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還是一位明君

作品:《少年郎之前世今生

“至於韓國,其衰敗之相是在宣惠王時期,但是在其根源上,還是韓國自身的實力所導致。

韓國國土不足千里,在三晉中最為弱小。

特別是公仲與公叔二個人的黨爭,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了韓國的衰落,但是,追其原因,韓國的衰落,在客觀上來說是地緣政治環境惡劣,主觀上來說是改革不徹底不圓滿所造成的。”

一口氣又分析了齊國與韓國的盛衰,沈靈喘了一口氣,這才繼續說道

“公元前4o3年,魏、趙、韓三家瓜分晉國之後,正式進入了七雄並立的戰國時期。

當時,秦國還是受三晉所阻不能東進,楚國則因為改革不徹底而國力偏弱,燕國是剛剛開始展正處於起步,變化最大的應該是三晉中的魏國。

魏國率先在國內實施了強有力的改革,不斷的提升了自身的實力,從而成為了戰國初期名副其實的霸主,那在當年是無人敢與之爭鋒。

而戰國時期的魏國,絕對是一個人才大國,我們知道的就有李悝、西門豹、張儀、公孫衍、范雎、以及附庸國衛國的商鞅與吳起等人。

然而,桂陵與馬陵兩戰,使得魏國損失慘重,失去了大批優秀的魏武卒,從此就開始走向衰弱。

而伊闕之戰二十萬大軍又被秦國白起擊敗並且全軍覆沒,至此,魏國徹底衰落、一蹶不振,不久後就被秦國所滅。

富強的楚國,雖然它有豐厚的國力基礎和雄厚的軍事實力,但是,楚國本身仍然有危害自身的不穩定因素。

到了楚懷王當政時期後,卻走上由盛而衰的道路,再也未能恢復楚威王時期的繁榮昌盛。

但是,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在很長的時間內,唯有楚國與秦國相持,以至於天下人皆言“非秦即楚”。

即便有先後強盛的魏、齊等國,然而他們的強盛都沒有持續太久,有實力爭奪天下、一統九州的,最可能的就是楚國和秦國。

但是,想要左右戰國局勢,僅僅依靠本國是難以實現的,必須透過與其他諸侯國合作。

而且,如果楚國走合縱之路,其所處位置更是相對有利的,再加上楚國國大,在諸侯國中也具有非常高的聲望,因此在第一次合縱之時,各國就推舉楚懷王來作縱長。

然而可惜的是,楚懷王沒有好好把握機會,在合縱聯盟中那是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尤其是對齊國搖擺不定的態度,更是註定其敗亡之路。

‘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

如果當時的楚國只要能堅決走合縱之路,最終稱王稱帝者,還未可知,歷史也必將刷寫。”

沈靈能言善辯、思路清晰,將趙燕齊、韓魏楚一個一個剖析的入木三分,其真知灼見立刻是得到了眾人膜拜。

而沈靈卻沒有停歇,並且逆勢反轉,最後一個又分析了秦國

“我們最後再來看看秦國,國內是一片安泰的景象,人民安居樂業,軍隊富足強盛,特別是從秦孝公至秦昭王時期,秦國的四代君主都立下了明確的奮鬥目標。

並且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的目標,四代君王廣納賢才、勵精圖治,並且能夠虛心聽取文武百官的意見,從而及時根據局勢調整治國戰略與方針。

和管仲一樣,商鞅也注重於‘法治’,但是齊國的‘法’,最終還是歸屬於統治者的管理,但是秦國是徹徹底底的‘法治’。

‘天子犯法,當與庶民同罪。’

在商鞅變法時期,秦律融入到了每個秦國子民的心中,因而在經歷了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則日漸強大、蒸蒸日上。

另外,秦國廢除了井田制,採取重農抑商,獎勵耕戰,因而,秦國這個原本貧乏的國家,經濟上得到大力的展,這也為之後的戰爭提供了充足的物資保障。

同時,在政治上,秦國率先實施了軍功爵制度,廢除了傳統的世卿世祿制,改革了戶籍制度,讓普通的黷有了出頭之日,有了改變自己階級的機會。

‘國家興亡與匹夫有責。’對他們來說秦國的前途就是自己的前途。

現如今,在上世界裡,但凡一說起戰國時期的歷史,大部分人先想到的就是秦國。

因為秦國力量愈加強大,經濟高展,軍隊戰鬥力逐漸強悍,秦國的強大是當時人們公認的事實,秦國之崛起不可更改。

而六國國力卻逐漸衰敗、慢慢沒落,因此,秦統一天下,乃是大勢所趨、勢在必得。

當然,最後也是他一統六國,結束了幾百年諸侯割據的局面,使得我們整個華夏步入了另一個新的時代。

或許你們並不甘心,但是這一點點不甘心在秦國的虎狼之師面前,顯得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因此,你們所謂的國家就這樣被淹沒在了秦國的鐵騎之下,消失於歷史的風沙當中。

綜觀歷史,其實我們更應該感謝秦國,感謝皇上,感謝千古一帝秦始皇,不是他當機立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短短的十年間將天下歸一,不知道會有多少百姓重蹈覆轍。

因此,秦王嬴政,不僅沒有錯,反而有功,不僅不是暴君,還是一位明君。

至於合併之後,所謂他的暴,請問,不暴的話你試試看?

再給你們一個十年,你們必然繼續割地分據,繼而以星星燎原之勢,四面八方起義,妄圖收復你們各自的小河山,方寸之地。

諸位都長年生長於上世界,難道你們不知道嗎?

秦王嬴政歸西僅僅數年,陳勝吳廣於大澤鄉揭杆起義,西楚霸王項羽叔侄起兵反動,漢高帝劉邦緊緊相隨,更不必說還有其他的小門小派,藉機興師起亂。

其結果呢?你們身為各國貴族,享受慣了榮華富貴,只是吃了一點點的苦頭,就百般不願。

但是你們的行動,知道背後有多少百姓及將士跟著受罪?

你們這就是賭,就是賭能不能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人廣大人民的痛苦之上。”

喜歡少年郎之前世今生請大家收藏少年郎之前世今生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