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奇謀破城(第1/3頁)

作品:《三國之爭霸天下

郭圖趁機說道“許攸人品低劣至極,勾結外人,出賣主公。對他來說,不過是件簡單的事情。”

袁紹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然後看向崔琰,道“季珪,你立刻去逮捕許攸家眷,抄沒他的家財!”

崔琰應諾一說,然後匆匆離去了。

曹操軍營。

這時,給袁紹送信的信使匆匆回來了。

許攸看見信使匆匆回來了,問道“你為何這麼快就回來了?”

那名信使急聲道“不好了先生,小人還未抵達冀州,就聽到傳聞,說主公令崔琰逮捕了先生的所有家眷,並且將先生的全部家產給抄沒了!”

許攸聽到這話,一把抓住那名信使的衣襟,將他拽了起來,問道“你說的是真的嗎?”

那名信使道“小人句句屬實。小人還聽聞,郭圖說先生與曹操勾結,而王修又指責先生貪贓枉法。主公大怒,才會當場降罪。”

許攸聞言,身體搖晃了一下,然後放開了那名信使。

眾親信面面相覷。

一人抱拳道“先生,是否趕回冀州,營救夫人公子他們?”

許攸怒道“袁紹現在就等著我回去。我回冀州,豈不是自投羅網?”

那名親信聞言,立刻閉上嘴。

許攸雙目一凝,狠聲道“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義。”

說著,他匆匆離開自己的大帳,朝曹操的大帳走去。

曹操的大帳。

許攸和曹操長談了一番,然後暫且下去了。

曹操道“奉孝啊,一切都被你料中了。”

郭嘉道“並非在下料中,而是一切都在羅昂的掌握之中。”

曹操嘆了口氣,道“沒想到羅昂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但我相信,羅昂的任何計謀,都瞞不過奉孝的眼睛。”

說著,他看向李典,道“李典,傳令各軍,立刻集結,準備行動!”

李典,字曼成,山陽郡鉅野縣人,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曹魏名將。

李典自幼好學,不樂兵事,起初治民,後來從軍,並從徵河北、荊州、西涼等地,屢立戰功。他曾在博望坡之戰中,識破劉備的偽遁之計,救下了夏侯惇、于禁。

李典深明大義,不與人爭功,尊敬儒雅,尊重博學之士,有長者之風,官至破虜將軍,但三十六歲就去世了。

曹魏建立後,曹丕追諡李典為愍侯。

李典既非被殺,也非君王,其諡號的含義應當與耿弇、寇準相同,即在國連憂曰愍。

陳壽是這麼評價他的典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

李典應諾一聲,然後就下去了。

羅昂大軍退到廣平郡的治所——廣平縣後,便按兵不動,坐觀袁紹和曹操的動靜。

幾天後,前去打探訊息的斥候回來了。

羅昂看見斥候回來了,問道“情況怎麼樣?”

那名斥候抱拳道“曹操接受了許攸的計策,用假撤退的方式,讓袁熙以為曹操接受了袁紹的要求,好讓他放鬆警惕。袁熙率領大軍,進入了臨淄城。當天夜裡,曹軍大將李典率領精銳,突襲了臨淄。”

羅昂問道“袁熙、臨淄、青州情況如何?”

那名斥候道“袁熙倉促率軍抵擋,但他現在,臨淄被曹操攻下了。然後,曹操率領大軍,將青州各郡攻佔下來。袁紹得知情報,便率領大軍,在清河南岸的東武城與曹軍相遇,並開始交戰。”

東武城,為戰國趙邑,故地在今河北省故城縣西半屯鎮附近。

《元和郡縣誌》卷一六《東武城縣》裡記載蓋以定襄有武城,同屬趙,故此加“東”字以辨之。

《史記》卷七六《平原君傳》裡記載相趙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複位,封於東武城。割東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為有功也,而以國人無勳,乃以君為親戚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