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蘭都叩關,花榮洛陽見張讓(第1/2頁)

作品:《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

時間飛逝,轉眼便進入了八月。

從那日安排秦瓊去接收玄甲軍後,秦瓊就再也沒有回來過。期間吳狄也是去看了一下玄甲軍,這玄甲軍不但裝備齊全,系統還附贈了兩個月的糧草。

吳狄在見識了一番玄甲軍的訓練之後,又與秦瓊商議一陣。便囑咐秦瓊,嘗試著剿滅周邊的土匪和馬賊,一是肅清地方,二是補充糧草,三是獲取青壯。

在秦瓊的帶領下,觀察了藏兵谷周邊地形地勢之後,吳狄便帶著任浪返回關內。

八月初十這日,吳狄正與冉閔一起聽朱升講學。

任浪突然闖入稟報,李泉傳令,讓所有屯長以上將官,到大營議事。

“主公,在下所料不錯的話,應該是匈奴大舉南下了...出兵事宜...主公很大可能會被派遣出關作戰,若是籌謀得當,當是主公一飛沖天的大好時機。唯一擔心的便是我等獲取到的情報有限,不能知道具體的兵力,主公安危...”

在任浪說完李泉召集諸將議事後,朱升便為吳狄分析了一二,還為其作出了相應的謀劃。

“允升先生且放心,且不說主公武力非凡,況且還有我、文遠、璞玉以及孝先在呢。即便是霸王復生,也不可能傷得到主公!”

冉閔之所以如此說,在於他對吳狄和自己的武力十分了解。冉閔自問在當世,若非項羽復生,否則無人能夠擋住他與吳狄的聯手。

“你等做好準備,一切等我回來。”

吳狄說完,便騎馬直奔李泉所在的大營主帳而去。

只留了一個背影,冉閔與朱升二人相視一笑。

話說吳狄到了大營之後,現大部分人都到了,還有幾個軍侯沒到。

吳狄直接到任海下手坐下,然後和任海交流起來。

“兄長,將軍緊急召集我等,是生什麼事了嗎?”

“賢弟啊,愚兄也不知道何事啊,剛剛為將軍,他說等人到齊了再說。”

“據我的估計啊,應該是匈奴大部隊南下劫掠來了。”

在兩人交流的過程中,66續續有人到了。主位的李泉見人都到齊了,便直接說道。

“我得到情報,南匈奴傾力南下,距離雁門關不到兩百里。”

帳內眾人一聽,大部分面露擔憂之色,還有幾人直接提出暫時後撤,待匈奴劫掠一番後,現一無所獲,便會自動撤退,前幾次都是那樣。

說此話的三人頓時被李泉吩咐親兵拉出去,打了二十軍棍,並降為士兵。

整個營帳中鬧哄哄的,吵得不可開交。

李泉一拍案几,怒聲呵斥道:“閉嘴!”

“劉軍侯,你有何計策,可退南匈奴之兵?”李泉看向剛才聲音最大的那個軍侯。

“將軍,現在具體情況不明,我等應該堅守關牆...不是我等能夠對付的,應當立即稟報州府,然後上報朝廷,請求援軍。”

被點名的劉軍侯,不假思索,擲地有聲的說道。

“某家在得到情報的第一時間,就上報州府了。”

劉姓軍侯面露難堪之色,悻悻然坐下。

“我等不能坐等援兵,只憑借關牆堅守,終究不是辦法,關牆不是牢不可破。”

李泉很是無奈的道,若是有好的計策,他是真想將敵人擊殺在草原上。

就在李泉詢問破敵之策時,吳狄也接到了系統任務。

“叮,系統布任務:請宿主參與抵禦南匈奴叩關之戰。具體獎勵根據參與程度放,若任務失敗,宿主身亡。”

就在吳狄檢視任務資訊時,李泉的聲音響起。

“吳軍侯,你以為我軍當如何抵禦南匈奴?”

吳狄略一思索,問到:“將軍,南匈奴此次寇關之兵有多少人?”

“根據探馬來報的情況,大約有三萬之眾,領兵之人是單于羌渠的第三子,名叫蘭都。”

吳狄聽聞三萬人,也是一驚。

根據他的瞭解,以往匈奴南下劫掠,最多時才一萬餘人,這次竟然來了三萬騎。

“敢問將軍,我軍若是據關而守,能守多長時間?朝廷援軍真的能前來支援?”

李泉有些驚詫,本以為吳狄只是個作戰勇猛的猛將。今日提這幾個問題,卻是頗有幾分水準,也寄希望於吳狄能給出一個好的建議。

“憑藉關城之利,僅憑我軍糧草充情況,能守三月。三月之後,如無援軍,則關城必失。至於朝廷援軍…該死的宦官...估計無望,有可能來援的只有郡府的府兵。”

吳狄聽到了李泉的講述後,略微思索一番,便對李泉到。

“若將軍信我,末將有六成把握擊殺蘭都,並且留下他這一萬人。”

帳內眾人倒吸一口涼氣,心想‘這吳狄真以為自己勇猛,就能誇下這般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