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上任(第1/2頁)

作品:《公主的心事(清穿)

轉眼間就是雍正十二年。

大清同準噶爾之間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噶爾丹策零在蟄伏兩年之後又再度暴露了野心, 四爺不甘示弱, 毅然決定再往西北派駐大軍, 徹底壓服準噶爾。

清軍此時本就佔據主動,再加上有了上次的教訓, 四爺這會子既不想叫傅文前赴前線,又不想將這麼個人閒置一邊, 便授了傅文川陝總督, 兼管巡撫事, 統領軍政和民事。

畢竟不是叫傅文上前線,閨女和外孫也都好好的,四爺這會子沒有雍正十年那般內疚, 但到底不大好跟靜兒說這件事,便將說服女兒的工作交給了李氏。

承乾宮內, 李氏把四爺的意思細細同靜儀說了一番。

靜儀記得, 康熙六十年, 十四爺出征之時西北之時, 康熙接見年羹堯並賜了弓矢,擢升其為為川陝總督,在西北一帶幫著十四平息叛亂。

通俗來說, 傅文這次前赴西北, 是在特殊戰爭時期在後方幫著打輔助的。

靜儀也只知道,四爺不會將傅文留在西北太久,可一想到傅文又要離開她至少大半年的時間, 心裡就總有一些不太自在。

這是在承乾宮中,自己的親額娘面前,靜儀並不需要太過掩飾情緒,是而靜儀情緒的變化,李氏都看在眼裡。

“怎麼了?又傷心了?”

靜儀不好意思地對著李氏笑笑:“沒事兒,我這性子……一向是來的快去的也快。中午和珩哥兒好好在您這兒用上一頓,回府後保管什麼都好了。”

但不管怎麼說,傅文外放是大事,靜儀這種小女兒情緒在額娘面前露一下還好,萬不能回去影響到傅文。

珩哥兒已經到了能懂些話的年紀,但是對於這些東西還是不能理解,只是見額娘蹙著眉頭似是不悅,便“噔噔噔”邁著小短腿撲到靜儀懷中,拿腦袋蹭蹭靜儀,再把李氏方才給他剝好的小核桃捧給靜儀:“額娘,吃。”

靜儀愛惜地摸摸珩哥兒的小腦袋,把孩子給她的小核桃仁兒吃了下去。

接下來的時間裡,靜儀不再傷春悲秋,轉而笑吟吟地同李氏聊起了府中趣事。

李氏看著靜儀年輕秀妍的面龐,滿滿的朝氣活力。

李氏深深地嘆出一口氣來,雖說而今年紀大了對爭寵和男人都看得很淡了,可遙想當年剛入宮之時,對四爺還是有過期望的。

在這個時代裡,女子多有不易,男人心裡裝著家國天下,女子對情感的期許卻是更高一些。依著李氏的想法,小年輕還是多處一處,感情穩固了,後半生終歸容易更多。

靜儀用過午膳,同陪李氏和幾個小嬪妃抹了會兒牌,等珩哥兒睡過午覺後就離開回府了。

四爺是在晚膳時候過來承乾宮的,一見到李氏就緊張兮兮地問道:“靜兒走了?方才沒對著你哭罷?”

李氏很想給四爺一記白眼,她閨女才不會這麼沒出息呢!

李氏示意宮女們退下,親自上前來給四爺更衣。

“駙馬既是不去前線,不如就叫靜兒隨著去罷,靜兒年紀輕輕的,跟姑爺總這麼兩地分住終歸不美。”

四爺蹙眉道:“出門在外缺醫少藥,一路又奔波勞苦,吃不好睡不好,哪裡及得上京裡頭舒坦?”

李氏反駁道:“我聽人說官員外放,家裡頭夫人們也都是跟著的……”

李氏話沒說完就被四爺打斷:“靜兒是公主,跟她們怎能一樣?”

李氏反問道:“你都沒問問靜兒,怎麼就知道靜兒不願意?”

四爺挑眉:“你問了?”

李氏道:“還沒有呢,臣妾想著先問問您的意思。”

四爺鬆口道:“靜兒說去就去……”頓了頓,又補上一句,“要是她不去你可別攛掇她去。”

李氏:……

= =

公主府內,金垣說起說起四爺和李氏的吵嘴的事情,把靜儀樂得不行。

阿瑪年紀大了,心態越發平和了,尤其是在政事處理上。

但在私下裡,面對著李氏和幾個孩子卻時常較真兒,一副老小孩的脾氣。

這就是父親和母親思維的不同了,四爺是想著給女兒最舒適的生活條件,李氏到底更柔軟一些,會關心一下女兒的情感方面。

傅文坐在靜儀一旁安靜的微笑。

他一直都是這樣,在長輩甚至長輩的宮人面前都是一臉人畜無害的模樣。

在金垣看不見的地方,傅文拿手指輕颳了兩下靜儀的後腰。

到底做了這幾年的夫妻,靜儀也知道,傅文這是想叫她快些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