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調兵遣將(第1/2頁)

作品:《三國之爭霸天下

數日之後,斥候騎著戰馬,奔入了信都。

治所大廳。

斥候從外面跑了進來,抱拳道“大人,袁紹三個兒子大打出手了!先是袁尚。他以圖謀不軌為名,出兵逮捕袁譚、袁熙。袁譚、袁熙一接到訊息,立刻逃走了。然後,他們調動大軍,向袁尚興師問罪,並說袁尚弒父奪位。袁尚得知後,就說自己是得父親遺命,才繼位為主的,並指責兩個兄長犯上作亂,因此調動大軍進剿。現在,袁尚與袁譚、袁熙在河間郡附近對峙,已經交戰好幾回了。”

臧霸看向田豐,興奮地說道“先生,戰機來了!”

田豐點了點頭,道“張合將軍,你率領三萬兵馬,進駐饒陽。張遼將軍,你率領三萬兵馬,進駐棗強,嚴密設防,以防曹軍偷襲。”

饒陽,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地處冀中平原滹沱河畔。北距京、津均24o公里,東臨秦、唐、滄開區,西距省會石家莊11o公里。

饒陽北鄰肅寧縣和蠡縣,西聯安平縣和博野縣,東界武強縣和獻縣,南接深州市,東、西寬25公里,南、北長29公里,總面積573平方公里。

饒陽地處冀中平原,地形平坦。

饒陽屬於暖溫帶亞溼潤季風氣候,冬季寒冷降雪少,春季乾旱風沙多,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氣晴朗,冷暖適中。

棗強,地處河北省東南部,衡水市南端,介於東經115°35′~115°58′,北緯37°o8′~37°35′之間。

棗強東隔清涼江,與景縣、故城縣相望,西臨冀州區,南靠邢臺市、南宮市,北接桃城區、武邑縣。東、西寬28千米,南、北長45千米,總面積9o5平方千米。

漢景帝二年,漢景帝廢廣川縣,設定棗強縣,屬清河郡。

1996年,政府撤銷衡水地區,設立衡水市,棗強改屬衡水市。

棗強屬於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全境除了索瀘河兩岸的少許沙丘外,地勢十分平坦,並且由西南向東北傾斜。

棗強屬大6性季風氣候,為暖溫帶半溼潤區,受東亞季風氣候的影響,四季分明,冷暖乾溼差異較大。太陽輻射年平均總量122.132千卡/平方厘米,每年平均日照總時數2555小時,每年日照百分率58%,每年平均氣溫13c,每年平均降水量為497.7毫米。

張遼和張合抱拳應諾。

田豐看向臧霸,道“宣高將軍,你率領三萬人馬,從中山郡出擊,先取高陽和鄚縣,再奪易縣。”

高陽,地處華北平原,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北靠白洋淀,西與清苑區毗鄰,南與蠡縣、肅寧接壤,東與河間、任丘相接,位於東經115°38′~115°39′和北緯38°3o′~38°46′之間,南、北寬28.5千米,東、西長3o千米,總面積441平方千米。

西漢高祖六年,劉邦設定高陽縣,屬涿郡。

1962年,蠡縣析出,高陽縣恢復原制。1994年,保定地、市合併,屬保定市。

高陽地處黃淮海沖積平原的前部邊緣,屬扇間交接窪地,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略有傾斜,自然坡降為14ooo~15ooo。

高陽屬暖溫帶大6性季風氣候區。

鄚縣,西漢鄚侯國,治所設定鄚縣,屬冀州河間郡。

北魏孝昌三年,鄚縣治所遷至阿陵城,屬瀛州河間郡。

唐武德四年,唐高祖設定蒲州,鄚縣為州治。貞觀元年,蒲州撤消,鄚縣歸瀛州轄。

景雲二年,唐睿宗置鄚州,鄚縣為州治。

開元十三年,因鄚、鄭二字易混,唐玄宗將鄚州改為莫州,鄚縣亦改為莫縣。開元十四年,莫州改置文安郡。

乾元元年,唐肅宗又罷文安郡,復置莫州,鄚縣仍為州郡治。

北宋熙寧六年,宋神宗撤消莫縣,併入任丘縣。

易縣位於保定市西北部,太行山北端東麓,地理座標東經114°51'—115°37',北緯39°o2'—39°35'。它南靠徐水區,東南與定興縣相鄰,西南與滿城區、順平縣接壤,西與淶源縣毗鄰,北與淶水縣相接,轄區總面積為2534平方千米。

易縣屬暖溫帶大6性季風氣候區,春秋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嚴寒少雪,四季分明。全年無霜期233天,日照總時數2o98.5小時,光照充足,為光伏電產業提供光能資源。

易縣主要河流有北易水河、中易水河、南易水河、漕河、拒馬河,均屬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河流總流程216千米,年徑流量9.35億立方米,正常洩洪能力158o立方米/秒。

臧霸抱拳應諾。

田豐道“我會親率大軍,隨後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