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第1/2頁)

作品:《炮灰真世子科舉逆襲+番外

等一切都步上正軌,楊縣令終於安心睡個好覺。

對於池雲亭來說,雖然慈幼局和福田院都沒有參與到紡織廠的行動力,可是隨著上元縣紡織廠名氣遠揚,碼頭來往的船隻增加,連帶著美食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好訊息就是,龔秀英以絕對的優勢成為紡織廠的管事,她精通木匠和紡織,做出來的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大家都在用,所以當縣令大人認命龔秀英為紡織廠廠長之時,沒人有反對。

就這樣,龔秀英去紡織廠上任,好在紡織廠就在上元縣,龔秀英每天都能回來。

另外就是,沈淳的母親也被紡織廠聘請為特別顧問,去教導繡娘們給織布機排線。

排線的學問可不淺,‘井’字型的排線是最基礎和最簡單的,可是這樣織出來的布沒有花紋,而紡織廠織出來的布,花紋自然越多越好,這得需要人專門教導。

所以曾是繡娘大家的沈淳母親就被紡織廠廠長龔秀英親自請了過去,算是再次有了固定的營生。

沈淳自然為母親這樣感到開心,母子兩人現在每天都是一塊出門然後分開,分別去紡織廠和學堂,晚上再一起到家,日子過得十分充實。

“那個雲亭,我娘因為紡織廠的事,等到時候可能沒辦法陪我一起去池泉州參加院試了,所以我能不能跟你一道?”沈淳還是被母親提醒才考慮到這個問題。

他除了母親以外沒什麼特別的親人,無論是縣試還是府試都是母親送他去的,可現在母親已經有了正式的活計,時間上不再像以前自由。

如果可以,沈淳也不想母親再為自己勞碌奔波。

“行,到時候你過來慈幼局,咱們一塊出發。”池雲亭爽快應下道。

雖然池雲亭也沒有親人,但是他在慈幼局收穫了不少親人勝似親人的家人。

時間如流水般緩緩流過,就在池雲亭和沈淳兩人積極備考科舉,上元縣的紡織廠快速揚名周邊縣城,與此同時也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龔秀英,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就是她做出來的。

龔秀英儼然和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徹底綁到一起,成為上元縣的一塊活招牌。

對於其他縣來說,無論是紡織廠也好,還是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都極易模仿,可是龔秀英這個大活人他們怎麼模仿?

其他縣的縣令人也不傻,見到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的效率,自然在自己縣城內淘汰掉傳統織布機和紡線車,換上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甚至不少縣令也想按照上元縣的紡織廠一樣在縣內建紡織廠。

反倒是以紡織為生的紡織廠收到的訊息比官方慢一步,直到他們縣衙都把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引進了,他們才反應過來。

這讓紡織廠們愕然不已,趕緊讓人去打聽是怎麼回事。

“什麼?織布效率是咱們廠紡織機的數倍?這絕對不可能!”那些紡織廠的管事聽了第一反應就是不敢置信。

要知道他們開紡織廠的,織布機都是最先進的,起碼方圓五十里是。

現在居然有比他們紡織廠速度更快的織布機,管事們的第一念頭就是拒絕,拒絕相信這個荒謬的事實,要不然將置他們紡織廠的織布機於何地。

可是等到激動過後,他們還是理性佔據上風,“這事是真的?”

“回管事,千真萬確,聽說咱們縣太爺手裡就有那兩樣紡織機,要不您去拜訪拜訪?”下面人提議道。

管事艱難的點了點頭,澀然道:“去準備東西,我去見見縣令大人。”

此時這個縣城的縣令看著好不容易弄到手的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亦猶豫不決,他和別的縣令不同的是,別的縣令縣裡都沒有規模像樣的紡織廠,而他所在的縣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