立孫皓為帝。

建衡三年,丁奉去世。

張蛑是這麼評價他的自古倚長江之險者,屯兵據要,雖在江南,而挫敵取勝,多在江北。故呂蒙築濡須塢,而朱桓以偏將卻曹仁之全師;諸葛恪修東興堤,而丁奉以兵三千,破胡遵七萬。轉弱為強,形勢然也。

孫堅看向蔣欽、周泰,道“韓當、蔣欽,你們率領五萬人馬,前往丹徒。切記,不要打草驚蛇。”

蔣欽、周泰應諾一聲,然後轉身離去。

蔣欽,字公奕,九江壽春人,漢末東吳名將。

他早年跟隨孫策,平定丹陽、吳郡、會稽和豫章,被封為西部都尉。

建安二十年,他跟隨孫權,征討合肥,因功遷蕩寇將軍,領濡須督,後封右護軍。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討伐關羽,他率領水軍入沔水,回軍途中病逝。

孫權是這麼評價他的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賜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羅昂營寨。

此時,羅昂站在帳外,看著河對岸的渤海郡。

羅昂嘆了口氣,道“什麼時候才能天下太平啊?”

話音剛落。

這時,一道聲音從身後傳來“夫君!”

羅昂聞言,心頭一蕩,然後轉過身,看見董媛走了過來。

董媛走到羅昂面前,問道“夫君,你在想什麼呢?”

羅昂搖了搖頭,道“沒想什麼。對了,你不是在陪嫣然的嗎?”

董媛道“嫣然妹妹正在和子龍將軍聊天呢!”

羅昂點了點頭,道“原來是這樣!媛媛,我們在河邊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