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舉薦為使(第1/2頁)

作品:《明城決

託雷受封三軍之帥,集草原八萬鐵騎,雄兵於遼東邊境處駐紮。正值寒冬臘月,草原牧民遷徙之時,卻無一部怠慢有怨言。草原民眾團結一致,宰羊殺牛紛紛踏上籌軍之路。天寒地凍大雪冰封,這無疑對草原出兵形成難題。

託雷自受命後,火奔赴邊境處。命令三軍在邊境紮營,枕戈待旦厲兵秣馬。又令部隊在此交合一處,每日行馬上戰法之操練。待大軍整備幾日後,將八萬雄兵又細劃分為前軍主力,中軍大營以及後方輜重部隊。如此打亂建制又重新規劃,意在精益求精之徒。

前軍正負統領由蘇赫與阿部敦擔任,後軍輜重由帖木日布赫統領。帖木日布赫自是不服,上書大公子莫日根陳情。很快莫日根便下詔,命託雷提拔帖木日布赫為前軍統領。這一日已是阿部敦返回草原的第十一日,大軍駐紮的第三日。帖木日布赫攜王命而入中軍大營,氣焰十分囂張跋扈。

“老三!你也太偏心了吧?將我部兵馬建制打亂不說,如今還要將我排擠在主力之外?我執掌王庭軍務一來,那次衝鋒陷陣不是當其衝!讓你如此折辱!連阿部敦這等亦不如嗎?今日大哥已下詔,看你還有何話說!”

“老二!你這是不服我!你可知違帥令的後果!別拿老大來壓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豈不知其中道理!如今我是三軍之帥,你越級上奏,已觸犯軍規!若是能懸崖勒馬,本帥當念及同胞手足之情,從輕落!若是一意孤行,那別怪本帥翻臉無情。”託雷坐於中軍大帳,目露兇光而視之。好似隨時會起殺意,讓人不寒而慄。

“嚇唬我!我有老大的詔書在此!你安敢動我一根汗毛!你為三軍之帥如此袒護老四,我不服!”帖木日布赫渾然不覺膽怯,仍是叫囂不止。

“來人!拉下去!軍法從事!”

託雷不能再任由他繼續放肆下去,否則自己初當三軍主帥便威嚴全無,日後還如何統帥三軍。託雷殺心已起便要立威於此,帳中幾人大驚失色。

“三哥!息怒呀!老二執掌王庭軍務多年,如今被劃分到後方,定有心煩氣躁。老二這人你也瞭解,口無遮攔慣了,連父王都拿他沒辦法。還請三哥看在手足之情,放老二一馬!”蘇赫雖常與帖木日布赫不對付,可畢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怎能棄他於不顧。

“是呀!主帥!三軍未動,便殺主將。對我大軍不利呀!軍心更是不利!還請主帥三思!”

阿部敦是替長兄出征,索戈姆年邁經受不住長途跋涉。那一日兩人帳中交會,便是商議此事。阿部敦對幾位公子的明爭暗鬥全無興趣,只是依當下時局實事求是道。

“老三。我,,我說的都是氣話呀!可千萬別當真呀!我可是你二哥呀!”帖木日布赫早已沒有了進帳前的囂張氣焰,顫顫巍巍的說道。

“也罷!大軍未殺敵就斬主將確實有損軍心!然帖木日布赫所犯不敬,不得不罰!可知軍法無情之理!如今大軍出征在即,若是捱了軍棍,傷病休養也需多日,豈不是便宜了你。這次就暫且記下了,倘若敢有下次,定斬不饒!”託雷的殺意很快就被理智壓了下來,此刻還不是殺老二的時候呀。殺親立威是對自己主帥權威的鞏固,可在此時就太不理智。

“感謝三弟不殺之恩!日後二哥定效犬馬之勞,在所不辭!三弟!後軍剛立雜事諸多,我這就去為你分憂。”帖木日布赫劫後餘生也不再提老大的召令,只想趕緊逃離此地。

“去吧!記住了!以後營中只能有一個決策者,倘若你敢再給王庭搬弄是非,誰也保不住你!”託雷揮揮手讓其退下,臨走還不忘威脅幾句。

“是,是!屬下謹遵主帥囑託。”

