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雲州議出兵,童貫傳旨(第1/3頁)

作品:《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

其實,在黃巾起義的第六天,吳狄就收到了來自於錦衣衛的訊息。

吳狄便召集了朱升、敬翔、李秘、田豐、王猛、李泉、岳飛、冉閔、吳玠、蘇定方、蕭瑀、吳璘、蒙驁等人,進行了較長時間的商議。

在會議開始時,吳狄將錦衣衛送來的,黃巾舉旗造反的訊息給眾人看了。

在幾人都傳閱完之後,吳狄才在眾人震驚、佩服的神情中緩緩說道。

“諸位,如今太平道已舉事,我等該如何行事,才能快的壯大我雲州的勢力?”

“主公,從情報來看,太平道起事倉促,想來很快就會被朝廷大軍剿滅,不足為慮。

若主公能參與其中,並剿滅匪。不但可加官進爵,而且主公之名,必定傳遍中原。如此一來,對主公日後招賢納士更為有利。”

朱升見其餘人都不說,便為幾人拋磚引玉的說道。

“主公,允升先生所言乃是有利的一面,那屬下便說一下弊的一面。

雲州軍參與平亂,若是成功的剿滅匪。主公之名雖然傳遍天下,同時雲州也必定會被皇帝和世家高度關注。

以皇帝管用的制衡手段,還有世家的推波助瀾,則主公有可能被調任他處。如此一來,則主公苦心經營的雲州,便會落入世家手中。”

李秘說參與平亂的弊端之後,便坐下,不再言語。

朱升和李秘兩人,各自說了雲州參與平亂的利與弊中的一點。

“主公,諸位同僚已將雲州軍參與剿賊的利弊都說了,主公自有決斷。屬下便不再多言。

屬下要說的是這黃巾之亂,是我雲州徹底將南匈奴問題解決的絕佳時機,也是主公收復五原郡與朔方郡的最好時機。”

一直沒有說話的王猛,這時起身說道。

“哦,請景略詳細說說。”

吳狄聞言,也是興趣來了,便讓王猛詳細說說怎麼解決南匈奴問題。

其他人也看著王猛,想聽聽他的高見。

“主公,如今大漢十三州,除去交州和司隸之外,其餘十一州,都有或大或小的黃巾作亂。

冀州方向,只要黃巾軍只要拿下孟津關,則可兵臨洛陽城下。是以,如今的皇帝和朝廷諸公,一心剿滅冀州黃巾,斬殺賊張角等人,無暇他顧,更遑論邊郡之地了。

此時,想必須卜骨都侯與呼廚泉二人已收到太平道叛亂的訊息,他二人定會認為中原生亂,我雲州軍必定要南下平亂,從而放鬆警惕。

此時,我軍若是出擊河套之地,則河套的南匈奴可一戰而定。”

王猛不說要不要南下平亂,反而緩緩道出進攻河套之地的策略,這讓眾人都是眼前一亮。

“主公,景略所言,藉此機會收復河套之地,屬下極為贊同。我漢人的土地,絕不讓一群不服王化的胡人,長期佔據,胡作非為。若能一舉蕩平南匈奴,收復河套之地,此乃潑天之功。

但屬下以為,以黃巾如今的實力,朝廷必定會下旨,讓主公南下剿賊。若是如此,我軍是出兵收復河套之地,還是遵旨南下剿賊......”

見王猛提出收復河套之策後,田豐見吳狄和一眾武將都躍躍欲試,便當頭給他們一盆涼水。

吳狄見田豐有意提醒自己,思考一番之後,便說道。

“如今朝廷下旨各州郡自行募兵征剿黃巾,但未明確下旨跨境征剿,這就給了我等操作的空間。

現今我雲州境內沒有黃巾作亂,若無旨意,我當親率雲州軍,出擊南匈奴,收復兩郡。

若朝廷下旨,要我南下剿賊,我自然是要遵旨南下的。但這與出兵,收復兩郡之事,與之並不衝突。

如今我雲州兵強馬壯,帶甲十萬,將帥之才與智謀之士更是不少,兩線作戰,亦無不可。

我意,開春之後,由我率軍三千虎衛南下剿賊。其餘兵馬,留下必要的鎮守之兵後,擇一大將統率,再有智謀之士相輔,則可輕鬆擊敗南匈奴,收復兩郡。”

冉閔聞言,頓時來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