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第1/2頁)

作品:《炮灰真世子科舉逆襲+番外

當然三部尚書的位置他們是不想了,就像戶部任誰都看得出來,戶部尚書一職,已經是陸泉的囊中之物。

還有禮部那邊,負責邸報的餘川也風頭正盛,工部那邊,也有沈淳那個後起之秀。

所以當池雲亭在某次朝會拍板陸泉為戶部尚書,禮部尚書和工部尚書則繼續高懸,朝臣們心裡並沒有多少意外。

沒吃到肉,能喝到湯也是好的,除卻剛一開始對那些死去的貪官汙吏前同僚有點兔死狐悲外,等到情緒散去,他們很快就專注於自身,暢想自己官運亨通。

這件事就這麼過去,除卻那些親身經歷人外,外人基本沒繼續沉浸在過去情緒的。

尤其是朝堂官員,他們悲傷是真的,歡喜也是真的,畢竟那批人的離開,真的是給朝堂騰了好多位置。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沒有了那批人,朝堂依舊運轉,這次就連等了很多年的候補官員都提上來不少。

就是唯一讓朝堂官員們感到苦惱的是,他們陛下不打算只查一次貪汙,他們還不能徹底放鬆警惕。

而邸報,餘川已經運用的越發熟練,他知道池雲亭把禮部尚書和工部尚書位置高懸,是為了他和沈淳,越發兢兢業業。

不說官員,就是民間,也慢慢開始習慣邸報的存在。

尤其是隔一段時間就殺一批貪官汙吏,儘管手段血腥,可池雲亭在百姓們中的聲望卻越來越好。

同時中央和地方的情報系統也加強,處理了不知多少仗著距離京城遠,在地方作威作福的土皇帝。

當然這也賴於工部不停修的路,加快了資訊流通的速度。

一個國家想要發展,從來不是單方面的提升。

就在池雲亭和謝蟬衣兩人即將大婚之前,被派往北方做紡織廠指導的龔秀英等人來京了。

本來龔秀英一行人是不打算上京的,可京城同樣需要她們指點搭建紡織廠,而云亭和蟬衣也想見她們,龔秀英和沈淳母親商量一下,一行人就上了京。

京城的繁華程度超乎她們的想象,但好在池雲亭和謝蟬衣是自己人,她們自己在朝中官職,還真沒什麼膽怯的。

看到謝蟬衣身上的嫁衣,龔秀英有些恍惚,“一轉眼蟬衣你都這麼大了。”

謝蟬衣和池雲亭關係從小就好,兩人成婚並不是大家意料之外的事,可是他們最終能修成正果,還是讓她們詫異。

畢竟池雲亭是貨真價實的帝王,謝蟬衣卻是沒出身來歷和家世背景的孤女,從池雲亭認祖歸宗那刻起,他們兩人的身份就不對等了。

只有謝蟬衣知道,他們的在一起看似很輕鬆,可池雲亭卻付出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辛苦。

天下也不是沒有人想反對他們這門婚事,只是在他們反對之前,都被池雲亭弄下去了,要麼是懂事的再也不開口。

好在她馬上就要入主中宮,能夠名正言順的行使皇后權利,可以為池雲亭分擔不少。

就像池雲亭的政治生涯是從考完科舉,認祖歸宗當皇子開始,她的政治生涯則是從皇后開始。

池雲亭和謝蟬衣成婚一事,禮部很早就忙起這期邸報的排版。

畢竟帝后大婚,是家事,也是國事,以前沒辦法通知到位,這次卻不容錯過。

“陛下終於要成親了,這可真不容易!”有朝臣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