帖木日布赫倉皇逃出大帳,汗水早已溼透衣衫。雖然被託雷一番驚嚇,但心中不安的萌芽在此萌生。也為日後兩人不死不休埋下了伏筆。

“三哥!老二恐怕是不可信呀,他能安分守己鬼都不信。恐怕還會給老大告狀,父王不歸老大便是草原未來的王呀,你我需做好準備呀。”蘇赫也不擔心阿部敦在一旁,直言提醒託雷小心老大。

“嗯!所以此戰第一仗必須勝,只有勝了才能確保父王安慰。只要父王還安在,還怕沒有你我出頭之日。不過眼下還得給老大面子呀,畢竟是待王行事。我已上書老大,待這一批糧草到後,就調帖木日布赫進前軍為先鋒。至於後軍嗎你二人可有人選?”託雷不願在外人面前提起兄弟交鋒之事,便對兩人說起心中盤算。

“主帥!先鋒官職責之重,二公子能否勝任都是後話。倘若不能我正副主將也可隨時替補而上,若是我二人失其一,恐怕前軍會大打折扣。”阿部敦深知託雷之意,唯恐將自己調任後軍。

“是呀!三哥!老二看似執掌軍務多年,實則有勇無謀之輩。中看不中用罷了,有我和阿部敦在豈不是萬無一失。”蘇赫也是附和道。

“也罷!既然你們都不願前往後軍,只能委屈索木格了。此人中規中矩,正好應對後軍繁瑣雜事。阿部敦!你猜測燕王敢對父王下手嗎?”託雷一聲嘆氣無奈道。

“回主帥!北燕絕對不敢動大單于一根汗毛,倘若大單于有失,我草原必會與北燕成不死不休。北燕遠謀中原久已,又有上寒爭鋒相對。倘若再平添戰火,恐怕才是真正的內憂外患。我若是燕王不會蠢到如此地步!只要我軍長驅直入遼東,無需踏足燕地。北燕一定會派使者乞和,到時候別說大單于了,就是割地賠款他們也會答應的。”阿部敦將心中所想侃侃而談。

其實阿部敦說的沒錯,若是草原先一兩月起兵。北燕一定是尾不能兼顧,定會向草原求和。可如今與上寒達成共識,短時間內上寒不會徵兵來犯。至於中原九國更是不會貿然出擊,豈不是坐山觀虎鬥也。寒冬臘月本就適合大軍出征,如此倉皇起兵實屬迫於無奈。尤其在遼東行軍,這一仗恐怕很難如他們所說那般容易。

“好!大軍再整備三日!三日之後前軍輕騎直入長白山山,步旅緊隨其後。我大軍徐徐圖之,先不著急攻城拔寨。遼東可不比草原,地勢多處險要。各鎮各軍屯尾交相呼應,若是斷一臂必會被其他軍屯所鉗制。待我大軍悉數入遼東後,重兵壓境輕騎襲擾,定能戰告捷!”

託雷大叫一聲好,隨即便在營帳中布命令。又與兩人在帳中交談多時,謀劃入遼東後的每一步。託雷用兵意在穩妥,行一步當有後三步之想。對遼東用兵神為之,顯然不不可行之。從此也能看出託雷的軍事才能,排兵佈陣進退有序,頗有大將風範!

三日後的清晨草原三軍整裝待,先鋒營在帖木日布赫的帶領下一馬當先,直破長白山南下。一路踏風如入無人之境,對沿途襲擾的邊軍視若無睹,直至遼東第一重鎮。偃旗息鼓紮營安寨,為大軍出草原掃清障礙。遼東各鎮各屯枕戈待旦,烽火狼煙直達燕地。

北燕王都朝野之上,燕王早朝還未畢。軍情已快馬來報,邊軍執軍報直入都城,神武大道上依稀可聞馬蹄急促之聲。

“遼東軍情!”軍報在神武門被侍衛火送往金鑾殿之上。

內侍總管在殿外接到軍情之時,不敢耽擱片刻。接過軍情急匆匆送入朝會,燕王看到陳洪所攜軍情來時,嘴角上揚都快咧到天上了,也不知為何如此興奮。

“大王!遼東軍情緊急!”陳洪將軍報呈上燕王,便悄悄退回殿外。

燕王將手中軍報拿在手中觀看良久,此時面色已經迴轉,讓人不得揣摩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