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

作品:《少年郎之前世今生

合六為一之後,他沒有停歇沒有居功自傲,而是大刀闊斧、銳意進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專制集權,廢除世卿世祿制,廢除了分封制度。

他改變了生於貴族而世為貴族、老子打江山兒子享榮祿;他改變了先祖為奴,則子子孫孫世代為奴千古不變的規則,讓老百姓真正的擁有自己的土地,當家作主站起來。

他成為了最高統治者,他革故鼎新,自中央至地方官員均由他親自任免,無權世襲;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在地方上,實行郡縣制,全國劃為36郡,郡下設縣。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這種管理結構,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現在。

正所謂“功莫大過秦皇漢武,歷史上無出其右。”

正所謂“秦皇掃六合,漢武拓八荒。”

正所謂“秦皇築基,漢武鑄魂。”

正所謂“漢承秦制,後承前制。”

正所謂“自秦以來,其制未變。”

正所謂“百代都行秦政法。”

兩千餘年的皇權時代,在政治制度、社會結構、人文地理等等各個方面,基本上全部沿襲了他的腳步。

他堅持以法治國的思想,在秦國原有的法律基礎上,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修訂了一套嚴密之法律,頒行於全國。

他煞費苦心、在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展,重視農業生產。

只要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申報土地數額,繳納賦稅,其土地所有權就得到承認和保護,正式承認土地私有制之合法性。

戰國時期,“田疇異畝,車途異軌、律令異瀳、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各國的文字不盡相同,來往的文書經常相互之間不能看懂,對國家的文化和交流十分不便,嚴重影響各地經濟文化交流。

他把原來秦國之大篆,整理簡化而成小篆,在全國通行。後又簡化小篆成更為簡單的隸書,亦流行於全國。

這套文字作為我國唯一規範的文字,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到現在還在使用,形成了我國獨有的,享譽世界的方塊之字。

派兵征服越族地區之後,他遷移中原五十萬人,到那裡戍守,和越人雜居,以老秦人的血脈之軀,與當地人完美整合,繁衍後代,不分你我。

匈奴佔據了水草豐美的河套,並時常南侵,曾經無數次威脅到燕、趙、秦等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安全。更是在六國相互征戰,無暇北顧的時候,乘機南侵,攻掠秦、趙、燕三國的北方邊地。

他就在燕、趙、秦舊長城之基礎上,加以增築,修築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一道堅固城防,用來抵禦匈奴,最後就形成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成為古代華夏,乃至全世界最偉大的建築工程之一。

他充分認識到要想富先修路,為展全國水6交通,實行“車同軌”, 在原來六國車馬道路之基礎上,修建了由咸陽通向燕齊和吳楚地區的馳道,以及由咸陽經雲陽直達九原的直道;並在西南地區修築了“五尺道”。

他為解決運輸困難,派人開鑿了靈渠,溝通湘水和灕水,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線了起來。?

六國合併之前,各國的度量衡單位五花八門。

他痛下決心,最後全部為用秦國度、量、衡器具,作為全國計算長短、大小、輕重之標準,分、寸、尺、丈等長度單位,合、升、鬥等量具容積單位,銖、兩、斤、石等重量單位,至今依然還在使用。

各國使用的貨幣也不盡相同,有圓形、有刀形、有鏟形,還有貝殼、龜甲或玉片等等等等,他便將貨幣統一為外圓內方的銅幣和黃金,其中金為上幣,銅為下幣。

這種幣值和形狀,一直沿用到兩千多年後的清朝。

這些措施,不僅有利於鞏固秦朝的統一,更是有利於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對於後世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他為什麼要推翻奴隸制?就是因為他看不慣,諸侯貴族們永久享有特權的制度。

他要解放人民,於這個社會而言,他的這一偉大創舉,是人類展史上,一次巨大的前進和飛躍!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可以說,他就是華夏思想高尚的解放者先驅!

他還是一個工作狂,他堪稱古代帝王中第一刻苦的帝王。每天只睡四五個鐘頭,甚至於多少次都是通宵達旦。

他自我約束,規定了自己,每天必須要批閱的奏章。要知道,那個時候,書寫用的還是竹簡,並且都是論斤來稱。

每天6o斤竹簡,差不多4萬餘字,而且他不只是通讀,還要斟酌之後給出批示。

日夜不停,不完成不能休息!這是他給自己立下的準則。

可嘆,眾多世人看到他到處求仙問藥,妄圖長生不老,就嗤之以鼻,以為他不捨榮華,以為他極度戀權,以為他貪生怕死。

而誰又能知道,他不過是英雄暮年,他不過壯志未酬,他不過雄心不已,死而有憾。

果不其然。

在他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努力工作下,巍巍大秦在他的妙筆之下,當真是大好河山一片。

從廣袤疆域的形成,華夏民族的誕生,到政治體制的演變,社會結構的變更,他殫精竭慮、嘔心瀝血,他與時俱進、推陳出新。

他挑戰了那個時代,所有的想像力,他塑造了華夏文明,幾千年來的基本框架。

只嘆天意弄人,他所描繪的強盛帝國,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只不過,驚鴻一現瞬間即逝。

他所希望的二世、三世、萬萬世的大秦,在三世之際,就草草地繁華落幕,歷時僅僅十四個年頭。

公元前21o年,他在沙丘病逝。

公元前2o6年,秦朝滅亡。

只可恨,不能再借三十年,定當令大秦盛世而不衰。

只可嘆,向天再借五百年,終將會世界一體、全球一家。

喜歡少年郎之前世今生請大家收藏少年郎之前世今生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