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女主她高貴冷豔不會扯頭花 第35節(第1/2頁)

作品:《六零之女主她高貴冷豔不會扯頭花

很小的時候,她是渴望過父母的,她九歲時被外婆託人帶到宋雅茹身邊,那是她第一次見到父母,心裡非常開心。可宋雅茹待她非常客氣,她在吳家感覺就像是個客人。

更大一些,她就知道了宋雅茹每個月給吳香寄錢寄親手做的衣物。而她呢,宋雅茹從來沒給外公外婆匯過一分錢,除了訴苦的信,沒寄過任何的東西。

她的心就冷了,雖然吳家的日子也過得緊巴巴的,工資的大頭都要寄到鄉下去,可連幾斤的玉米麵都拿不出來?

外公外婆要不要是一回事,給不給就是另一回事了。她從此不對父母和哥姐抱有任何期待。

她心裡分得很清,比如說給衛慧一百塊的過節費,但從來不會給宋雅茹一分錢,頂多給他們買點東西。

衛慧起碼精心養育了蔣維均,對她和蔣喬也大方。宋雅茹呢,她沒用過她的一分錢,每次回來住,都是自帶錢和糧的。

養誰親誰,這句話不錯。宋雅茹沒有養過宋舒敏一天,如果不是宋舒敏回來,她都不會想起這個小女兒。

吳香雖然從小在吳老孃身邊長大,可她是宋雅茹的第一個孩子,對宋雅茹的意義自然不同。

再者不說錢物了,她為吳香操的心是最多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吳香就是那個最會哭的孩子。

三人在火車站的招待所窩了一宿,天剛剛矇矇亮,就提著行李出門吃早餐。在小吃店吃完本地特色的早餐,就往火車站去,買去滬市的火車票。

想起滬市這個她生長的城市,宋舒敏一陣感慨,忍不住跟蔣喬絮絮叨叨起來,“媽媽在滬市住的是一棟小洋房,三層樓高,有十二個房間,院前有梧桐和玉蘭樹。”

“小花園裡種滿了各種花卉。媽媽的房間在二樓,春天一推開窗戶,就能聞到白玉蘭的香味。可惜現在我們一家都在京市生活,那棟房子空了,沒人住。”

聞言,蔣喬心裡一動,房子空著空著就會被人佔了。即使將來能要回來,也是麻煩,要跟十幾戶人家交涉。況且住進去的人那麼多,小洋樓指不定會被糟蹋成什麼樣子。

蔣喬眼神天真地看著宋舒敏,說道:“媽媽,既然沒人住,為什麼不讓沒地方住的人住進去?”

這話,宋舒敏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能跟善良的閨女說,她媽媽沒那麼大方善良,寧可讓房子空著,也不願讓人住進去嗎?

她又不缺那一點房租,那棟房子對她來說不僅是房子,是回憶,是最親的外公外婆留給她的念想。

宋舒敏給蔣維均使眼色,讓他把這個問題接過去。做父母即使有私心,沒那麼大公無私,也不願在孩子面前說出來。

蔣維均清咳一聲,說道:“沒房子的人有很多,媽媽的房子住不進那麼多的人。而且那房子是媽媽外公花錢買的,不能白白讓人住進去。住進去的人得交房租,一棟小洋樓的房租可是不便宜,大多數人都租不起。”

蔣喬認真說道:“那就不要房租好了。媽媽不想要表揚嗎?我在很多報紙上看到過,有不少的人把家裡多的房子讓給沒房子的人住,而且不收錢,受到了表揚。”

“還有一個叔叔,家裡有很多的房間,他就把多的房間分給別人住了,也不收房租,受到的表揚更大,因為他道德高尚,講奉獻,都讓人住進自己家裡去了。”

“這個叔叔因為捐房間的事情,職位都升了。報紙上都說了,鼓勵這種捐房子、捐房間的行為。”

宋舒敏和蔣維均齊齊一愣,他們文化水平高,對時局有一定的敏銳度,蔣喬說的話怎麼聽起來那麼不對勁,多種報刊鼓勵把富裕的房子捐出去。

五六年公私合營那會,大報到小報,都寫了文章,鼓勵把自家的公司、店鋪都變成國營的,先是鼓勵,然後就變成強制性的了。

蔣維均沉思一會,問道:“喬喬,你看到過多少這樣的文章?”

