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第1/2頁)

作品:《二嫁夫+番外

糖是稀罕物,是值錢的東西,將士們領到半袋糖,都有些不知所措。

負責發放的副史給每個領了物資的將士把將軍的話傳了一遍,說道:“這些糖都隨身收在身上,行軍打仗時,凡是餓了、體能耗空、沒有乾糧了再吃,關鍵時刻保命的,切不可拿去私賣換錢,你們拿到的一袋糖,乃打仗的軍備物資!”

又道:“營中每個月會給大夥兒按時發放肉和牝雞蛋,這些糧物可以拿回家給親人老小嚐個味,但這袋子糖,切勿隨意分發給旁人。”

彼時將士們雖不知將軍意思,但都遵守軍令沒有輕易動身上帶的一兜子糖塊。

直到幾日後邊關右營在一個暴雪深夜遭遇勾答人突襲,兩支幾千人規模的勾答騎兵侵入邊城小縣。

他們利用嚴寒惡劣氣候作戰,故意切段傳送訊號的瞭望高塔和道路,還放了幾把火燒掉營地糧倉。

困在邊關小縣城的將士們艱難作戰,在暴風雪中等待援軍的那三日,堪比過去三十日還要漫長。

氣候極寒,積雪覆蓋了大半個身軀。他們餘存的乾糧見底,渴了掏雪幹啃,腹中飢餓難忍,摸不到糧食。

漫長深夜,潛伏在雪中靜候的將士僵硬地摸到懷裡的一兜子糖,忽然想起什麼,掏出一顆咬開油紙,甜而冰的糖塊在喉嚨裡慢慢消融。

幾顆下腹,頭腦眩暈的將士恢復幾分清明,身體湧起力氣。

將士們把糖含在嘴裡,天肚灰白時,到了人的精神和體力最極限睏倦的時候,前方揚起紅色的訊號煙花,伏在雪中四夜三日的將士聞訊而動,配合援軍包夾留在小縣城掃蕩的勾答騎兵。

前來支援的桑北彌和兩名副史。

支援縣城的道途最多也就一日半,封堵路口的積雪費了他們不少的功夫剷除,此行救援為此多耗去雙倍的時間趕到。

幸運的是這座縣城不留百姓居住,而用於養後備兵和屯糧的小型倉儲,損失的多為今年冬日儲存的糧食,勾搭騎兵目的明確,要搶糧回去過冬,因此搜刮糧食就走,縣城士兵幾乎沒有傷亡。

桑北彌命兩名副史留在當地清點後備兵的人數及情況,他自己率軍沿邊關和縣城四周仔細排查半日,確保沒有殘存的勾答騎兵後才寫了軍報差人送回延城。

瞭望訊號高塔重新修建,桑北彌叫一名負責傳訊的將士到上面用火摺子燒手上的這支“煙花信筒”。

冒著綠光色光芒的煙火飛天而起,傳遞到下一個高塔,再由下個高塔點燃傳訊,綠色煙花意為平安。

這種煙花信筒還是將軍從紹城帶過來的,得知江縣的煉丹師們製作煙花的技術純熟,許林秀建議重斐把他們留下任事,專門打造煙花信筒。

煙花筒每種顏色對應不同的資訊,比起原來震鼓吹角、燃燒火把以煙霧傳遞戰況資訊的方式更加快捷,且受氣候因素影響較小。

桑北彌吹了吹火摺子,笑聲渾厚:“這種新型煙花訊號筒真方便。”

他們帶了幾箱過來,分別在各個邊關的縣城都留下一批,後續還會有更為充足的煙花筒送到。

東西趕製忙,需要花些時間從紹城運到涑州。

縣城的副將向桑北彌彙報這幾天的戰況,說著把懷裡剩餘的半兜糖取出,感嘆這一袋糖救了將士們的性命。

此後,邊關所有將士都習慣在身上藏一袋糖,平時不會吃,等到關鍵時刻吃了延續體能抵抗飢餓,用作保命的軍備物資。

許林秀在和重斐往來的信件中得知邊關縣城發生的戰況,感慨之餘,拿著火銃製作圖繼續跟幾位師傅們開會研討。

耐火藥引燃的銅材這個時代已經有了,打造可以發射火/藥/彈的火銃工作正在緊密有序地展開,每一個製造的步驟和材料都需要工匠們反覆試驗確保可以使用,光是高溫測試就耗去不少日夜。

許林秀和師傅們商議完畢,等人都出去了,繞回屏風後的書案前靜坐,望著窗外零碎飄散的細雪,取出袖中重斐給他的信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