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石人有悔王屋移

作品:《裂陽殘血

“蕭家姐姐,我們走了,你放心好了,我是餘浩的朋友,你若真有冤屈與不甘,無論如何,我和大聖女一定會幫你報仇的。”

臨走前,李長庚帶著渾家再次來到蕭稚縈的石像前,看著陷入沉思狀的石人蕭稚縈,默默地許下了這個願。餘浩是他來到這個世間唯一的朋友,無論是看在餘浩的面子上,還是幽兒作為巫族大聖女的原因,李長庚都得與他的渾家好好理一理這事。以中土的規矩,身體膚受之父母,豈可損傷,而如今,魔君肆意奪取凡人的軀體,為自己的徒子徒孫所用,實乃有傷天道。

當然,也還有一種可能性,是蕭稚縈他們為了某種利益,自願獻出自己的身體。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李長庚和幽兒還真得不敢太過於確定,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因此,才有他剛才的“若你真有冤屈與不甘”這句話。

“稚縈姐姐,你放心吧,郎君的話,就是妾的意思。”

幽兒默默地看了眼這美麗的石人,同時也充滿疑惑,蕭稚縈身上滿滿的巫族玄冥支的氣息,而且等級頗高,緣何會淪至此?

誰知她的話音剛落,俯沉思的石人突然輕微顫抖了一下,只一瞬間那石化的圓眼中有些許石屑滾出,神色似有變化,可惜須臾間,又再次恢復沉思狀。

“幽兒,你看到她動了嗎?還有她的眼睛,她剛才的神色?”

“看到了,她的本體原是玄冥族的祭祀,法力不低。剛才是她的最後一絲殘魂,可惜太破損了,留下的資訊不多。哥哥,這事情,也許真的有曲折。”

那剎那間的靈魂一閃,是巫族祭祀們最後的靈智,祭祀們在遇到危險之前,會將自己的一絲靈智提前封存起來,哪怕形神俱滅,這絲靈智也會保留著,等待被族人開啟的那一刻。蕭稚縈的這絲靈智在經過了漫長歲月的冰封,以及世人難以想象的磨難之後,本身的損傷非常大,如今存在的,只是當初那一絲靈智的百分之一不到。在巫族大聖女靈體的強大感應下,竟然自己開封了。

幸好這絲靈智遇到了巫族的大聖女,換做別人,哪怕是玄冥支的祖巫玄冥娘娘,也最多是以後幫她報仇罷了。可是林月瞳就不同了,雖然她現在還不能幫她報仇(如果她真有仇怨的話)。但是,月瞳可以將蕭稚縈僅剩的這絲破損極其嚴重的靈智,養護在郎君的先天大陣裡。只是這具軀殼,月瞳現在沒辦法阻止它石化了。

也就是這絲極其微弱的靈智,也讓近在咫尺的大聖女的靈智,能夠迅地掌握住,進而瞭解到了蕭稚縈本體的些許資訊。可惜的是,更多的資訊只能等待這縷殘魂完全恢復,所以幽兒只能說這事有曲折。

那麼,到底她的曲折在哪呢?

在那個神秘的昏暗空間內,在那遙遠的群山之外,玄冥巫族的高大的神殿隱沒在世人的意識之外。那個空間以及其中的那個這個神殿,原先就是存在著的。那裡也是玄冥巫族祖巫,玄冥娘娘最初的聖地,後來玄冥族逐漸展壯大起來後,玄冥娘娘帶領著全族向別處遷徙,昏暗空間就逐漸的被族人廢棄,以至於慢慢遺忘。

話說很多年前,天庭為了懲罰一位私自下凡的天仙,找到了玄冥巫族,要求玄冥巫族秘密將這位天仙關押起來,而關押的地點,恰是那個被玄冥巫族廢棄的昏暗空間聖地。大概,這位天仙身份及其高貴,而她所犯的錯誤又有些讓天庭難以啟齒,覺得十分丟臉吧,所以天庭才會想起玄冥族還有這麼一個既不為人知,又相對十分安全的地方來。

當然玄冥巫族也不是沒有好處,白白替天庭當看守。天庭許諾,可以替他們的祖巫玄冥娘娘,向天道開口求情,將其十世輪迴,免去一世,也就是說,玄冥娘娘只需經歷九世輪迴,就可重返祖巫天仙之位。按理,玄冥娘娘只是天仙,遠非林月瞳那樣的大羅金仙般的上仙家,她的輪迴本就應該屬於天庭之事,根本不夠資格扯上天道。但是,不知為何,她的輪迴與眾不同,別人只需一世,她卻需要歷經十世;別的天仙入凡間輪迴,屬於天庭管轄,但她的輪迴,則是冥冥中的天道所定,無可逃脫。

玄冥娘娘是雨神和瘟疫之神,對於降雨來說,平常都是有風伯和雨師這對夫妻具體負責,娘娘處在輪迴中,對此影響並不大。但是,這瘟疫之神的職責,可就麻煩大了。整個玄冥巫族,只有祖巫才可以掌握的住那些小惡魔。

玄冥娘娘進入第一世輪迴之前,已經將小瘟魔們秘密封印在了北方的王屋山下,固若金湯,萬無一失。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可惱的是人間出了個愚公,此人心善,堅持日行一善,一生做好事無數,唯一的愛好便是酒。有一天喝多了,夜間回家時,娘子惱他一把年紀了好酒傷身,屢教不改之下甚怒,竟然將房門緊閉。無奈之下,愚公就睡在了自家的驢棚裡。酒氣沖天的一夜,驢不堪其擾,待天明見主人仍未醒,驢不甚怒,蹄之。這一踢,不偏不倚,恰中愚公腦殼。愚公就這麼被踢醒了,醒來後慚愧異常,不敢對面家中老妻,於是決定自行出門找食吃。

他家住在王屋山下,尋常見旅人過王屋山異常艱難,愚公也是唏噓不已,奈何王屋山高,奈何不得。而今日,不知怎地,竟然突奇想,何不將這王屋山挖空,以為世人解憂?回家後,他動家中的男女老幼,挖山做善事。起初,王屋山神並不以為懼,任其挖之。

愚公鄰家有智叟譏笑他,老愚啊,你忒傻了吧,這王屋山如此高大,你這樣一塊小石頭一塊小石頭的挖下來,再往北海里搬運,一年才能夠運一次,恐怕挖到你死,也挖不了一塊岩石?

愚公笑而答之曰:你才傻呢,你全家都傻!我死了,我不是還有子孫嗎?你不知道俺老愚家子孫不斷嗎?這樣子子孫孫地不停挖下去,我就不信挖不掉這王屋山。

山神懼,告之天庭,天帝感其善意與誠心,命大力神誇娥氏之子將王屋山移至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