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有速度真的可以為所欲為(第1/4頁)

作品:《外星工業霸王龍

王步安覺得劉振華錯了。

他應該是125第一次上高空。第一次火力全開。

因為在此之前,125已經上過了。

在出廠之前,肯定有試飛的。

否則,它是怎麼從工廠到達實驗基地的?

在到達實驗基地之前,125肯定是被反覆的試飛過,確定是沒有致命的問題,才有可能到來這裡。

只不過,出廠前的試飛,是由工廠本身完成的。基本目標就是“飛起來”。

而到了實驗基地,則是全方位的考察。是要求“飛得好”。

“飛起來”和“飛得好”之間,差的太遠了。

任何一款動機,都能夠讓飛機“飛起來”。

但是,要做到“飛得好”,可靠,穩定,可以長時間的反覆使用,那就不容易了。

華夏的航空業,一直都被卡在這一條。

為什麼所有的航空人都會對殲八有很深的感情?

為什麼『性』能更優秀的蘇-27都退役了,還有部分的八爺活躍在海空之間?

因為它是華夏航空業的第一個孩子。

在它的身上,華夏航空人傾注了太多的心血。

也是從跌跌撞撞的製造出殲八開始,華夏的航空業才逐漸的開始騰飛的。

沒有殲八,就沒有今的j2o等明星。

現在,八爺又要貢獻最後一份力量了。

果然,不久以後,韓雪薇又抱回來了大量的資料。

正是出廠前的試飛資料。

資料非常多。非常詳實。

每一次試飛的時間、度、高度、狀態,都有詳細記錄。

外行的人看到密密麻麻的資料,多半會頭痛。但是內行的人,只要是看幾個關鍵的資料,就基本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在出廠前,125總共飛行了25個時。最大飛行度o.8馬赫。最大飛行高度25oo米。

顯然,這些都是非常保守的資料。剛好是證明125能夠飛起來。

為什麼資料會這麼保守?條件限制啊!

第一,工廠的試飛員經驗有限,技能有限。萬一出現險情,不好處理。

第二,度太快,就會出空域範圍。

第三,飛行高度是需要協調的。必須實行空中管制。

只有在實驗基地,才有比較廣袤的空域,可以盡情的放飛。度和高度都沒有限制。試飛員也富有經驗。

我們國家的民用機場很多,商業航線非常密集。尤其是東部地區。

想要清理出一片安全的空域,幾乎不可能。

除非是強行實施空中管制。

可是那樣一來,滯留的航班就會非常多。被延誤的旅客是要強烈不滿的。

“王步安,你過來。”劉振華招手。

“來了。”王步安急忙過來。

“我們幾個人先碰碰頭。”

“好的。”

一行人進入會議室。

只有五個人。

劉振華。

王步安。

袁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