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度出發三天後,赫舍里氏誕下了一個女嬰,博果爾為其取名為“寧楚格”,有東珠之意。

二格格滿月時,濟度跟蒙古各部落臺吉匯合後一併返還京都,還發來了四百里加急,說蒙古部落想的還是和親聯姻。

本來福臨死前,都已經在跟科爾沁商議立後事宜了,連人選都定下來了,沒想到自家姑娘還沒有嫁過去,皇帝就先死了。

新皇自有皇后,何況皇后還有二子一女,聽聞甚得皇上寵愛,肯定是動不得的,皇后的位子肯定沒蒙古女子的份了。

他們也不想讓博果爾多指幾位公主過來了,誰都知道是養女,皇帝不心疼,他們也不稀罕啊,私底下弄死的都有不少了,指過來也是白瞎。

所以最靠譜的法子還是往皇上的後宮裡塞人,打著這個念頭的部落不少,蒙古各部落之間勾心鬥角、權力爭奪也很激烈,科爾沁不覺就急了。

本來他們部落出了兩任太后,皇帝身上也流著他們部落的血,還差一點包圓了福臨兩任皇后,在蒙古各部落中地位很超然。

可惜眨眼之間,太后病倒了不說,連皇上都被人給頂了,別說孝莊此時能發揮的作用跟個死人也強不到哪去,就算她明天就健健康康地站起來了,誰都知道比較起來,還是娜木鐘這位新晉太后更有含金量。

這次娜木鐘所出身的阿霸垓部也跟著一塊上京了,聽聞他們也很有意向給皇上送女人,如今的臺吉是娜木鐘的親哥哥,皇上的意向如何不好說,可太后一定是向著自家人的。

濟度比較委婉地表示,科爾沁這次有點急了,最好還是安撫他們一下比較好。看對方的意思,也是覺得孝莊畢竟還活著,博果爾就算翻臉,也不會這麼快就把他們晾到一邊,人情關係過期不用,這次他們是有備而來的。

這個意思跟博果爾的不謀而合,科爾沁畢竟還是很有實力的大部落,又不是隻靠裙帶關係才發展到如今這一步的。

當前還是得以安撫為主,對方若是想送女人入宮,那他收下就是,也可以適當從其他部落收人。博果爾現在的宮中都是滿妃,跟福臨當時滿宮都是蒙妃並不一樣,肯定得填充幾個進來。

這些都在意料之中,先做好準備,等這幫人進了京城就容易應對了。博果爾苦惱地皺了一下眉頭,湊到赫舍里氏懷裡看自己的小女兒。

寧楚格剛落地被產婆抱出來時,博果爾當場就賜了名,天天都要來看一趟,比當初對德瑟勒克還上心。她是個愛笑的小姑娘,不在睡覺時,大部分時間都是笑呵呵的,左看右看,好奇心很重。

博果爾揉了揉她攥在一起的小手,都不敢使勁,怕自己沒輕沒重把孩子的骨頭給傷到了。

寧楚格黑亮黑亮的眼睛看著他,咧嘴笑了一下。

☆、蒙古部族

蒙古部族臺吉即將入京,娜木鐘喜不自勝,算來她上次見到部族來人,還是福臨親政時,可那次來的也不是她的直系親屬,哪能跟這次比,來得是她同母的兄長。

在她這個年紀,還能見一見親人,已經很不容易了。娜木鐘一連激動了好幾天,見了博果爾還頗為尷尬,咳嗽了一聲,抬手用帕子遮了遮眼角。

博果爾善意道:“皇額娘大可放心,妝打得很好,一點都看不出來您這幾日睡眠不好。”

