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以戰養軍

作品:《大明太子我的隱藏人格被老朱揭曉

走出門外,陽光正好,溫暖的光芒彷彿擁抱著人,帶來舒緩的感覺。朱高熾站在門口,閉上眼睛,享受這片刻的寧靜。雲嵐正在院子澆花,看見主人的樣子,不禁掩嘴輕笑。然後,她似乎想起了什麼,雙頰微微泛紅。

“現在,朝廷大部分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北方,對倭寇的態度是既不重視也不關心。我該如何改變他們的想法呢?”

朱元璋看到一個跳樑小醜在他面前炫耀,心中也很憤怒,但現實迫使他忍了下來。想讓朝廷官員同意消耗國力對付一個小國,簡直是異想天開,畢竟,並非所有人都像朱高熾那樣見識過未來。

“雲姐!”

睜開眼,朱高熾快步走向雲嵐。

“幫我去工部拿明朝海船的設計圖,我要好好研究。另外,去戶部調出歷年來的外貿檔案!”

“奴婢遵命!”

自那晚以來,雲嵐和他在一起總有些尷尬,現在有了離開的理由,卻又有些捨不得。雲嵐離開後,院子裡只剩下他一個人。

“秦始皇,諸葛亮,你們對這件事怎麼看?”

想不出解決辦法,朱高熾決定請教他的智囊團。下一刻,身穿黑袍的秦始皇和白衣的諸葛亮出現在眼前,兩個不同時代的人物共處一室,顯得頗為奇異。

“朱公子,我認為凡事需三思而後行,有準備才能無後顧之憂。對付倭寇不是小事,而現在的明朝是個級大國,需要從未來、百姓和經濟等多方面考慮。”

諸葛亮沉思片刻,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學會項羽傳授的口訣後,他也能出來參與討論,此刻他好奇地打量著...

對於朱高熾提出的問題,他的想法也很明確:治理大國就像烹飪小魚,有時候,一個決策就能大大影響整個局勢。倭寇的禍害雖重,但也得深思熟慮,找出最合適的對策。現在的大明承受不起動盪,一旦元氣大傷,就需要長時間恢復。

諸葛亮是從君主的角度考慮,所以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謹慎。外族侵犯本來就是國家要面對的挑戰,謹慎行事總是沒錯的。

“秦始皇,你怎麼想呢?”

“我?我的意思是,雖然倭國沒什麼資源,佔領了也沒什麼好處,所以不值得我們出手。但是他們一直騷擾我們的海岸線,這口氣我咽不下。”

“所以,朱小子,有沒有可能把麻煩轉移到東邊,讓倭國與其他國家生衝突,我們從中漁利,這樣我們既能避免戰爭,也能解決倭寇的問題。”

秦始皇的想法很新穎,他的個性並不像史書上描述的那樣固執,看待問題的角度也很獨特。然而,倭國四周都是海,能和它對立的只有大明。

“我也想當一回暴君,不顧一切,直接消滅倭寇。但這不切實際。”

朱高熾帶著兩人回到書房,繼續在地圖上尋找解決方案。

歷史上,很多暴君雖然手段殘忍,但他們對時局看得很清楚。只是他們忽視了實際情況,一意孤行,最終受苦的是國家和人民。

目前,最重要的是改變大臣們對倭國的看法,讓平定倭寇成為要任務。在朝廷上,皇帝是最大的決策者,但如果得不到大臣們的支援,單靠一道聖旨也無法說服所有人。

“朱太子,倭寇現在的實力還不算太強,我們可以一步步來,徹底瞭解他們。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以後對抗時也能一擊制勝。”

諸葛亮仔細研究大明的地圖,眼睛裡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不久,雲嵐拿來了海船的設計圖,擅長工藝的諸葛亮看到後明顯興奮起來。

“現在後世已經能建造如此宏大的船隻了嗎?”

他顫抖著聲音,虛幻的手指在圖上滑過,眼中湧動著激動的情緒。

“當然,這些還是商船。如果用於戰鬥,效果肯定不會差。”

提到設計圖,朱高熾有些自豪。大明的核心造船技術完全掌握在官方手中,只要有足夠的物資和資金,建造一支艦隊只是時間問題。

“我之前還疑惑,為什麼大明的皇帝會容忍倭寇橫行,現在明白了,有了這些船隻,倭國就不足為懼了。”

看著一張張設計圖,諸葛亮心中也激動不已。如果造出這些戰艦,大明徵服海洋國家就易如反掌。

“朱太子,你看,在南方,還有一些小國,據記載,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些資源。如果……”

聽到這個建議,朱高熾眼睛一亮,大概猜到了一些想法。

\"你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先建立海軍,然後拿南方海域的小國當作練兵的目標,這樣既能提升軍隊的戰鬥力,還能順便掠奪一些財富,朝廷官員也不會有太多反對意見!\"

\"朱公子果然聰明絕頂!\"

諸葛亮輕輕一笑。對其他人來說,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地圖,但對他來說,這張薄薄的紙就像是一張藏寶圖。

大明朝有很多地方需要花錢,如果能透過戰爭來養活軍隊,那麼就能減少許多顧慮。

\"可能都是儒家文化的影響,作為這片土地上的人,我們的骨子裡都有溫和善良的本性,最缺乏的就是向外擴張的雄心壯志。\"

秦始皇適時言,一語道破天機。

朱高熾聽了,心裡也有些領悟。你可以保證自己不去侵略別人,但不能保證別人不會被貪婪驅使。

整個世界就像是一座未經開的寶庫,如果能善加利用,或許能讓大明朝的盛世提前到來。

意識到這一點,朱高熾終於理解了,為什麼大明的地圖上沒有明確的國界線,可能就是這個意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祖先的雄心壯志在歲月中漸漸被遺忘,現在,是時候覺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