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任務結束(第1/2頁)

作品:《全民領主:我在三國爭天下

張溫身為前線主將、執假節,又是朝廷三公,封賞一些級別低的官職,他一人就能做出決定。

於是林楓就把自己來到關中以來的經歷給講述了一遍,從茂陵縣對抗匈奴人開始直到最後耗走韓遂。

他著重提到了四個人,分別是馬騰、馬翼張遼和楊儒。

馬騰、馬翼自不必說,他們身為歷史武將,在這一戰中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然是有極大的功勞。

而且現在他們都是林楓的屬下,為他們爭取功勞也可以擴大自己一方的力量。

同樣記功不少的槿木卓林楓反而沒有提及,主要也是因為槿木卓畢竟是鮮卑人。

在這場面對西羌叛亂的慶功宴上提及槿木卓的功勞,反而有些不合時宜。

而且林楓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槿木卓的身份可以做不少文章,不宜暴露在人前。

而他把張遼的作用重點提及,就有另外一重算計了。

張遼本身屬於幷州軍,在歷史上屬於丁原的部下。

在呂布刺殺丁原投靠董卓之後,就跟隨呂布加入了董卓西涼軍。

林楓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張遼在幷州軍內不斷的往上爬,獲得更高的地位。

等到董卓之亂劇情到來之時,如果呂布背刺丁原的劇情果然生了。

那麼張遼就可以帶著一部分幷州軍加入林楓的陣營了。

這對於那時候在洛陽城附近的實力消長可能是決定性的。

至於楊儒,作為戰場後方的一個縣令,本身在這場戰鬥中並無任何功績。

但是林楓考慮到他是楊家之人,可以適當的示好一下,反正說幾句話也沒花什麼本錢。

整個三國的歷史,既是諸侯群雄們的爭鬥史,暗底下也是世家大族選邊押注的歷史。

楊家作為五世三公的大家族,比起袁家的四世三公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是在整個三國曆史中卻並沒有什麼太出彩的表現。

其中最出名的楊修還因為雞肋事件而被曹操斬,其耍小聰明的事蹟廣為流傳,成為了一個小丑一樣的人物。

由於楊家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為,林楓反而覺得可以跟他們靠近一下。

林楓的話落在不同人的耳朵裡,帶來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有人覺得他會做人,有人覺得他比較謙虛。

但是在董卓這裡,他卻把這理解成了林楓的示好。

畢竟張遼之所以會來到這片戰場,從軍令上講還是因為董卓的徵召。

從這個角度講,張遼的功勞也可以算是董卓的功勞。

於是董卓哈哈大笑“剛才張大人說英雄出少年,我聽楓火這麼一說還真是如此。

文遠如今方才弱冠,也是英雄少年啊。

既然如此我們不如在後續的戰鬥中也多給年輕人一些表現的機會吧。”

張溫今天開心,對董卓這種赤裸裸的要官行為沒有絲毫的反感。

反而是當場把張遼拜為騎都尉,令他帶領兩千人的騎兵作為先鋒,前往金城繼續追討韓遂。

對於玩家們來說,這次劇情任務或許已經結束了。

但是對於張溫他們來講,金城等朝廷城市仍然在韓遂等叛軍手裡,這是無法接受的。

如果張遼在後續的作戰之中能立下更大的功勞,那麼憑藉功勞封為將軍也不是不可能的。

這一次宴會氣氛融洽賓主盡歡,林楓也趁機提出了幾個請求。

“張大人,我在從祁山道進軍的過程中,在西縣、上邽縣的作戰時,有許多百姓拿起武器加入了我的隊伍。

他們擔心日後被羌人報復,因此我許諾他們可以在趕走叛軍後到我在遼東的領地去定居。

這件事情不知道張大人是否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