這是因著其他人都還沒到,博果爾早早處理完政務來永壽宮給娜木鐘請安了,就他們兩個人,說話就不用太過顧忌。

娜木鐘白了他一眼,讓丫鬟取來銅鏡對著看了看,見確實看不出失態之處,方才放下心來。

兩人又略坐了坐,赫舍里氏領著三個妃嬪來請安,因著孩子們年紀都小,便沒有領出來。博果爾的後宮人暫時很少,以往都是赫舍里氏一家獨大,赫舍里氏又是個穩妥的,所以一向還算安穩。

但以後就不一定了,肯定還會有新人進宮,而新進來的人是什麼性情的還不好說,萬一是個喜歡攪事兒的,像靜妃那樣能直接下手弄死福臨的四阿哥,那後宮鬧得腥風血雨的,第一個受害的就是他的子嗣。

還得考慮著赫舍里氏成了皇后,會不會把心養大了。博果爾心中轉著念頭,因著赫舍里氏剛出了月子,讓德九給她添了座,其他的妃子就只能在下首站著了。

蘇麻喇姑在妃子們前腳到了後,她是陪同著靜妃一塊來的,作為先帝唯一還留在宮中的蒙古妃子,她當然也要同科爾沁的人見面,來的還是她的父親,孝莊的親哥哥。

蘇麻喇姑其實並不想跟著摻和,她雖然也出身科爾沁,可也只是奴隸下人身份,根本就上不了檯面不說,她現在更想做的是守在太后身邊,防止她被小人害了去。

她這麼想並不是空穴來風的,也不知道是博果爾暗中下手了,還是太后經過這幾次打擊真的垮了,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

就連這次部落來人,也一點都沒能讓她高興振作起來。蘇麻喇姑倒是能夠理解孝莊的心思,人都成這個樣子了,再不復往日的風光,哪裡還有臉面見親人呢?

慈寧宮這幾日的冷落蕭條和永壽宮的喜氣洋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連他們這些伺候的下人都跟著難過,更何況是孝莊本人呢?

可是她不來又不行,皇上明白著需要她和靜妃站出來,給科爾沁部落吃定心丸,由不得她拒絕。蘇麻喇姑在心中暗歎了一聲,伸手扶了靜妃一把:“娘娘慢些走。”

本來先帝的妃子理應晉為“太妃”,可一來博果爾又不是福臨的兒子,二來兩位太后都還在宮裡立著呢,不可能把福臨的妃嬪提到跟她們等同的地位,就只好先用妃位叫著。

靜妃這幾個月倒是消停了不少,在外人看來,都是四阿哥早夭,才讓皇上和賢妃娘娘傷心過度跟著去了,而害得四阿哥早夭的人是誰,沒有人比靜妃更清楚的了。

這個女人是夠狠,可她也沒想過自己能惹出這麼大的亂子來,也是心驚肉跳,驚懼得不行。靜妃聞言抬頭看了看蘇麻喇姑,明白她這是在提醒自己今天務必要小心行事,不動聲色一點頭,示意知道了。

她的待遇還是很高的,在赫舍里氏下首得了個座,蘇麻喇姑陪站在旁邊。

等了約莫半個時辰,外面傳來通報,說蒙古各部族來給皇上行禮磕頭的臺吉已經進了京郊,博果爾又等了等,帶著娜木鐘和赫舍里氏出去迎接。

他不用迎出宮去,做做樣子就可以了,自有那邊領路的太監得了訊息,配合著他的進度,帶著眾臺吉入宮,雙方正好在神武門碰上面。

先設了大宴款待他們,博果爾好生安撫了各部落一番,讓人把他們帶去理藩院安頓好,順帶著洗洗風塵。這幫子蒙古人身上的香料都很濃,各種味道混雜在一塊,加上食物的味道,其實挺衝的。

博果爾看赫舍里氏也隱約有些接受不良,娜木鐘和蘇麻喇姑早多少年沒回一趟蒙古了,表情也有些微妙。倒是靜妃十分泰然,她嫁給福臨也沒有多少年,宮裡的佈局擺設都是走的蒙古風,再次見識了這種場面,不僅沒有不適應,反而露出了點懷念的神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