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意外不(第1/2頁)

作品:《少年郎之前世今生

“先,剛剛進入魏國地界,第一個難題就出現了。

由於秦始皇帝還沒有修建好四通八達的高馬路,加上國與國之間,設計製造的馬車,車軸寬度、長度、高度不盡相同。

魏國國境內不適合秦國的馬車通行,古時候特有原汁原味的“水泥”路,將馬車給卡死在路上,拋錨了。

無奈之下,蒙宛童同學只好改乘11路車,繼續向著自己夢寐以求的學府前行。

要知道,這輛11路車,那可是老厲害了。

因為,這個世界上原本就沒有路,但是,只要11路車能走過的地方,路,它就出現了。

因此,解決了第一個難題之後,於是,蒙宛童同學昂挺胸、闊步前行,可惜的是,只能走曲折蜿蜒的鄉村小路。”

現場一片大笑,是啊,原來,秦魏兩國之間的道路,就是在你蒙宛童給修建起來的。

“其次,當你跋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經過長途勞累之後,好不容易來到了魏國,來到了太行山腳下、黃河之濱,風景秀麗、人傑地靈的孟陽市,接下來一系列的困難,將會接踵而至。

先,語言不通,秦有秦語,魏有魏言。

你到這裡後,無法在語言上進行交流,不得不伸出你稚嫩的小手,不停地向我們魏國人,比比劃劃,指指戳戳,就完全跟一個天生的聾啞人,一般無二毫無區別。”

現場又一片大笑,還有不嫌熱鬧的,竟然伸出雙手,像啞巴一樣,當真比劃了起來。

“其次,文字不通,秦有秦文,魏有魏字。

不要說書本書籍你看不懂,就連這裡的地標公告、招牌標識,你都看不懂,搞不好還有可能,你飢腸轆轆想要吃飯的時候,卻意外地錯過飯堂,而是走進了茅屋。”

現場更是一片大笑,不過,除了笑聲之外,竟然有人好意思地問道“蒙宛童,我們魏國的茅屋怎麼樣?有沒有‘香’味撲鼻呢?”

“再次,錢幣不同,秦有秦半兩,魏有橋型布。

你說你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飯店,一頓飽餐後,拿不出橋型布而掏出一大把秦半兩。

老闆通情達理的話,沒有將你送到官府,告你吃霸王餐就算好了,但至少你也得留下來,洗上三天碗,擦它個五天的盤子,才能抵清一頓飯錢。”

現場又是一片大笑,原來遠走他鄉,刷盤子洗碗,勤工儉學的鼻祖,就是你蒙宛童啊。

“接下來,長度單位不一樣。

你說好不容易幹了幾天刷碗工,還清了飯錢,結果搞的滿身油膩,邋里邋遢破衣爛衫,你也出不了門,只好去布店買些布,自己學起女工,來縫製一身衣服好去讀書。

但結果呢?在你們秦國,你做一身衣料,最多隻需要三米的布料,但是在魏國買來的只有兩尺。

最終想要做一身瀟灑的長衫,結果,只夠你做成一身泳裝。”

現場又是一片大笑“歡迎蒙宛童來我們魏國衝浪……”

“再接下來,重量單位不一樣。

忍饑受餓了幾天後,你想測量一下體重,書信與家中父母訴苦。

結果現,兩國重量單位不一樣。原本在秦國時,你的體重為12o斤,在魏國一經摺合,卻成了23o斤,難不成你還報喜不報憂?

告知父母,我吃好喝好胃口好,來到這裡後,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如今身體福膀大腰圓?

以上種種,也只是現實存在,而又不可逃避的部分問題而已。

更不必說,還有秦半兩與橋型布之間匯率的問題,這可是直接影響到了,你的學費與生活費。

一個半秦半兩,在秦國能吃三兩牛肉、五條雞腿,但折算後,在魏國,只能吃一個饅頭、兩根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