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頁)

作品:《劍簫柔情

聶政厲喝一聲,如焦雷轟頂,震懾住了所有計程車兵。他語音咄咄的說道:“韓王昏

庸無道,不知害苦了多少無辜百姓,我今得償宿願,為民除害,雖死無憾矣!”說罷,

他用短劍割下自己的麵皮,以及耳鼻,然後自盡身亡。

誰也認不出這名刺殺韓王的兇手是誰。

當天,聶政的屍體和兇器便吊在城門口,並懸掛著一塊“有知此人者,賞黃金千兩”

的告示牌。

但,始終沒有人來領賞,也始終沒有人認出刺客是誰。

直到這天,忽然有一名老婦人跑過來,抱著屍體哀聲痛哭:“好孩子,你終於報了

父仇,為了不連累家人,你不惜毀了自己的容貌,你父親在九泉之下也會含笑,以你為

傲啊!”

擠在一旁圍觀的一位老漢,心生不忍,不由偷偷上前悄聲勸道:“朝廷正在張羅捕

雀,你千萬小心,莫要自尋死路啊!”

孰料,那名老婦卻置若罔聞,反而把兇器拿在手中,對所有圍觀的群眾凜然說道:

“見到此劍,我便知道這個人是我的兒子聶政,他雖已面目全非,但卻瞞不了我這

個做母親的。我老婆子也不是貪生怕死之人,今日我光明正大的說出他的名字,便是要

天下人知道,是我兒聶政為所有百姓除去了韓哀侯這個倒行逆施的禍害!”說罷,寒光

一閃,她毫不退縮地拔劍自刎,從容就義。

眾人見聶家一門忠烈,義感雲天,莫不萬分欽佩,爭相傳頌著這則令人鼻酸眼溼,

熱血沸騰的故事。

而聶政的師父為了感懷聶政,特將他英勇感人的事蹟,譜成了《廣陵散》這支氣勢

浩然,流傳千古的名曲。

而這正是《廣陵散》的由來。

所以,冷墨彈奏此曲獻予展靖白,看似唐突,實卻暗藏深意。怎奈,還是在光華內

斂的展清白跟前,碰了不大不小的軟釘子。讓他不得不自備臺階,露出了自我解嘲的笑

容:

“看來,我是馬屈拍到馬腿上了,任何恭維都穿不透展兄的金鐘罩、鐵布衫,但望

展兄多加寬宥,莫怪我唐突之罪。”一語未畢,他豪朗不羈地撥了琴絃幾下,錚錚之聲

未了,他已快速地執起琴身,背在肩膊上,精神奕奕地朝展靖白抱拳道:“在下就此暫

別,不再叨擾展兄清幽。”

展靖白態度溫雅地起身,拱手回禮,“冷兄慢走,恕展某不送!”

冷墨微微揚眉,意味深長的望著他,“何勞相送,有緣之人,心靈契合,天涯咫尺,

無緣之人,話不投機,咫尺天涯!”跟著,他撇了撤僱,話鋒一轉,意有所指的含笑道:

“這丁山桐生豫茂,碧水縈迴,離秦淮河畔不過十里,確是個好處多多的福天洞地,但

不知那朵豔姿娉婷的香花情歸何處?”話猶未了,他已如燕子掠水,輕輕幾個起落,迅

速隱沒在晚風澹盪,雲水蒼茫的月夜中。

遠遠傳來了清晰可聞的吟哦聲: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展靖白輕輕牽動唇角,對自己逸出一絲苦笑,緩緩移步,重新坐回了古松下,執起

洞簫,悠悠吹奏著。

忽地,一聲清冽高拔的鳥嗚聲響起,一隻渾身雪白的神鷹凌空而來,降落在展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