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的聲音就是帶著點柔弱,這般不疾不徐的帶著哀傷說出這麼一段聲情並茂的話來,還真是破具感染力。至少在場的人事後想著不屑,現下卻也呆怔住了,似乎真被勾起了那麼一分難過。

作為不對盤的其他人都能這樣,就更不要說還牽扯在裡的乾隆了,只見他聽著這些話也是心有所感,深深地嘆息了一聲:“朕何嘗不是……”

不得不說,魏氏的話說到了點上,富察氏不管私底下動過什麼心思,卻的確算得上乾隆的賢內助,也儘管大家心裡揣著明白,但這後宮之中也是有了孝賢的手段,才能表面上那麼的和諧。而這些年來,乾隆的確不必為後宮費太過心思,這便是孝賢的最大功勞,而乾隆最記得的便是孝賢的這一點。

而眼看著魏氏就要趁熱打鐵,繼續著那悲情的感恩戴德的演出時,一聲高亢而尖銳的聲音傳了過來,瞬間打斷了這回憶無限好的氣氛。

“太后駕到!”

聽著這話,我也顧不上看這眼前的戲碼了,趕緊跟在乾隆的身後走了出去,迎上對面而來的威嚴老婦。

太后早已過五十,卻保養異常的好,看起來雖然有著一點歲月的痕跡留在鬢邊,卻精神矍鑠,紅光滿面,一點都不比些三四十歲的女人老弱。至少,那從雍正王朝磨練過來的氣勢,就端是那麼一站,便彰顯出幾分嚴厲和威武。

正待要行規矩,卻見太后的右手伸了過來,表情中多了幾分柔和,我便連忙迎了上去,扶住她的右臂慢慢向前走,嘴上才道:“老佛爺吉祥!”

太后笑了笑,拍了拍我的手背,才對下邊跪著一片的人道:“都起了吧!”

待各家謝恩站好,太后才嚴肅的一瞥眾人,不緊不慢的道:“這裡是孝賢皇后的清淨之處,都是誰在這裡瞎嚷嚷?真是不懂規矩。”

說罷,還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站在一邊梨花帶雨,柔弱抽泣的魏貴人,隨即才抬腳向殿內走去。

“皇額娘,怎的這會兒來了?這趕著回宮沒兩天,皇額娘該多休息才是!”乾隆算是個孝子,見狀,便扶上太后的另一邊,尊敬的說道。

說著,太后便嘆了口氣,“孝賢是哀家的兒媳婦,哀家也就算是娘,如今這麼突然的就去了,也想來看看!”一路走來,太后似乎有些不滿,和著語重心長的道:“皇帝,這麼多人都齊聚在這裡,是存心讓孝賢走了也不安靜麼?”

這話細細想來,不可謂不重,雖然太后說的是乾隆,但是這追究起來,也就討不了好了!因此,在乾隆支吾之前,我趕緊將話給接了過來:“回老佛爺,這事兒是臣妾的不是!本來皇上是信任將六宮交給臣妾暫理,卻不想孝賢皇后走得突然,讓臣妾有些措手不及。

而臣妾第一次操辦這大事,考慮不周了。本來是準備請教過老佛爺的,但臣妾一想老佛爺剛回宮,旅途勞累需要多休息,便詢問著內務府辦理了,只是這些細節真是臣妾疏忽了!”

別開玩笑了,乾隆一回來朝堂之上就忙得不可開交,哪有閒暇過問多少人來拜祭的這些小事兒。今兒個太后卻問起,那最後落實到人頭,還不是我的事兒,還不如直接認錯來得乾脆,免得乾隆之後又不滿的來怪罪一番。

太后眉間一舒,又安慰的拍了拍我伏在她手臂的手背,嘆息的說道:“說來,這也不怪你,這後宮之事歷來都是孝賢管順著的,來來去去也就都熟悉了。你初次接管,沒有經驗那是正常!這以後啊,你需要協助皇帝管理好這後宮,讓他安心的上朝去,這諸多的事兒就慢慢來吧!”

聞言,我整個人都是一僵,太后這話雖然沒有明瞭,卻是誰都能夠聽得出其中的隱晦意思。

而且,如今這殿內,後宮的妃嬪似乎都來了齊全,太后說話又沒有刻意迴避什麼,便是讓眾家都細心的聽在了耳裡,具體會作何感想,也只有各家自己知道。

本來,這明面上的事兒大家都心裡揣著明白,但是都只怕想著,聖旨沒有明確下來自己便是有機會,畢竟在這後宮裡,我雖然有了七阿哥和四格格,位份也獨高,但是更多表現的是資格老罷了,卻不見得多受寵。

而天下人皆知的,乾隆皇帝喜歡漢妃……

可如今被太后這麼一說,這事兒彷彿就有了定數,由不得不讓人心悶。不過我還顧不上觀察下面各人的神情心思,只是條件發射的抬頭看了看乾隆,見他只是微笑並沒有不悅之意,才稍微的放鬆了一下。

主要是現代人都知道歷史所評論的乾隆對富察氏的感情,如今個還未下葬就談論這些事兒,雖然是太后的口,卻怕著他看我不爽了。

“謹遵老佛爺教誨!”思量只在剎那間,我便恭敬的回著,語氣中並沒有多大喜悲:“臣妾定當竭盡所能為皇上排憂,只是日後會多有打擾老佛爺的清安了,多些事兒還請老佛爺多加提點。”

雖然對這個後位並不怎麼待見,卻是沒有機會拒絕的,無論是歷史的慣性發展還是現下的狀況,那不能駁了太后的面子。

“遇見不懂的事兒,儘管來問便是!”太后嘆息了一聲,笑得有些慈祥的道。

不過或許歲數在那裡,又連日的旅途奔波,只是這麼一會兒,太后的神情中就多了幾分疲憊,幾經我和乾隆的勸慰,才起駕回了慈寧宮歇息。

倒是這喪葬典禮開始之前,我就一直忙裡忙外的不停歇,也就顧不上看各家妃嬪在乾隆面前的那些手段了,總之就是感覺場面挺煩亂的,嚶嚶嗡嗡的哭泣聲異常吵雜,讓人悶得慌。

不過就是越忙越亂,我剛檢視過今日要將大行皇后梓宮移殯景山觀德殿的諸多事宜,前腳才踏進靈殿,就感覺到了氣氛的壓抑和不對勁。

仔細看過,才見乾隆有些盛怒,底下跪爬著也噤若寒蟬的則是大阿哥永璜和三阿哥永璋,這讓我瞬間記起了歷史上確有的此事。眼看這怒斥不孝是過了吧,只是餘波驚人,讓人不敢去觸了黴頭。

就在我思量著該不該過去的時候,一直跟著乾隆的貼身太監小路子給我簡單的說明了情況,卻是我沒想到這事兒還和魏貴人有關係。

都說有比較才能瞧出精彩,就我不在的當兒,魏貴人一出撕心裂肺,肝腸俱斷的演出,差不多瞬間廢了兩個阿哥。這份手段可不謂不利落,也不謂不高明。

倒是我絕對肯定現在的乾隆不太正常,一個貴人哭得暈過去,那和阿哥有什麼干係的?怎麼就這樣遷怒了?而且,他對富察氏的感情究竟是怎麼樣的?

既然他還有時間帶回三個漢女覲見太后,也沒見得有多麼傷心,卻能以此打擊自己的兒子?難道那個皇位就那麼不容窺視麼?所謂的親情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忍了又忍,我還是不得不上前去,都已經出現了,不可能就掉頭便走吧!只是心裡很是有些不願意面對腦抽的乾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