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作品:《造紙紀

他盯著卡片良久,忍不住罵了一句:“靠。”

六街亂了。

木桶區史無前例的大清街,波及了一到六所有街區。但是這次損失的最慘重的,是誰都想不到的六街。

一百三十多名六街居民被逮捕,這幾乎是六街販私店鋪數的兩倍,也就是說,幾乎每家鋪面都有人被抓,甚至包括像他這樣的流動攤販。許多人的家也被查抄了,凡是家中搜出私貨或相關物品的,也上了拘捕名單。好在開始抄家的時候,動靜已經太大了。不少人聞風逃走,使得這個數字沒有再上升。

這些都是連蔚告訴他的。

讓他疑惑不解的是,連蔚告訴了他有多少人被抓,有多少人在逃跑或者拒捕的過程中受傷,但是卻沒提及有人死了。

是夏爾對外掩蓋了木桶區的死亡人數?還是……他當時看錯了,三兒根本還活著,沒有死?

簡墨搖搖頭,他親眼看見三兒死被一槍貫頭,難道還有活路嗎?

三兒的遺體,也不知道是怎麼處理的。

那天逃出去後,他在木桶區的各處廢墟殘垣中東躲西藏了兩日,想要離開又擔心爸媽回來找他。但一靠近家附近,就看見成隊的巡警巡邏,根本無法弄清楚家裡的情況。最後是已經餓得不行了,他才不得不翻進臨區,偷偷潛入一處看起來很普通的住宅,準備弄點吃的,結果一進去就被推門而入的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發現了。

這人就是連蔚。

連蔚也許那兩日已經聽聞六街人外逃的訊息,並不驚慌於他的闖入,只是沉聲問他到底想做什麼。簡墨有膽逃命卻還沒勇氣殺人滅口,正猶豫是操傢伙把人打昏還是趕快逃走時,連蔚開口:“你是六街的?”

簡墨轉身就要從窗戶再翻出去,結果反被連蔚衝上來拉住:“你一個小孩子三更半夜去哪裡?”

無處可去,他就這樣別無選擇地留下來了。

接連幾天下來,總有巡警在附近轉悠。好在這裡已經屬於石山區管轄的範疇,木桶區的巡警也並沒有那麼勤勉,簡墨暫時算是安全了。

當連蔚問起他的名字時,簡墨想了想,回答:“謝首。”

爸媽,也不知道他們現在怎麼樣了?

簡墨摸了摸纏在手腕上的銀鏈,在逃跑這段日子中不小心勾斷了,只好用紅繩纏在手腕上。

紙人只有造師,沒有父母。媽媽說過,這銀鏈是撿到他的時候就掛在他脖子上的,也許與他的天賦有關,又或者是他的造師將他棄在六街的時候心生惻隱,隨手將自己的項鍊放了進來,以酬謝將他撿回去的人,這也不是沒有發生過的。

木桶區的棄紙很多。隔不了幾天,就會有被舊衣服、破毯子裹著的,甚至全身赤裸的棄紙兒在清晨的街頭被人發現。如果有人想要收留,就必須在七點前去撿回來。否則七點鐘的垃圾車路過的時候,會把這些呼吸尚存或者已經凍死的孩子鏟進垃圾車,帶去誰也不知道的地方。

然而木桶區的棄兒並非只有棄紙兒,還有不少原人類的孩子,從二三歲到十二三歲的都有,多是家中貧困養不起孩子的家庭所棄,比如封玲和三兒。原人家庭遺棄初生嬰兒的極少,他們遺棄孩子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為中途失去了工作,實在負擔不起。而在木桶區被遺棄的棄紙兒長大後雖然可以找到伴侶,因為無法繁衍後代,往往會樂意收養一個孩子作為精神寄託。木桶區的紙人和原人比例大約是三七開,遠遠高於其他區。

連蔚顯然把簡墨當成了原人的棄兒,才對他這樣照顧。因為在這不到一個月的接觸中,簡墨明顯感覺到連蔚對紙人的厭惡和不屑。可奇怪的是,他是怎麼會篤定從木桶區出來的自己一定是原人而不是紙人呢?

當然,簡墨不會主動提醒他搞錯了。

連蔚此刻正在書房裡打電話。

他拿著話筒聽了幾句,立刻打斷對方:“我知道一班是重點,我也知道這個孩子在木桶區沒有受過正式的教育……你別管是什麼原因,總之你給我把這事批了……什麼?私生子?”

連蔚黑著一張老臉看了看話筒,啪的摔了。

連蔚的家離石山中學有半個小時的步程。

第一天,連蔚親自帶他去見了校長。

校長是個與連蔚年紀相仿的男人,胖胖的,看起來很好說話的樣子。

“這個孩子就是謝首?”胖校長指著簡墨問連蔚。

連蔚指著簡墨:“就是這個孩子。”

胖校長愁眉苦臉地看著眼前這個除了一開始瞄了自己一眼之後就一直默默都望著窗外的黑髮少年,問道:“你之前一點學都沒有上過。”其實他自己心裡也很清楚,這是明知顧問。

簡墨點了個頭,算是回答。心想,看來不管在那裡,升學率都是學校的硬指標。

真是個不可愛的孩子,跟他的推薦人一樣。胖校長轉頭看向連蔚,“呵呵”假笑兩聲,搓搓兩隻肥手,委婉地說:“老連,按理說,這麼多年你第一次找我幫忙我肯定是沒話說。只是石山好歹是w市重點,升學率向來都是排前三的,一班還是重點。我安排一個一點基礎都沒有的孩子進去,影響不好不說,這孩子他也跟不上進度不是?”

連蔚對胖校長這番苦口婆心的勸說毫不動容:“別的都不管,只要他的天賦測試過了就行。”

胖校長張了張嘴,盯著連蔚看了半晌,又看了貌似有自閉傾向的簡墨一眼,終於還是點了頭。

幼稚的寫造課

二次戰爭前,已經有專門教授造紙的專科學校出現。二次戰爭後,社會對紙人的需求逐步擴大,逐漸呈現井噴的趨勢。

為了規範培養造紙人才,造紙已經成為政府承認並鼓勵發展的教育專業學科。而作為造紙核心和靈魂的造紙師越來越受到重視和尊敬,收入和社會地位一路飆升。有造紙天賦的孩子成為所有家庭和學校一致看好的培養物件。一個能夠透過天賦測試的孩子哪怕其他的學科一塌糊塗在家庭和學校的眼中完全可以與一個考上名牌學府的孩子可以相提並論。

很簡單,哪怕是一個普級造紙師一生也可以創造幾十幾百甚至上千紙人,這些紙人就能夠維持一個工廠的勞動力需要,也就是說一個老闆就只要請到一個普級造紙師就擁有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由此可見該職業受歡迎的程度。但即便是普級造紙師,也並不算多。有造紙天賦的人佔原人的50,但能夠透過考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造紙師只有其中的20左右,也就是說每十個人中間只有一個可能成為造紙師。而在所有造紙師中,普級造紙師佔到了95以上。

木桶區的訊息再閉塞,簡墨也能從電視上獲取一些大多數都知道的常識。比如原人最遲滿十六週歲可以顯示造紙天賦,如果此時還沒有任何表現,那就說明你終身無望成為造紙師。因此原人滿十六週歲都可以免費參加教育部統一的造紙天賦測試,以確定自己是否能夠成為造紙師。當然如果你覺得自己很有這方面的天賦,也可以提前參加測試。簡墨所知道的最小的測試透過年齡是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