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第1/2頁)

作品:《炮灰真世子科舉逆襲+番外

尤其是那些家境貧寒的考生,沈淳當眾說不會讓他們心生感激,反而只會讓他們惱羞成怒,覺得沈淳用手指著鼻子對他們說窮。

“也是府試在即,要是再早一個月,沈淳也不會用這種方法,還請兄臺代為轉告沈淳的這番心意,來找沈淳出售情報的考生,沈淳都會為其身份保密。”沈淳對考生道。

前來找沈淳的考生這才知道沈淳之前居然是有意為之,難怪他找上的是名次和家境都尚可的考生,基本沒真正貧困的考生,這樣既把訊息擴散出去,又沒徹底得罪人。

更別說身份保密,給人極大的安全感。

這位並不是上元縣的考生,而是來自其他縣城,對方一人就能把自己縣城考生的事情說的差不多,不過要想得到更為詳細的資料,還得多方印證才行。

不僅如此,資訊來源多了,裡面真真假假,不乏與之相悖的資訊,同一個考生,有人說他值得信賴,有人說他腹內藏奸,不可信,這該採信哪個?

沈淳有些頭疼,決定都記下來,然後給池雲亭送過去,讓池雲亭分辨去。

很快池雲亭就收到沈淳的情報資訊,資訊內容極為零散。

好在池雲亭早有準備,先把縣城劃分出來,又把各縣前十的考生單獨建檔,其他考生資訊雖然也有,但可詳可略。

不過總的來說,經過池雲亭手潤色,考生名冊資訊不再像之前那樣乾巴巴,而是增加了可讀性,至於那些讓沈淳分辨不出真假的訊息,池雲亭讓人去接觸當事考生,具體事情,具體分析,池雲亭對事情不做評判。

就像池雲亭,要是按照世俗的“孝”的標準,他無疑是不合格的,但是池雲亭能表現的合格,所以池雲亭不會對旁人的事輕易下定論。

由於考生集中,資訊收集的快,沒兩天池雲亭就把嶄新的考生名冊給書局掌櫃的送過去,書局掌櫃的看過後驚歎,因為這份新的名冊,讓裡面那些考生不再只是一個乾巴巴的符號,容易讓人記眼不記心,上面給出了考生們平時的為人和性情,很容易讓人印象深刻。

原本書局掌櫃的還想把新的名冊用到下一年,可是等看完,他決定今年就大批次的印出來。

“真是多謝池案首費心了,我這就把書送去裝訂,希望能在府試來臨前熱一波,這是書局對池案首的一點心意,還請池案首莫推辭。”書局掌櫃的拿出一整套筆墨紙硯給池雲亭道。

原本書局掌櫃的想給池雲亭錢,但是想池雲亭是考生,還是筆墨紙硯更實用一些,而且這些東西比銀子更容易收下。

“那雲亭就不辜負掌櫃的一番好意了。”池雲亭推辭再三,掌櫃的依舊堅持,池雲亭只好把東西收下。

這些東西也是對池雲亭比次出力一事的了結,儘管池雲亭是和他們互利互惠。

等池雲亭把東西帶回去,林明等人很驚喜,但很快林明就是一嘆,“可惜府試不能帶這些東西進去,要不然也能討個好彩頭。”

和縣試不一樣,除了不能帶紙,其餘筆墨硯,甚至食物和燭火,都得考生自己準備。

而府試不一樣,除了能證明自身資訊的戶籍和准考證外,其餘什麼東西都不能帶,筆墨紙硯,食物和水都由考場準備,就是過夜,也由官方提供棉被。

總的來說,府試比縣試嚴格多了。

府試一共三場,由本地知府主持,前兩場都是一天一場,第三場則需要兩天。

也就是說,這次府試考生們得在考棚裡過夜了。

和縣試一樣,每場考完等兩天出榜,上榜者才能繼續往後考。

而上榜的人數也有規定,那就是隻取五十個考生,前十名為甲等,後面為乙等。

現在柳江府的考生數量已經突破五百,也就是說,此次府試,考生考中的機率,比十分之一的機率都少,所以難怪沈淳之前心情沉重。

就是池雲亭這個上元縣第一名的縣案首,在這眾多考生裡,也不一定能繼續維持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