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東海之中有琉球

作品:《裂陽殘血

九天玄女是道家上古戰神,主兵法韜略,法力強大,亦通曉陰陽之道,是道家的術數神,乃正義之神。月瞳怎麼會得罪了她,李問道心裡有種不好的感覺,當然,主要還是因為月瞳突然成了九尾狐聖女,讓李問道有些接受不了。

在後世,九尾狐可不是什麼好神獸,似乎因為她禍亂了殷商紂王,導致商失其鹿,被周取而代之,最終被踢下神獸之列,玄武取而代之。

三人說話之間,已然飛出了仙居山脈,看著下面茫茫群山,還有三人腳下的祥雲,李問道終於相信她們不是血族了。林月瞳無數次帶著李問道在天上飛,李問道從沒現月瞳腳下產生過祥雲。

“娘娘什麼也沒做,娘娘不想背叛主人,所以才被那個壞人打傷了。”

這會輪到小五說了。

“不想背叛我?月瞳到底怎麼樣了?你們快點說清楚啊,我聽的雲裡霧裡的。”

腳下千丈,山海逐漸分明。

“女媧娘娘本是讓九天玄女去蠱惑無道殷商,毀其基業,但那九天玄女不遵守女媧娘娘之命,反而蠱惑我們娘娘子去。我們仙子娘娘是屬於主人的,只能委身給主人,自然不會去做任何背叛主人的骯髒事。誰知那九天玄女竟在背後偷襲,打傷了我們娘娘,還威脅要毀掉我們的青丘聖地,讓我們仙狐一族從此沒了生存之地。娘娘身受重傷,迫不得已,才,才提前把主人召喚過來的。也正是如此,那天主人來到聖地,奴婢們不認識主人,以為主人是壞人,所以才對主人沒有禮貌的。”

斬塵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心裡許是好受了些,說到最後語氣也有些軟了。

聽到這裡,李問道心裡可以明確兩件事:一、他在做夢,夢中,他來到了仙魔與凡人同世的上古時期;二、不知為何,月瞳變成了九尾仙狐一族的聖女,為保清白,不慎被九天玄女打傷,為了療傷,又把他也帶到了這裡。

“那我能為月瞳做些什麼嗎?”

看著腳下千丈之處的那片蔚藍,李問道覺得他們三人已經來到了東海之上,畢竟他們是迎著朝陽飛的。

“主人的鮮血可以滋養娘孃的傷勢,還有,還有,”

說到一半小五有些臉紅了,支支吾吾地說不下去了。

“娘娘還需要主人的疼愛,但是,主人是凡人之身,鮮血只能滋養娘孃的傷勢,不能讓娘娘恢復法力,主人需要儘快提升自己,才能幫助娘娘儘快恢復法力。就是,仙子擔心會連累到主人,又怕主人身體承受不住,所以一直在躲著主人,不想讓主人參與進來”

斬塵介面說道。

作為已婚男人,李問道自然知道疼愛的意思,也明白了昨夜月瞳為何會吸了他那麼多的血後,竟不跟他恩愛就匆忙離開的原因。原來,那丫頭是怕他身體承受不住。

“我該如何提升自己?還有,我們怎麼不去青丘,反倒來到大海里?”

一片綠色的6地逐漸出現在腳下的蔚藍之中,它應該是東海中的一個很大的島吧。

“娘娘受了傷,若是那九天玄女來攻,聖地很難能保得住,所以我們只能先行躲避到大海之中。這裡有個很大的島,叫島夷,是當初娘娘無意間現的,不在天地大道之內,九天玄女不會知曉的。主人,娘娘昨夜與主人分開後,就帶著族人前往島夷,我們是娘娘派來接主人的。主人到了島夷,先不要前去見仙子。只需好好用功,爭取早日幫助娘娘恢復法力,我們也就可以重回故土了。”

兩女你一言,我一語的終於把事情說清楚了,李問道心中卻一陣愕然,這一切到底是幻是真,他無法判斷。看著遠處幾乎與三人腳下的祥雲一樣高度的十幾座山峰,有一點李問道可以肯定,這座叫島夷的大島,就是他原本那個時代,吳越國的番屬之地——流求島。

流求島,黃帝至夏商時期叫島夷,也就是說,最遲到商朝末期,流求島就已經被我華夏所記載,三國時,衛溫與諸葛直兩位將軍率部萬人,歷時一年抵達該島,並對島上地貌做了大致描述。再往後,我中原之民不斷來到島上,也不斷將島上的風土地貌傳回中原,李問道很清楚,該島中央有十幾座千丈高峰。茫茫萬里東海,唯東海南部的流求島有此地貌。

說話間,三人來到了流求島的中間,此時的天空,豔陽高照,白雲朵朵,抬眼就可以看見周圍十幾座比肩高峰。兩女停下雲頭,帶著李問道一起站在西邊的一座獨峰之巔。雖然這座山峰不是最高的,但依然寒風咧咧。

從東邊最高的一座山峰的半山腰處,飄來一朵祥雲,待至近前,李問道看到那雲頭之上還站著一個十四五歲少女。

“奴婢芸紫見過主人,主人辛苦了。”

那少女對李問道同樣非常恭敬,遠遠地就向著李問道跪下叩。李問道揮揮手,示意那個叫芸紫的狐族少女起身。

“謝過主人。五姐、斬塵姐你們辛苦了。”

兩女也笑嘻嘻地向那個少女回禮答話,看得出三個仙狐女子很熟悉。

“主人,奉娘娘之命,芸紫特來引導主人前往修煉場所。”

李問道心中明白,自己只是這仙狐一族名義上的族長罷了,九尾仙狐族群實際上的主人,仍舊是九尾狐聖女林月瞳,自己的仙狐聖女妻子,同時她也是自己的血族聖女妻子。有點亂,好吧,不管那麼多了,月瞳要自己去哪,那就去哪吧。必須得把小丫頭的傷給治好了,不然還不心疼死自己。

千丈群峰向北百十里,有兩個大小不一的高山湖泊,北邊的大些,狀如中天暖日;南邊的小湖狹長,形如彎月。兩湖相隔一道山脊,在這寬窄不過十數丈的山脊之上,有幾間竹屋,竹屋雖簡陋,但臥室、書房、廳堂倒是一應俱全。

李問道盤腿坐在書房的竹踏上,正在聚精會神地參閱著《太平青領書》癸部第二卷。第一卷,凡三百零七字,晦澀難懂,他前後花了十天的時間才瞭解通透,今天上午才開始看第二卷的,而這第二卷則更加難懂,剛開篇,李問道頭就大了。

其實,癸部是《太平青領書》的第十部,也是最後一部,前面還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九部,十部經文,每部皆十七卷,全書共一百七十卷。

李問道本就懼內,渾家讓他先看最後一部,他就老老實實地先看癸部。只是他這一看,眼睛就再也離不開經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