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複製一個出來(第1/3頁)

作品:《外星工業霸王龍

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個青年聚在一起,他們決心要造出先進的航空動機。

第一位青年開口道“我打算從零開始,先學著別饒作品,從材料工藝要求低、結構簡單的型號做起。然後一點一滴的搞清楚這個東西每個部件是怎麼運轉、怎麼配合的。透過一點點嘗試修改它們的設計,找到其中的規律,自己總結出一套理論出來。最後就能根據自己的材料和工藝水平,做出力所能及的最可靠『性』能最好的型號了。”

第二位青年開口道“嗯,從零開始沒必要。這個東西我們先抄抄看,蠻簡單的嘛啊,就壞了?算了,咱不要這個了,我們抄下一個。”“抄了幾個動機,現沒啥難的,我們自己搞個很先進,比國外還強三條街的吧我靠,居然廢這麼大力氣搞不出來?算了,咱搞不定這個,不搞了,買國外的吧”。“這幾個國外的動機不錯,再買點啥,國外不賣了?趕快自己搞。”“我靠,居然這麼難”

自力更生,循序漸進。

山寨借鑑,修修補補。

這就是我國航空動機研究的兩條腿走路。

兩條完全不同的路。

一個是要從零開始。

一個是要從直接從空中樓閣開始。

由於歷史原因,這兩條腿始終參差不齊。一會兒左瘸,一會兒又瘸。

有的時候,還是兩條腿一起瘸。

顯然,在動機研製自強不息的道路上,第一位青年才是合理的榜樣。我們國家需要的動機那麼多,光靠抄,是絕對抄不來的。

然而不幸的是,我國的實際情況卻更接近第二位。在漫長的動機仿製、改進、自研和引進相混雜的歷史中,我國動機很長時期內都處於做一個,丟一個的狀態,未能將技術和經驗的積累系統化歸納,並昇華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用於指導新型動機研。在這段令人痛心的經歷中,渦扇6就是學術爭議最大的一個。

有人甚至攻擊它是一顆最大的毒瘤,貽害至今,言辭之激烈,難以想象。

而後世的軍『迷』,對於渦扇6的下馬,態度也是兩極分化嚴重。有人痛心疾,有人幸災樂禍,有人如釋重負。

更多人卻是一片的茫然,渾然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用百度百科的話來就是“渦扇6型航空動機是我國於六十年代始研製的第一種推重比為6一級的軍用加力渦扇動機,於八十年度初停止研製,未能投入使用,但在中國航空工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引用某篇深度文章的話來就是“至今為止,我國所有投入服役的國產航空動機,沒有一臺是嚴格意義上完全獨立研製的。從一型葉片,一個輪盤開始研製,逐漸組成一級壓氣機轉子、一級渦輪。再逐步擴充套件級數成為基本完整的高、低壓氣機和渦輪組合。繼而組成動機的核心機乃至於完整的燃氣生器進行試驗,最後由此衍生出型號驗證機,並最終完善成裝備型號這種事情在中國已公開的航空動機中還從未出現過。”

“這種上游研究的長期欠缺,使我國無法在動機領域形成紮實詳盡的自有理論、試驗基礎和設計依據、手段。在型號研製過程中,研製人員不得不參考各型已有動機,採用相似原則縮放設計甚或是直接測繪、逆向工程,將不同國家不同型號動機的各個部分進行拼湊整合。”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渦扇6這個『性』能指標奇高126噸推力,和太行動機定型的指標一樣高、研製難度空前的型號從1964年1o月開始初步設計,卻出現了在1966年便完成全部圖紙,開始試製樣機的神奇度。在這種隱患重重的設計中,大量部件之間『性』能匹配與協調運轉的缺陷又被隱藏在材料與工藝的不足下數量嚴重不足的試製部件和樣機更是使得這些盤根錯節的故障根除起來極為艱難,窮盡手段仍然不見回。”

綜合來,渦扇6是一個大大的悲劇。

它三次上馬,三次下馬,五次搬遷生產基地。斷斷續續,苟延殘喘。

它的研究者認為,它生不逢時,命運多舛。

而旁觀者卻認為,從一開始,渦扇6的研究就是錯誤的。根本就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

研究者認為,渦扇6失敗,是投入不足。

而旁觀者認為,渦扇6完全就是在浪費寶貴的國家資源。

雖然是四五十年的時間過去了,關於渦扇6的得失利弊,依然是爭論不休。始終是沒有一個定論。

程凱龍要做什麼?

帶自己去看渦扇6的殘骸?

“你的猜測沒有錯。我們的科技隊伍,兩極分化也很嚴重。”程凱龍直言不諱,“有人主張要從頭開始,一步一步的來。先做幾個紮實的產品。哪怕是各種指標一點都無所謂。但是更多的人,上來就是要大推力,各種指標世界第一。”

“恐怕是後者佔據了上風吧?”王步安不屑的冷笑。

“確實如此。”程凱龍並不諱言,“現在的浮誇風也是有點厲害。”

“動輒英趕美啊!”

“但是實際情況並沒有那麼美好。”

“艾拉三姨夫。”

“呵呵。”

程凱龍微微苦笑。

他當然明白王步安是什麼意思。

艾拉三姨夫,就是**“31”動機的諧音。它是我國最新引進的動機。

一方面,是鋪蓋地的宣傳,國產航空動機已經突破什麼什麼的水平。感覺非常厲害的樣子。好像隨時都可以吊打美帝了。但是另外一方面,又要從外國購入先進的動機。明眼人都能看出這裡面是有問題的。當然,具體的內幕就不好細節了。

某些科研人員都已經是成為老油條了。

圓滑世故,弄虛作假。

太行動機到底行不行?曾經引過非常多的爭論。有饒觀點還非常激烈。

在王步安看來,太行是有巨大進步的。但是也有不足。

因為太行動機就是在渦扇6的基礎上展出來的。帶有一些慣有的『毛』病。

宣傳肯定有部分是誇張的。

資料肯定也有一部分是弄虛作假的。

真正的『性』能,只有部隊自己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