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第1/2頁)

作品:《炮灰真世子科舉逆襲+番外

別看皇室宗親們地位尊崇,之前又被池雲亭收拾的乾脆利落,可實際上,比起朝堂的官員們來,皇室宗親們只能算小蝦米,朝堂的文武百官們,才是真正難以撼動的大樹。

沈淳和餘川兩個能在會試得到第一和第三,其本身的實力不用說。

而會試第二名的考生也不是吃素的,殿試的考題同樣回答的出彩。

還有很多答卷沒送到池雲亭跟前,這些考生,是這本朝最聰明的一撥人啊。

而現在,他們全都屬於他了。

此時此刻,池雲亭終於享受到帝王的獨佔欲,心裡忍不住微微歡愉。

殿試最後的排名,自然是延續會試,沒有變動。

也就是說,餘川得了殿試第一名的狀元,其答卷上被池雲亭用硃筆當場寫上:第一甲第一名。

寫完後池雲亭蓋印。

沈淳還是第三名,探花郎。

一甲裡面沈淳最年輕,再搭配他年輕俊美的容顏,探花郎人如其名。

成功保住第二名的榜眼則悄然鬆口氣。

等到殿試排名出來,按照慣例,帝王應給這屆的新科進士們分配職位,排名越靠前的進士,所分到的職位越高。

這就是考生們為什麼要爭排名的原因,如果說前面的吃肉,中間的喝湯,等到最後,可能連口渣都不剩。

哪怕是同一場進士,三甲的考生努力一輩子,才得到一甲進士的,也是常有的事。

想到這裡,後排的進士們看著最前排的沈淳和餘川,心裡別提多羨慕。

別說,要是沈淳和餘川兩人的排名給他們,以他們和陛下之間的關係,哪怕在三甲也不可能被埋沒。

可惜世上沒有如果,沈淳和餘川兩人不僅跟池雲亭這個帝王有舊,成績考的還好。

就在這時,池雲亭對他們未來的去向已經安排下來。

“餘川,禮部……沈淳,工部……”

剛入朝堂的新人,哪怕是狀元,也不可能直接分配到重要職位,一般都是先去清貴的翰林院坐坐冷板凳,要麼靠資歷熬上去,要麼選擇外放攢升遷的政績。

現在第一甲的第一名和第三名一個禮部,一個工部,無疑不合往常慣例。

好在池雲亭沒給沈淳和餘川太高的職位,沒讓他們剛入朝堂就把他們架起來,他們被分配到的職位,很符合自己的成績,池雲亭並沒有徇私。

說實話,哪怕池雲亭看在往日情分上,稍微對沈淳和餘川另眼相待點,官員們也能表示理解,可是池雲亭什麼都沒做,就讓他們感到意外了。

不僅如此,帝王還把有交情的故人安排到禮部和工部。

這,說句難聽的,就算帝王想安插人,也得是像吏部和戶部這樣的重要職位啊。

別的不說,戶部的戶部侍郎陸泉雖是帝王的人,可因為沒參加過科舉,很不受戶部同僚待見,儘管海禁的稅收助長了陸泉的聲望和在戶部的地位,陸泉依舊融入不進去戶部。

倒是餘川這個新科狀元,在戶部官員們看來就挺合適的,哪怕對方真是帝王的人,他們也不介意與之結交和共事。

可誰知餘川居然被安排到了禮部。

禮部負責和禮儀相關的事宜,哪怕負責主持科舉,依舊改變不了禮部在朝堂話語權不重的處境。

陛下怕不是和餘川這個新科狀元,曾經的故人有過不為人知的齟齬,現在趁機且光明正大的把人“打入冷宮”。

相比之下,戶部都算的上火熱,畢竟戶部現在有陛下拍板,每年戶部都會一大筆固定進賬,用來修路,但凡工部官員有心,那可就是肥差。

不管外人心裡怎麼想,沈淳和餘川是歡歡喜喜的接了差事。

就像禮部在六部中分量不重,加上餘川是狀元,所分配到的職位,比分配到工部的沈淳高一點。

至於其他考生,池雲亭也沒讓他們去什麼翰林院蹉跎時間,而是問他們,想進六部的哪一部,部門可以任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