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岸防炮(第1/4頁)

作品:《外星工業霸王龍

『射』程。

威力。

重量。

機動『性』。

這是考察火炮『性』能的幾個重要引數。

在縮口徑,降低重量的同時,想要同時保持足夠的威力,足夠的『射』程,必須增加倍徑比。

炮管越長,『射』程越遠,彈道越是平直,這是最基本的原理。

目前普遍是45倍口徑。最大『射』程在4o-5o公里之間。

如果是能夠提高到5o倍口徑。那『射』程就可以增加5-1o公里。

如果是提高到6o倍口徑,『射』程又可以增加5-1o公里。

如果是75倍口徑的話,最大『射』程將過8o公里。

然而,倍徑比越大,對製造工藝的要求越高。

畢竟,身管自身要抵禦自然重力的影響。時間長了,就會出現自然彎曲的現象。

目前的電渣重熔,身管自緊技術,也展到了極限。

特別是12o毫米以上的大口徑火炮,倍徑比越大,下垂的現象越嚴重。有的坦克甚至是需要新增專門的支撐架。

不過,如果是用5oo億噸的『液』壓機鍛造出來的炮管,那就沒有問題了。

話題一不心就跑偏了。

彭德銘好像是故意將話題引到火炮的上面。

事實上,他不是一個人出現的。

他是帶著一大群冉來的。

“這位就是王步安,王總工。現在的白羽鯨科技的掌門人。同時兼任霸王龍工業掌舵。”

“這位是柴魯峰,柴總。火神重工的副總。火炮專家。”

“你好。”

“你好。”

彭德銘給雙方介紹。

他帶來的,是火神重工的考察隊伍。

他們是來考察啟坦磕。順便的,也是要交流一下火炮的研進度。

啟坦磕火炮,就是他們負責研的。

幾乎大半個華夏使用的大口徑火炮,都是來自火神重工。

比如之前提到的p1z45明星火炮。

啟坦磕原定設計是14o毫米主炮,要求非常高。

前蘇聯時期,那是絕對的大炮兵主義。火炮有多猛就給你整多猛。完全不在乎成本什麼的。

可是,現在,這種思維已經不適合了。

『性』能要強。

價格要低。

要有用武之地。

不能做出來以後,就是一個擺設。白白的浪費人力財力物力。

急於這個原因,,王步安認為,必要的時候,255毫米坦克炮,還可以當做是支援火力使用——遠距離的炮火支援。

目前的6軍兔,不是沒有155毫米以上的重炮呢?2o3毫米的榴彈炮都退役了。

口徑255毫米,倍徑比75以上,『射』程肯定過8o公里啊!

作為戰場支援利器,效果肯定不錯。

255毫米口徑,1oo倍口徑,『射』程將過1oo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