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第1/2頁)

作品:《炮灰真世子科舉逆襲+番外

兵部啊,身為六部之一,兵部按理來說應該很有權勢才對,可是架不住國內重文抑武的大環境,連累的兵部也成了冷板凳。

不過再冷,也只是相對而言,畢竟兵部負責掌管的是兵權。

三皇子和四皇子入朝堂後就開始熟悉自己所在部門,也沒心思打鬧了,池雲亭在吏部這邊,則迎來了官員們三年一次的評選。

吏部三年一次的評選,是全國範圍性的,不過全國範圍太廣,吏部的官僚自然也有相應的分工。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池雲亭恰巧被吏部尚書分配到了金陵區域,負責整理金陵各州這三年以來的資料。

池雲亭雖然是皇子,當年京城出生,可這些年卻是在金陵長大,再加上他一路科舉上來,對於金陵的官職和政策,自然熟悉。

等整理到金陵—池泉州境內官員們的資料,池雲亭不出意外看到了楊知府的名字。

而遠在千里之外的楊知府等人又何嘗沒有眺望京城,神色恍惚。

“猶記得雲亭去京城參加會試之前的光陰,只是不曾想,那次分離,再聽到雲亭的訊息,會發生那麼大的變化。”

畢竟,那可是皇子啊。

就算池雲亭中狀元他們都不會驚訝成這樣,雖然池雲亭也的確中了狀元,可是跟他皇子的身份比起來,就不值一提了。

尤其是楊知府等人是朝廷正式冊封的朝廷命官,他們比池雲亭的朋友們更快得到池雲亭成為皇子的訊息。

那些沒跟池雲亭打過交道的官員們就不說了,像楊知府這類跟池雲亭打過交道的官員,久久不敢置信。

至於還在柳江府努力科舉的餘川等人,收到池雲亭信的第一時間還以為池雲亭是在跟他們開玩笑,可是笑著笑著,他們就笑不出來,因為這事關皇室聲譽,誰敢開這樣的玩笑。

等訊息傳入上元縣,縣令一路敲鑼打鼓的去告知慈幼局和福田院大家這個訊息,大家全都睜大眼睛,詫異道:“雲亭真是老天爺的兒子?”

帝王什麼的,距離他們的生活都太遠,可是池雲亭,卻是他們從小看到大的。

“那雲亭以後還會回來嗎?”大家驚喜過後,又問道。

上元縣縣令為難,“應該不會了,要知道皇子認祖歸宗,就不再是孤兒了。”

“不過你們放心,你們畢竟養大過皇子,以後縣衙肯定會你們多有照顧的。”

眾人心裡忍不住失望,卻也知道找到父母對池雲亭來說是一件好事,他們道:“不用了縣令大人,我們能靠美食街養活自己,以後錢還是用到別的地方吧,畢竟我們可不能給雲亭臉上抹黑。”

要是他們養不起自己,受縣衙的幫助無可厚非,現在他們都不想麻煩縣衙。

等回到縣衙,縣令依舊難掩心頭激動,“咱們上元縣居然出了一個皇子!”

他們一定要做好政績,只有這樣,以後才能入五皇子的眼。

下面的普通人和官員並不能探聽到朝堂的舉動,他們不知道皇子之間的交鋒和糾纏,但因為地域原因,他們心裡會有一個天然的偏向。

金陵就是天然偏向池雲亭的,這種優勢在其他皇子裡還沒有出現過,一般都是皇子長大,被派出去辦差才有可能和地方接觸,和地方建立聯絡,而現在這步早就被池雲亭完成。

所以金陵出身的官員,縱使沒有表態,也對池雲亭這個五皇子多有親近。

“殿下有什麼跟下官說的嗎?”池雲亭去給吏部尚書送整理出來的金陵官員資料, 臨走前聽吏部尚書對他道。

“我知殿下對金陵感情深厚,不知這其中可有和殿下相熟的官員?如果可以,倒是可以調到京城來。”

“大人實在說笑了,這事該大人們決斷, 雲亭不敢妄言, 也請大人們不要受雲亭影響。”池雲亭一愣後,很快道。

直至離開, 池雲亭都沒真正提意見。

池雲亭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晰, 那就是吏部實習生,吏部官員評選, 還用不著他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