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簡化字(第1/2頁)

作品:《少年郎之前世今生

這裡的一切最是讓徐丹更加的感覺到不可思議,因為在她的角度來說,離開這裡尚不足一週的時間,但是卻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出來。

齊天台,翹楚卓立,高出諸峰;瑞應臺,明有玄帝廟,清建真武殿;起雲臺,俗稱孫真人曬藥場;昇仙臺,是紀念孫真人最早的祠廟所在。

而顯化臺(北洞),與昇仙臺(南庵)隔澗相望。

兩個人信誓旦旦的想要來上一番故地重遊,尋蹤覓祖,不曾想,數千年朝代更替,早已經將這裡搞的是日新月異,時過境遷。

好在,徐丹呆呆的站在廣場仔細觀察之後,五峰還在,按著自己的記憶,大體分辨出了方位之後,就拉起沈靈正式啟程,如同千年以前一樣,再一次尋覓山洞的方向。

出靜明宮北山門循級而下,蹬道紆折,迴環數曲,始至山麓。之後乃是通元橋,與北洞相通。

過橋後入“清虛之天”石坊門,拾級而上,便走至藥王大殿一天門,但見匾上書寫著“龍蟠虎踞”四個大字。

藥王大殿,為一亭式獻殿,雕樑畫棟,金縷朱漆,玲瓏壯麗。

正中間有明代所塑藥王孫思邈的坐像,高約三米,儒冠袍巾,溫厚端祥,令人望後肅然起敬。

此時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以及當地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以至於香菸繚繞,鐘磬喧天,人聲鼎沸,萬頭攢動,大有無地憩足之感嘆。

順著記憶至此之後,徐丹感覺自己的山洞應該在此,但是這個後建的大殿又讓她不得不陷入了深思與疑惑。

良久後,她才現,在坐像的右後方,如今是一個名為太玄洞的地方,而在其東側崖下,有一尖頂小石洞。

徐丹欣喜若狂,立刻再度拉上沈靈向前而去。

一路上徐丹拉著沈靈的小手摸索著不斷前往,這種感覺惟妙惟肖,極是愜意,同時,腦海中記憶最深處,一些沉寂上千年的腦細胞也漸漸靈動起來。

不錯,想當初,年僅兩歲的他也是這樣被徐丹帶回了家,帶回了這個尖頂的小石洞。

只是雖然此洞極為偏僻,但此時也有上百人進進出出,極為熱鬧,而進得洞中之時,正有一個年輕氣盛的導遊,對著自己帶的旅遊團,賣力講解著

“一千多年前,藥王孫思邈採藥路過此處,現這個地方山清水秀,藥材非常好,特別是洞穴林立,隨便找上一處,似乎都是絕佳的煉藥之地,於是,在此住了下來。

只不過,當他現此洞裡與其他山洞有所異常時,為了尊重其原有的主人,最後藥王才更換至他處而居住。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這個洞與其他山洞有什麼不同?”

隨著導遊的講解,將近五十個人的旅遊團成員立刻動了腦子,玩起了找不同的遊戲。

而徐丹似乎也已代入,竟然也自動的跟著導遊的話四處觀看。

不過看來看去,那是如何也看不出來,因為這裡和外界的變化截然不同。

外界所有的一切,除了五峰之外,天翻地覆,而此洞,和甦醒前的記憶幾乎一模一樣。

是的,藥王尊重這個洞原有的主人,因此,歷朝歷代所有參與改建改造的工匠也都跟著尊重於它,一直保持著其原有的風貌。

只怕是整個藥王山能人為改變的都改變了,但是此洞卻是一點也沒有變。

如果真的有差別,那就是東北角的灶臺不見了,鍋碗瓢盆不見了,自己親自搭建的一個木質小食案不見了。

而在此時,導遊的話再度響起

“我估計大家應該猜不到吧?來來來,我給你們講解一下,大家請看。”

導遊這時伸手向著東南處的洞壁,而後說道

“大家請看這裡。”

順著他的手指,洞中所有人等,這才看到了,原來此時的牆壁上竟然雕刻著一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