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前往邙山(第1/2頁)

作品:《三國之爭霸天下

劉備一臉恭順地問道“兄長深夜相召,是否有什麼急事?”

劉表示意劉備來到身邊,然後望向明月下燈火璀璨的襄陽城,嘆了口氣,道“今日,夫人與我說了一事,令我左右為難啊!”

劉備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聽著。

劉表皺眉道“如今羅昂與袁紹之間的大戰已經拉開了序幕。袁紹調集七十餘萬大軍,向羅昂的幷州進,可謂是泰山壓頂之勢。今日夫人勸我支援羅昂,說這是能與羅昂拉進關係的大好良機,但我怕袁紹伺機報復。這真是讓我為難啊!”

說著,他看向劉備,問道“賢弟素有智謀,不知對此事有何看法?”

劉備有些為難地說道“兄長,此事乃荊州內政,小弟一個外來之人,怎好置喙?”

劉表聽了劉備這樣一番話,微笑道“今日所言,出於你口,入於我耳,不會叫第三人知曉,賢弟又何須顧慮?我希望賢弟能夠為我分析分析。”

劉備道“既然兄長有命,小弟自當從命。小弟認為,夫人的建議只怕不可取。雖然有些話不是小弟該說的,但兄長對小弟如此推心置腹,小弟又怎能明哲保身?”

劉表微微動容,道“賢弟切莫顧慮,有話但說無妨。”

劉備道“按理來說,夫人乃一介女流,又何必插手此等大事?俗話說得好,無利不起早,夫人此舉,只怕還是為了小公子啊!”

劉表聞言,心頭一動,皺眉道“賢弟是說,她是希望以此舉結交羅昂,好為琮兒增加一份強有力的外援?”

劉備連忙抱拳道“備不敢胡亂猜度。”

劉表皺起眉頭,問道“那麼支援羅昂這件事,賢弟有何看法?”

劉備道“恕備直言,備以為,此事無論在大在小,都有害無益。”

劉表聞言,連忙問道“賢弟何出此言?”

劉備道“羅昂乃是董賊的走狗,與狐群狗黨無異。如今他要挾朝廷,將陛下帶到薊縣,其用心實在險惡。如果兄長去支援羅昂,那將來的千秋史筆,只怕會讓兄長的清名受到羞辱。這是大者。

“從小的方面來說,羅昂如今的實力遠不及袁紹,袁紹七十餘萬大軍壓境,可謂是泰山壓頂,只怕羅昂再兇惡,也將在頃刻間化為齏粉。此時相助羅昂,豈非將自己置於驚濤駭浪之中。待羅昂敗亡,袁紹進入洛陽,兄長又將如何自處?”

劉表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喃喃道“賢弟所言甚合我心啊!夫人到底只是女流,我險些被她所誤!”

劉備見自己的計謀得逞,嘴角微微一翹。

幾天後,羅昂率領大軍,回到了洛陽。

齊家後院。

齊公站在迴廊上,看著後園裡春光明媚的景色,不禁嘆了口氣,然後看向身旁的齊雲傑,道“我們這位燕侯可真是厲害啊!先是擊敗了十八路兵馬,然後連續擊敗匈奴人和鮮卑人,現在又將西涼給平定了。”

齊雲傑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道“兒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但像燕侯這麼厲害的人物,卻是次見到。雖然他總是笑眯眯的,但總讓人心裡寒。”

齊公笑道“這就是所謂的笑裡藏刀。”

晚上,洛陽還是和往常一樣熱鬧。

燕侯府。書房。

此時,羅昂正坐在桌案後,一邊看著桌案上的羊皮地圖,一邊思考著如何擊退袁紹軍。

羅昂嘆了口氣,道“看來這場仗,是十分難打的一場。”

第二天一早,羅昂得知邙山有一群黃巾餘孽,覺得可以將這群黃巾餘孽收到自己的麾下,便領著沮授、鞠義和一些兵馬,朝邙山敢去了。

邙山。

此時,數千名黃巾餘孽和他們的家眷在這裡建了許多茅草屋,並在此落腳。

這些人為的叫做張燕,是個體格乾瘦,卻敏捷彪悍的漢子。

他原本是黃巾軍的頭目,但在張角潰敗後,便率領手下部眾退入了邙山,又收攏了其他潰敗的黃巾軍,躲在邙山,暫時避過了官軍的鋒芒。

他坐在自己的大帳中,看著地圖思考著當下的局勢,皺眉不展,因為他接觸的幾個地方官府根本不願接收他。

這時,一名頭目匆匆跑了進來,朝張燕抱拳拜道“頭領,燕侯來了!”

眾人聞言,頓時被嚇了一跳。

張燕站了起來,問道“來了多少兵馬?”

“三個。”那名頭目回答道。

張燕聞言,以為自己聽錯了,難以置信地問道“三個?”

那名頭目點了點頭,道“燕侯只帶著兩個隨從前來拜山。”

張燕聞言,趕緊跑出了大帳。

眾人見狀,連忙跟了上去。

羅昂領著沮授和鞠義,立馬在山道上,眺望著這邙山的千山萬壑,叢林深谷,只覺得目光所及,全都是美麗的景色。

羅昂心裡暗想道後世稀罕的風景名勝,在這個時代,實在是太過平常了。現代社會獲得了古代無法想象的經濟和物質成就,卻失去了古代最為平常的東西。

想到這裡,他嘆了口氣。

沮授看見羅昂嘆了口氣,問道“主公何故嘆氣?”

羅昂擺了擺手,道“無事。”

話音剛落。

這時,雜沓的馬蹄聲從山道上方傳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