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作品:《炮灰真世子科舉逆襲+番外

“是有點,實不相瞞,我考中秀才後,我父親那邊的人過來找我了,他們想把自己家的地掛到我的名下免稅,可是我想給多年來照顧我們母子的街坊鄰里,他們知道後說我不孝,弄得我很兩難。”沈淳垂眸道。

說實話,沈淳和自己父親那邊的親戚關係並沒有多好,沈淳父親離世以後,他年紀還小,人際關係上難免人走茶涼,對於沈淳而言還沒有街坊鄰里來的有感情,現在對方開口,沈淳有心拒絕,卻被他們拿著血脈親情道德綁架。

“那你心裡是怎麼想的?”

“我當然是想拒絕他們,可是隻怕他們不會輕易放棄。”沈淳苦笑。

畢竟免稅五十畝,能讓他們佔不少便宜,不想佔便宜的人,最開始就不會開這個口。

“別忘了你已經是秀才公,就算拒絕,也該是他們怕你,而不是你怕他們才對。”池雲亭道。

沈淳恍然,赧然道:“你不說我都忘了自己的身份了,對啊,我已經是秀才公了。”

就是比他們年紀大的廩生秀才都拿他們平等相待,沒道理會被一群親戚輕視。

主要還是那些人是長輩,沈淳思維一下沒轉過彎來。

相比之下池雲亭就沒這樣的煩惱了,他沒有親戚找上門,回來後就把名下五十畝的免稅名額給了慈幼局,這樣多少能給慈幼局減輕點生活壓力。

而美食街那邊也因為池雲亭這五十畝的免稅名額做菜成本再次降低,利潤更足。

現在無論是慈幼局還是福田院大家每天都有事情做,老人和孩子們手裡的錢也越發寬鬆,不再像以前那樣緊巴巴,只有過年的時候才熱鬧些。

而上元縣的碼頭,也在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出來以後來往的船隻變多,更不用說紡織廠諸多的工作崗位,直接促進上元縣百姓們的經濟收入,百姓們有了錢自然捨得花,如此形成良好迴圈。

“我去收拾東西!”聽到自己也能去柳江府了, 謝蟬衣高興的一蹦一跳,難得露出孩子氣的一面。

半個月的時間,足夠池雲亭和沈淳休整好,他們也約定好餘川, 到時候一塊出發。

臨走之前, 上元縣的楊縣令把池雲亭和沈淳叫過去一趟,看著他們滿臉欣慰道:“去了府學你們要專心讀書, 我等著看你們金榜題名的那天。”

說完分別給他們準備了一套筆墨紙硯, 正是多年前引的幾位老秀才公激動的羊毫湖筆、松煙藥墨、青檀皮宣紙、天青端硯。

池雲亭和沈淳兩個震驚,然後推辭, 忙道:“大人, 這份禮實在是太貴重了。”

就連多年老秀才都為之激動的東西,可想而知有多好。

楊縣令執意道:“你們一定得收下,畢竟你們都是上元縣的文人,去了府學怎麼能沒有撐場面的東西, 而且我明年就會調任,可能咱們再見就是多年以後,這算是我這個長輩和父母官的一番心意。”

“大人您就要離開上元縣了……”池雲亭和沈淳兩人很不捨,就算知道官員會被調動,可真來臨, 兩人心裡還很不是滋味,畢竟這幾年楊縣令這個官員足夠合格。

楊縣令點了點頭, 面對池雲亭和沈淳兩個卻沒有太傷感, 因為池雲亭和沈淳兩個是文人,不是那些一別就再難見面的百姓們, 所以楊縣令心態還好, “以後說不定咱們還會同朝為官呢。”

“雲亭, 我向你承諾,以後我無論到什麼任職,都會把拼音字母和標點符號推廣出去。”別的人他不管,他卻是一定要做成這件事的。

池雲亭微怔,而後點了點頭,就連他自己都不是很在意的事情,依舊有人選擇放在心上,這讓池雲亭心裡很是羞愧。

拼音字母和標點符號的好處不言而喻,這些年上元縣會讀書認字的百姓越來越多,別的不說,普通人就算不走科舉一路,多學點東西也沒有壞處。

楊縣令是真的有認真在做這件事,別說,還真已經初見成效。

那些普通人也就算了,對於這件事並沒有太過放在心上,可是隻要有人留意縣城的私塾,就能發現縣城裡被送去學堂的孩子們越來越多,幾乎是數年前的數倍。

百姓手裡有錢了,就算不捨得花在自己身上,也會捨得花在孩子們的身上,科舉之路不用說,是一條極為艱辛的通天大道。

以前的百姓們難道不知道讀書對孩子們好?無非就是沒錢。

眼見上元縣發展越來越好,楊縣令這個父母官只有開心的份。

最後池雲亭和沈淳還是沒有推辭過,把楊縣令給他們準備的文房四寶帶回去。

謝蟬衣小心的把東西收進匣子裡,只見匣子裡還有一塊天青端硯,這些年池雲亭基本沒用過。

“雲亭,等去了府學,你就用這塊硯臺吧。”謝蟬衣幫池雲亭收拾東西道。

至於池雲亭之前用的普通硯臺,慈幼局有的是孩子,不會造成浪費。

等一切都準備好以後,除了池雲亭、謝蟬衣、虎子還有林明四個是要去柳江府長期定居之外,跟他們一塊去柳江府的還有慈幼局的管事們,他們是為林明去柳江府慈幼局提親的,等提完親過完禮他們再回來。

一同前去的還有沈淳和他的母親,出發當天,天剛亮母子兩人就趕來慈幼局,等到時候跟池雲亭等人一起出發。

上船以後,不少人都來送池雲亭幾個,因為他們這一去,一年到頭就回不來幾次了。

“虎妞姐姐,等我過年回來看你!”虎子在船上大聲道。

下方的虎妞衝他揮了揮手。

很快船開,中途池雲亭和沈淳迎來了餘川,餘川的身邊跟隨著一個容貌秀麗的女子,還有一個比他年紀小不少,看著機靈的少年。

餘川給池雲亭、沈淳介紹,女子是他的妻子,少年則是他同族的侄子。

到時候餘川的侄子會陪著餘川一起入府學,餘川的妻子則會待在外面,要不是沈淳的母親和謝蟬衣也去,餘川妻子一個人在外面不方便,現在幾人正好作伴。

匯合後,餘川跟池雲亭和沈淳兩個說起蔣玉文、劉長泰回去後發生的事。

蔣玉文和劉長泰兩人提前溜走並沒有辦法改變他們辜負大家的事實,這讓蔣玉文和劉長泰兩人的長輩們很是失望。

“他們兩家並不是大富大貴之家,那些錢需要他們兩家人攢好久才能攢夠,卻不想一晚上就被他們揮霍個乾淨,直讓他們的家人恨鐵不成鋼……”

除此之外就是他們的妻兒,在聽到蔣玉文和劉長泰兩人去借了印子錢,當場暈死過去,等醒來,兩人堅定的要合離,要不然她們怕哪天被要債的人拉出去抵債,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還有就是蔣玉文和劉長泰為外面的女人“一擲千金”的態度著實傷到了她們,那些錢都是她們日夜操勞,辛苦積攢下來的,如今卻一下花到別的女人身上,這如何不讓她們失望心寒。

蔣玉文和劉長泰自然不想他們走,可是他們現在已經不是有出息的文人,甚至還連累了自己下面兩代孩子的前途,這次就連他們的血親也冷眼旁觀,不願意幫他們,兩人說是眾叛親離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