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畫(第1/2頁)

作品:《少年郎之前世今生

看到沈靈已經在服務檯結清款項,沈靈也就沒有再說什麼,而是任由臉上盪漾起幸福美滿,甜蜜開心的笑容。

提著老闆娘包裝好的衣服袋子,沈靈這才拉起紫蘇的手,走出店外。

繼續逛了幾家店鋪,沈靈又為紫蘇買了兩身內衣,一雙鞋子,而給自己,只是買了幾雙襪子,這才啟程返回。

兩個人來到了步行街北頭的餐飲區,看到前邊有一家老麵館,兩人就走了進去。

等待的時候,沈靈順手拿起了餐館吧檯上的一本雜誌,翻了起來,紫蘇則是看起了釘在牆壁上的電視。

此時,電視上正在直播一場書畫作品相關的專業拍賣會,而且,紫蘇立即被其中的一幅作品給深深地吸引了。

此時正在拍賣的一件作品是一幅畫。

中間是曲曲折折,波光粼粼的湖面,兩邊各是一大片的桃花林,最後邊隱約能看到一座座山峰。

在湖水的中央,一條小船上,載有三個人,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負責在船尾划著船槳,一位中年人滿臉微笑地坐在船頭,悠閒地垂釣。

中間的是一個小女孩,笑容可掬地看著在船頭垂釣的中年人,似乎在等待著魚兒上釣時的快樂……

一位漂亮的女主持人,笑容滿面地解說道

“這是一幅大約來自於一千多年前的畫作,當然,因為上邊沒有題款沒有印章,所以這一千年多年的時間,是經過數位專業人士根據紙張,墨色等推斷出來的。”

衣冠楚楚的男拍賣師附合道“是啊,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上面竟然沒有落款。

不過,經過專家的鑑定後,最終確定,這是一幅即將完工,但還沒完成的作品。

最早,大家都以為,這只是一張殘次品,但是綜合整幅作品的完整性等各個方面的考量,確定它不是殘次品,而可能是畫家本人,因為有其他原因或事件,沒有繼續完成而已。”

女主持人再次接過話來“眾所周知,《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中的序言,選自於《陶淵明集》。

作品憑藉武陵漁人行蹤,這一條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相互聯絡起來,最終,透過對桃花源的安寧祥和、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以及對現實生活的強烈不滿。

可惜的是,如果船上只有船伕一人的話,專家都一致認為,這絕對是桃花源最好的見證,是有史以來,最能代表《桃花源記》的一幅書畫作品。”

看到沈靈一直專心地看著雜誌中的文章,原本不想打擾,但是最後,紫蘇還是提醒道“伯伯,快看。”

順著紫蘇的提醒,沈靈扭頭看到了電視的畫面,竟然,一下子也愣住了。

因為,這正是自己當年的一幅畫作,那一世的自己,名字叫做狄平曠。

年滿十六歲,逐步恢復記憶後,因為家庭的原因,連著有二十多年,都還沒有機會到桃花島,去看望紫蘇他們。

那一世,自己特別喜愛畫畫,並且也取得過一番成就。

後來,因為思念紫蘇,就在閒暇的時候,根據前世對紫蘇以及過往生活的深刻記憶,開始作畫。

記得沒錯的話,這幅畫應該是自己最初,第一次所畫。

開始的時候,不過是隨著意念,隨心而畫,主要目的也不過是想用作紀念,待畫好之後,準備懸掛於自己書房的牆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