蔣維均和宋舒敏看的報紙都沒有蔣喬多,蔣維均看的是內部的報紙,上面不會有與部隊無關的東西。兩個大人對社會風氣的變化還沒有察覺到。

蔣喬回答道:“有很多,爸爸,都快有五十多篇了,而且有的時候一張報紙有幾篇文章都是關於捐房子的內容。”

宋舒敏感覺不妙,蔣喬看的都是有名的報刊,這些報刊能反映社會的動向。國家不會讓不止有一處房子的人,把除了自住的房子其餘的房子都無償捐出去吧?

宋舒敏臉色微變,她還沒有高尚到可以奉獻一切私產的地步,她可以冒著生命危險毫不猶豫的去戰地醫院支援,但這兩件事情不能混為一談。

蔣維均握住宋舒敏的手,安慰道:“我們到了滬市再看看。”

蔣喬見她爸媽心裡有數,也不再多言了,說多了就容易暴露自己。

第51章

晃悠悠的火車在宋舒敏的忐忑不安中抵達滬市。

一下火車,宋舒敏和蔣維鈞就帶著蔣喬就往火車站附近的招待所奔。

蔣喬也沒覺得疑惑,畢竟曾外公家的小洋樓已經好久沒人住,被褥、日常用品都沒有,那還能住人。

一家三口從火車站坐一個小時的公交車,幾次換乘才到達宋家的房子。

蔣喬看著乾淨整潔的街道和道路兩旁高大的梧桐樹,心裡一陣感嘆,時代在變遷,可有的建築可以一直不變。六十年代的淮海路,依然是紅房子紅磚牆。

蔣喬跟著宋舒敏的步伐,走進巷子裡。這一片是有名的洋房區,一棟棟的獨棟小洋樓錯落有致,白色的,紅色的,各種建築風格的,都是半個世紀前的老房子。

宋舒敏掏出鑰匙開啟黑色雕花的大鐵門,正是冬天,前院的草木都枯了,四周安靜蕭條。這裡的洋房每棟間隔比較遠,空曠的庭院無一人說話,顯得更加環境幽靜。

佇立在蔣喬面前的是一棟白色歐式建築,大概佔地500平左右,中間高兩邊地。

宋舒敏把房子的紅木大門開啟,蔣喬一瞧裡面居然是空的,沒有一件傢俱?傢俱都送人了?蔣喬疑惑。

宋舒敏帶著父女兩個樓上樓下都看了一遍,說道:“房子好好的,沒有什麼變化。”

蔣維均用手撐著大露臺的大理石欄杆,眺望遠方說道:“房子的用料好,再過幾十年也能住人。”

宋舒敏嘆了口氣,說道:“都幾十年過去,房子看起來跟剛建成的時候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這棟房子比起其他有名的資本家住的別墅式還差得遠呢,滬市有名的大資本家住的房子,有幾十間房間,還自帶跑馬場和高爾夫球場。

建國時,宋舒敏都十歲了,她上學要經過富人區,那裡已經沒了以往的寧靜,變得嘈雜熱鬧,院子裡堆滿了雜物。

曾經的傭人們成了房子的主人,他們每個人分到了一間房,還有空的房間被街道安排其他人住了進來。

也許不久自家的房子也會被安排大大小小十幾戶人家住進來,自己將會永遠失去這棟房子。

蔣喬看了看宋舒敏惆悵的臉色,開口說道:“媽媽,我喜歡這棟房子,不想讓其他人住進去,以後我們一家人住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