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兩隻殭屍上門(第1/2頁)

作品:《超神級穿越

馬家的女人都是極為堅強的,她們從來不會哭。因為哭了,苦練多年的法力就沒了,也沒法再去捉將臣。而消滅將臣,就是馬家數千年傳遞下來的責任。

但同時,馬家的女人也是最脆弱的。因為她們受了委屈、不開心的眼淚都吞進了肚子,堅強了外表,卻脆弱了內心。

白飛雲有意收馬小玲為徒,不只是因為馬家的人天賦都很高,還因為馬小玲這個人讓他產生了一絲憐惜。或許對馬小玲來說,她並不需要任何人的憐惜,就算一個人也可以活的很好,她會讓自己過得更堅強灑脫。

從五歲開始,馬小玲就開始修煉道法,從小姑婆馬丹娜就告訴她,要去收了將臣,這是馬家的天職。

責任,天職,馬小玲身上揹負的是沉重的壓力。甚至,她喜歡況天佑也從來不敢說,也說不出口。

在很多人面前,她就是一個女強人,一個視財如命的女人,一個刁蠻潑辣的女人。但現在,她在白飛雲的面前表現的終於像一個正常的女孩,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或許馬小玲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卻覺得和師父在一起時,心裡很安定,不用再去想其他的事情了。

白飛雲望著馬小玲進入臥室的身影,輕聲一嘆。馬小玲,太苦了!

聽了師父說了遠古的事情,馬小玲感覺腦子裡有一點亂。以前只要對付一個將臣,現在才現,將臣身後還有一個女媧,同時還有人也要滅世。她是馬家的人。既然知道了,自然就不能不管。

但,又要怎麼管?又能怎麼管?人家是大地之母,是神,是人王。是操控一切的命運!

馬小玲一時間心亂如麻,有些洩氣了。

金正中見氣氛有些不多,早早閃人回自己家去了。

“既然你是小玲的師父,就不應該和小玲說這話。給小玲一些時間,她自己會慢慢去適應,但你一下說出來了。她會有些接受不了的。”

馬小玲姑婆馬丹娜的魂魄從茶壺裡出來了。

馬丹娜死後,一直沒投胎,就是擔心馬小玲。所以便用法術將一個茶壺改造成了她的小窩,就放在她遺像下面。

白飛雲道“我知道,我更知道。最後馬小玲也可以化險為夷。但,現在我來了,我是她師父,這些事以後交給我就好了。小玲揹負著你們馬家歷代傳下來的使命,她的壓力也夠重了。所以,我希望她日後可以安安心心的做我徒弟就行了。師父在,這天塌下來也還不需要她去頂!”

“可那是將臣,你剛剛也說了。他是盤古族最強的叛徒,又是殭屍真祖,千萬年下來。又學懂了人性,他的實力難以想象。你,真的對付得了他嗎?我馬家世代追殺將臣,馬家血就是剋制將臣的法寶,所以......你的法力很強,我甚至都感受不到。但我不希望你因為殺將臣而死。這樣小玲會不開心的。現在的她,讓我好像看到了小時候的那個天真的孩子。其實我也不希望她成天冷冰冰,心事重重的。”馬丹娜有些擔憂的說道。

白飛雲淡淡一笑“將臣和女媧聯手。或許是我對手。單獨一個將臣......我要殺他不會太難。馬丹娜,以後小玲就讓我照顧好了,我很喜歡她。她很懂事,也很善良,也很堅強,有底線。”

“你,你見過將臣?”馬丹娜有些震驚的問道。

白飛雲點點頭“我和他打了一架,他拼盡全力,可以接下我三成力!我現在要說的,是小玲的事。以後,我會帶著她和一些人去其他世界,不出意外的話......不會再回來了。”

馬丹娜沉默了,如果白飛雲說的不假。她很高興自己的侄孫女能夠找到這樣強大的師父。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個侄孫女真的太懂事了,懂事的讓她很不捨得。

“師父,我不能跟你走!”馬小玲從房間裡衝了出來。事實上,她一直躲在門後聽兩人對話,從馬丹娜開口,她就想聽一聽這兩位究竟會說些什麼。

白飛雲道“為什麼?”

“我捨不得姑婆,捨不得求叔,捨不得珍珍,捨不得天......正中,捨不得這裡的每一個人。”馬小玲紅著眼說道,說到悲傷時,她努力的剋制自己,不讓自己流出眼淚。這樣的行為,在這二十多年裡已經有過無數次,她早已經習慣了。

白飛雲笑道“你這丫頭,想些什麼呢?我又沒說就帶你一個人走。再說,現在說這些還早呢。丫頭,看你這剋制的也挺難受,師父再幫你一把,破了你馬家女人不能哭的詛咒。以後,想哭就哭,沒必要再忍著了。你這模樣,看的師父都難受了。”

“師父,你知道我馬家的詛咒?”馬小玲詫異問道。

“秦朝馬家出了一個叫馬靈兒的人,乃是馬家歷代法力最高的天師,法力通天,不弱神明,亦是秦始皇最信任的護國大巫,受秦始皇之命為朝廷降魔伏妖。後與被派遣協助的況中棠將軍邂逅,而且收伏了神龍為馬家靈獸。後來秦始皇變成殭屍,怕馬靈兒會把自己消滅,於是抓了況中棠的家眷,下令況中棠殺死馬靈兒。馬靈兒因為感到被況中棠出賣了愛情,臨死前落下詛咒,馬家世代的女人不能為男人流淚,否則法力全消。這,就是你們馬家女人不能流淚的詛咒由來。可惜,她雖法力通神,去不知道況中棠也是被逼的。”白飛雲淡淡說道。

馬小玲看向馬丹娜漂浮在半空中的魂魄“姑婆,我們馬家的詛咒,竟然是這樣?”

“我也不知道,或許他說的就是實情吧!我是真的不知道,兩千多年下來。我們馬家也有很多東西都失傳了,這個詛咒的來歷也是。”馬丹娜無奈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