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蒙國使者的鬱悶

作品:《諸天圓夢從四合院開始

韓飛的建議讓皇上眼前一亮,連連點頭稱善。

於是皇上便想依韓飛所言,委婉回絕了兩國使者,表示需要時間考量。

這時候賈丞相忽然開口:“皇上英明神武,自可把握大局。但賈某以為,暫時應允一二,或可避免兩國不滿。如蒙國求增派工匠,不如應允之,以示誠意。”

賈丞相的話讓皇上再度動搖,韓飛眉頭微皺。

正當皇上準備再度開口時,韓飛連忙進言:“皇上聖判,已得當務之急。臣再度建議,不可因小失大,應持定先前方針,回絕外族要求。臣願與張尚書、王學士等一同前往邊境慰問軍民,為國家軍事做準備。”

韓飛言猶在耳,讓皇上重新堅定了方針。這次皇上明確拒絕了賈丞相,並準備派遣韓飛等人前往邊境巡查。

賈丞相臉色難看,心中也在盤算對策。

不過皇帝卻不會給他時間思考,這時候曹公公已經將訊息傳了出去。

金國和蒙國的使者們聽說皇帝拒絕了他們的軍事援助請求後,無不暗自憤怒。

金國使者勉強維持著笑容,但眼中怒火難掩。他原本期待能得到宋朝的軍隊支援金國對抗北方強敵蒙國人,沒想到皇帝毫不留情地拒絕了。這對金國形勢極為不利,使者恨不得當場與皇帝理論。但他還是強忍著,因為一旦公開與皇帝對抗,只會讓局面更加糟糕。

蒙國使者也是肝腸寸斷,他早就盤算好了借宋軍之力剿滅金國,結果皇帝不為所動。使者恨的牙癢癢,卻不敢發作,只能將怒火嚥進肚子裡。他明白一旦表現得太過氣憤,皇帝只會更傾向金國一方,對蒙國越發不友好。

兩國使者都強自按捺住心中的怒火,因為他們明白無論如何責難皇帝都毫無意義,只會適得其反。慶幸的是,皇帝還是應允了他們一些次要請求,如增加工匠支援等。這對兩國來說都是小小的安慰,雖然遠不及直接軍事支援那麼滿意,但總比一無所獲強。

金使暗自慶幸,增派的工匠也能為金國帶去一些好處。蒙國使者也想,就算只有一點利益也好過空手而歸。兩人都在盡力看到利益所在,以化解自己的不滿。

雙方使者都明白,自己的國家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得到外援固然好,但絕不能過分依賴。皇帝的決定使他們認識到這一點。

儘管對結果還是懷有些怨氣,但兩國使者也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現在看來,他們只能帶著皇帝給予的有限好處回國,繼續努力增強實力,以對抗外敵和競爭對手。

此次雖不能盡如人意,但也獲得了一點收穫。他們還是照單全收,把這點利益化為動力,而不是怨言。外交策略的世界就是這樣無奈而殘酷的。

“唉……就這樣回去怕不是要腦袋落地呀!對了……”

蒙國使者雖然對皇帝的決定感到憤怒,但心中還抱著一絲疑慮。

他記得,上頭在派他出使前,對於此行非常有信心,似乎勝券在握。這份堅定的信心讓使者覺得蹊蹺,因為看起來皇帝根本不會輕易點頭。

使者想,上頭的這份信心恐怕是有原因的。也許上頭還掌握著什麼隱秘的手段沒有使出來?

想到這裡,蒙國使者仔細打量起金國使者的表情。他發現金國使者滿臉愁容,看起來完全處於弱勢,並沒有任何底氣。

這更令蒙國使者確信,金國應該已經使出全力,但皇帝還是拒絕了。那麼蒙國這邊就肯定還有後手沒有打出來。

“唉,我在這邊擔驚受怕,你們去穩坐釣魚臺,真是不公平!”

使者決定回國後就向上頭質詢,到底還有什麼隱秘條約沒有告知。上頭這種不坦誠的態度可能會讓使者陷入不利境地,這是不能容忍的。

無論如何,蒙國方面肯定還隱藏著某種利益或承諾沒有兌現。使者定要尋根究底,搞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上頭如此篤定此行會成功。

一旦摸清上頭的小算盤,使者也可以更好地彈劾上頭隱瞞國家大事的行為。他相信只要自己態度堅決,就一定能讓上頭交出真正的底牌。

此行即便未達成目的,但使者也從中嗅出了某種蹊蹺的味道。這讓他對上頭更加警惕,回國後一定會好好跟進這個問題,以杜絕上頭暗箱操作。

蒙國使者完全不知道,上級對此次出使那麼有信心,主要依仗的是宋朝的賈丞相。

但問題是,上級距離宋朝太遙遠,對當地實際局勢掌握不足。他們還不知道,因為韓飛的關係,皇帝已經對賈丞相生出了疑心。

賈丞相本是蒙國方在宋朝的內應,原本有信心能說動皇帝助蒙國對抗金國。但韓飛逐步在皇帝面前揭露了賈丞相的陰謀,讓皇帝對他的依賴性大為降低。

如今賈丞相在朝中已失勢,他原本的影響力大不如前。所以他根本無法像蒙國上級期待的那樣,把皇帝牽著鼻子走。

可惜遠在蒙國的上級並不明白這一點。他們還在篤信,只要有賈丞相在,皇帝就能被牽著鼻子走。這種過時的判斷讓他們對使者處境的握拿完全錯估。

而事實上,正是因為賈丞相已經難以左右皇帝,皇帝才能根據韓飛的建議,堅定地拒絕了蒙國的請求。

如果蒙國使者知道這一內幕,就能理解上級盲目樂觀的緣由了。但現在他還一頭霧水,完全不明白上級為何如此有信心。

這……就是掌握資訊的重要性。蒙國上級如果能及時獲知賈丞相已失勢的關鍵情報,就不會對使者的處境做出如此錯誤的判斷。資訊的不對稱導致了策略的失誤。

喜歡諸天圓夢從四合院開始()諸天圓夢從四合院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