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女主她高貴冷豔不會扯頭花 第48節(第2/2頁)

作品:《六零之女主她高貴冷豔不會扯頭花

韓從文心底訝異,蔣喬這麼小的孩子就能做自己的主了。

酒足飯飽後,韓從文就帶著韓修回去了。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轉眼已到七零年。

因為停課,68年秋季,66、67、68這三屆的畢業生一下子湧進社會,儘管號召他們去支援偏遠地區,到郊鄉插隊落戶,但還是給京市造成了巨大的就業壓力。

京市的工作崗位非常稀缺,無法安排那麼多畢業生的就業。七零年初,出了正式的畢業分配政策,除獨生子女外,多子女家庭無法自行安排工作崗位的,都要下鄉,當知青去。部隊職工的子女,部隊有條件的要自行安置,沒有條件的由畢業學校統一安排。

與此同時,京市的學制改了,小學五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這使得城裡的工作崗位更加緊張了。

一個家庭四個孩子來算,大院裡這麼多戶人家的子女根本無法全部安排工作,當兵去也要符合身體條件,也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去當兵的。

不說孩子願不願意吧,大院裡的孩子不可能個個都可以留城,要真是這樣,有一幫子的人要倒黴。

索性都不管了,讓各家的家長自己想想辦法,找門路,實在是沒法子的話,讓學校自行分配。

城裡的職工捨不得孩子的,都讓孩子頂職,從而可以順利留城,不過獨生子女家庭只是極少數,家家戶戶幾乎都有好幾個孩子,工作有兩份,最多加上爺爺奶奶的,有四份,這麼多的孩子怎麼分?

這就要看這個孩子在父母心裡的分量有多重了。也可以想方設法買工作,可一個工作至少得幾百塊,這幾乎是大部分工人家庭的全部積蓄了。

第70章

最近家家戶戶飯桌上談到的話題都是關於孩子畢業工作的事。

蔣喬家這天吃晚飯的時候,宋舒敏也說起了下鄉當知青的話題。蔣維均和宋舒敏都要上班,中午宋舒敏也不回來,能一家人聚在一起說話的時機,只有晚飯時間了。

宋舒敏嘆了口氣,說道:“楊翠翠要讓她二女兒和三女兒一起下鄉去。”

蔣維均想了一下,驚訝說道:“我沒記錯的話,王貴的三女兒王盼娣才十三歲吧。”

王貴就是楊翠翠的男人,宋舒敏經常跟蔣維均聊起大院裡各家的事,蔣維均對誰是的誰家孩子,誰家有幾個孩子,孩子幾歲都知道。

宋舒敏點頭,說道:“就是才十三歲,可看她的身板,連十三歲都不到,太瘦太單薄了。”

蔣喬也不胖,可她個子高,長得勻稱,現在八歲,說是十歲的孩子也有人信。

蔣維均抿嘴說道:“再讓念兩年書,再下鄉也不遲啊。”說完,又從搪瓷盆裡拿了一個雜麵饅頭嚼著吃。

宋舒敏直截了當說道:“楊翠翠可不想浪費那個錢讓女兒去讀書。聽說沒隨軍之前,孩子在鄉下老家的時候,就沒有上過學。”

“大的兩個女兒都是來了京市,楊翠翠看大院的孩子都去上學了,又有婦聯看著,才讓三個女兒去上學的。”

蔣維均又咬了一口饅頭,感慨說道:“重男輕女的思想要不得,這是封建腐朽的東西。”

宋舒敏好整以暇地瞟了蔣維均一眼。

蔣維均莫名其妙說道:“你那麼奇怪看著我幹什麼嗎?”

宋舒敏收回目光,看著手裡的飯碗淡淡說道:“沒什麼。”

宋舒敏沒有問過蔣維均想不想要個兒子,他是疼愛蔣喬,可兒子應該也是想要的吧?

宋舒敏是無所謂的,她從小就在外祖家長大,外公外婆恩愛一輩子,只要了一個女兒,兩個人一直認為男女是平等的。

宋舒敏活在這種氛圍裡,自然受到外公外婆的影響,她可不認為女人一定要給丈夫生個兒子。

可蔣維均沒有兒子的話,會不會影響家庭的和睦和夫妻之間的感情,這是宋舒敏擔心的問題。

蔣維均奇怪地問道:“那大女兒呢?楊翠翠最疼大女兒吧,讓小的兩個去鄉下受苦受累。”

蔣維均是個軍人,服從上頭的命令,對政府的政策毫無異議。可他心裡門清,城鎮的戶口有多難得,更何況是首都的戶口,一旦去了農村,戶口就落在地方上了,不再是京市人了。

農村人最大的渴望就是能吃上商品糧,可見農村的日子不好過,要不然農村人怎麼都想進城來。

宋舒敏贊同說道:“第一個孩子難免會偏疼些。鄉下哪是什麼好地方,我去一趟吳家屯簡直就是在受罪,我還不用幹農活呢,都忍受不了,渾身難受就想回城裡。”

要是蔣喬要到鄉下去,她說什麼也要阻止,她和蔣維均的工作蔣喬都頂替不了,那就給蔣喬另找一份工作,哪怕花再大的價錢。

一直默默聽著父母談話的蔣喬抬頭說道:“楊嬸子哪個女兒都不疼,因為王招娣大了,快到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幹活也比小的利索,才把她留下的。”

楊翠翠的心思很好猜,即使讓這麼小的王盼娣下鄉去,面上不好看,背地裡也會被人嘀咕,即使沒有人會出面阻止她。

婦聯出面的話,一句那婦聯給我的孩子找一份工作就可以堵回去了。婦聯要真有那本事,大院也不會那麼多軍屬沒有工作了,大院的孩子也不會服從政策去下鄉了。

以前讓三個女孩子讀書,是因為不讀書也找不到工作,為家裡掙錢,現在好了,賠錢貨有了去處,去了農村,不用出學費,也不用在家裡吃吃喝喝,多好的事啊。

家裡的活計讓最大的那個幹就夠了,等再過兩年就把她嫁出去,又可以收一筆彩禮錢。並且兩個孩子都下鄉去了,她的寶貝兒子王建國總可以留城了吧。

宋舒敏和蔣維均被蔣喬的驚人之語嚇到了,良久之後,宋舒敏和蔣維均對視一眼,都可以看到對方眼裡的驚疑。

蔣喬一向離這些是是非非遠遠的,況且她才八歲,怎麼能猜到別人是怎麼想的。

宋舒敏努力地緩和一下神色,放輕了語氣問道:“喬喬,你是怎麼知道楊嬸子是這麼想的?”

蔣喬從不會直呼長輩的名字,即使她厭惡對方,口頭上還是會客客氣氣的。

她這是把宋舒敏和蔣維鈞給嚇到了?

蔣喬一字一字地說道:“年年跟我說過楊嬸子家的事。要是楊嬸子真的疼王招娣,會讓她幹那麼多的活?經常讓她請假回家帶王建國,而不是讓小她一歲半的王來娣來照顧弟弟。”

宋舒敏遲疑說道:“楊嬸子大字不識,可能不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蔣喬淡淡說道:“那王招娣總該知道高中畢業證的重要了吧。她不會告訴楊嬸子,說我要好好唸書,考上高中,以後分配的工作能更好。要是楊嬸子真疼她,會不考慮她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