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運輸之策盈利(第1/2頁)

作品:《大明太子我的隱藏人格被老朱揭曉

\"新帝登基,燕王握有兵權,必將成為要制衡物件。那時,我們便可乘勢騰飛。\"

姚廣孝所言不虛。新皇若為朱允炆,遵照朱元璋的教導,定會加劇削藩,且更為嚴厲。

年輕人行事往往急躁,渴望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朱棣便是理想的靶子,既能樹立權威,亦能穩固政權。

\"待新帝按捺不住時,我們搶先出手,給他們來個出其不意。\"

\"哈哈!妙計!\"

朱棣聞言,朗聲大笑。

\"即便小王爺成為儲君,我們仍有良機,剷除朝廷內的反對勢力,確保小王爺的地位穩固。\"

朱棣聽後心情舒暢,揮手離去,大步走出庭院。

\"傳令京城密探,提高警惕,儘可能滲入豪門望族,為小王爺爭取支援。\"

話畢,朱棣已至院外,躍馬向校場馳去。

……

京師內。

朱元璋早早起身,儘管昨夜未得安眠,但他抖擻精神,批閱堆積的奏摺。

這時,一封夾在黃卷中的信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陛下,這是燕王世子清晨送來的。\"

一旁的文官忙解釋。

\"嗯,是熾兒的信,我要仔細看看。\"

朱元璋放下硃筆,拆開信封,幾個大字瞬間吸引了他。

\"改革全國驛站,使之為民所用,並收取適當費用,以充實國庫!\"

利用驛站創收,恐怕只有朱高熾有這樣的創意。

看到這裡,朱元璋暗自嘀咕了一句,臉上卻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絲笑意。

大明疆域廣闊,治理不易,雖已穩定展十餘年,但仍未能完全擺脫戰爭的創傷。

朝廷大臣們絞盡腦汁減少國庫支出,然而成效甚微。南北兩方需要大量軍隊駐防,一旦開戰,便是鉅額銀兩的投入。

因此,朝廷財政的重擔始終令朱元璋困擾不已,一些文臣彷彿洞察了此點,故而對此避而不談。然而,他的孫子竟大膽地將一封信置於他的案頭,讓他深感欣慰和感動。

朱元璋懷著複雜的情緒,繼續研讀下去。

“自大明建國以來,皇爺爺您大力推動各省間的通訊聯絡,為此建立了近一千座驛站。這些流動的資訊站確實提供了不少便利,但也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每個驛站需配備傳送文書的官員,還要飼養信馬,加上馬伕和數十個僕人,一年下來,所需的銀兩和糧食總計數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