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盛寵(修錯字)(第1/2頁)

作品:《公主的心事(清穿)

對於舉辦溫鍋宴一事, 靜儀還是挺犯愁的。

她穿越後並沒有學到太多當家主母的生存技能, 以前參加的溫鍋宴倒是不少, 只可惜眼光不夠長遠, 光跟著吃了,學到的也只是皮毛。

靜儀是個有點拖延症的性子,犯愁的事情大都愛邊拖邊做。只是這次溫鍋宴的事情由不得她拖延,下個月她就要跟著四爺去塞上, 回來以後就住進圓明園, 下一次回公主府可能要在頒金節左右,距離成親六個月再辦這溫鍋宴, 實在說不過去。

承乾宮內, 李氏近些時日閒來無事,打算親手給姑娘做了幾件貼身寢衣。更兼前幾日時候, 四爺前幾日看著江寧那邊新送來的料子好, 也特地吩咐造辦處給姑娘做了幾身新衣服, 叫靜儀跟著去塞上時候穿。

這日,內務府給公主送來了新衣,李氏給靜儀縫製的幾件寢衣也堪堪完工, 李氏便叫承乾宮總管金垣出宮給靜儀送去。

金垣辰時出宮, 不到午時便回來了。李氏體諒金垣辛苦, 賜座後又賜了茶, 又對著姑娘府裡情況的關切道:“靜兒這幾日在忙什麼呢?都不見她進宮來坐坐。”

金垣便把公主正忙著準備溫鍋宴的事情跟齊妃娘娘說了。

李氏一聽就著急了,京裡大戶人家養出來的姑娘,都是自小跟在主母身邊學著管賬理家的。當年在雍親王府的時候, 皇后烏拉那拉氏雖說對靜儀不錯,但也是賞賜、嘉獎居多,教導什麼的從沒有過。

靜儀不滿十八歲便嫁人了,自己開府住著,連個能指導的長輩都沒有,上來就要挑大樑。她這姑娘又是個要強的,什麼都是要做得最好的。這公主府的溫鍋宴,要是辦好了,必然用功不少,容易累壞了身子;若是辦不好,叫親戚們笑話了,閨女心裡不痛快,愁壞了可怎麼好呢?

李氏本就是“兒女大過天”的性子,想到靜儀做姑娘時候無憂無慮,皺一皺眉頭就有人趕著給她清道,而今卻要事事親力親為,為一家子的事情奔波勞碌,李氏心疼得飯都吃不下了。

董鄂氏在第二日入宮請安時候,見到了愁眉不展的李氏,一問緣由便笑了:“兒臣在孃家時候,母親也教過一些管家之道。我們跟妹妹住得近,有什麼事情本就該互相照應。我雖愚鈍,不及妹妹聰慧,但好歹能給妹妹當個參謀,額娘放心,明兒我就去妹妹府上幫著籌備宴席。”

李氏長舒出一口氣出:“好孩子,辛苦你了。”

董鄂氏笑道:“這機會旁人求都求不來的,哪裡就有辛苦一說?妹妹素來是個極明白的,只怕到時我指點妹妹的少,妹妹指點我的更多,能同妹妹共事,也好叫我長長見識呢。”

三阿哥弘時極是疼愛敦憲公主這個妹妹,皇上和娘娘都把公主放在心坎兒上,公主在他們跟前說上一句話,比旁人說上百句都頂用的。

董鄂氏這套說辭說是客套話但也是實話,能跟靜儀搞好關係是她求之不得的。

自打弘時開了府後,幾個選秀出身的格格都有了自己的院子,心也大了,更不好管了。董鄂氏想要穩住在府裡頭的地位,就要好好把握住弘時。

這次四妹妹辦溫鍋宴,府上的格格可沒資格去公主府裡幫襯呢。她作為公主的嫡親嫂子必當要好好作為一番,叫三阿哥把她對妹妹的一番情誼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靜儀在緊鑼密鼓籌備溫鍋宴的訊息就這麼從承乾宮裡傳了出去,董鄂氏在靜儀這裡幫襯了兩日後,慧儀和吳扎庫氏也來幫忙。慧儀和靜儀自幼熟識,一上來還笑著埋怨,公主實在太見外了,這麼大的事情也不說一聲,昨兒把你哥哥都給急壞了,今早一起來就急吼吼地讓我過來看看,妹妹有什麼需要的地方儘管說。

等到了下午,皇后孃家最得力的侄媳索綽羅氏也來了,說是皇后娘娘吩咐奴才過來替公主張羅,公主有什麼需要只管吩咐奴才就行。

又過了一日後,四爺著蘇培盛把圓明園副總管奚泉給靜儀送來了當幫手,道是奚泉之前在尚典手下幹過副總管,跟內務府那邊相對來說比較熟悉,有什麼需要的東西只管叫奚泉去找尚典取用便是。

富察府裡,李榮保也聽說了公主府在準備溫鍋宴的事情,特意跑去正院叮囑納喇氏道:“公主不是一般人家裡的姑娘,打一出生來就是雍親王的女兒,尊貴得很。以前在府裡頭和宮裡頭的時候,從不在意這些庶務,想要什麼都是一句話的事情,底下人什麼都給她辦妥當了。公主雖然聰慧,但畢竟年紀小,又獨自當這兩府的家,操辦起這些事情來難免有些手忙腳亂,你這做婆婆的,能多幫便多去幫上一些。說到底,公主府裡的溫鍋宴辦好了也是也是咱們府裡的臉面,族裡頭人都跟著沾光呢。”

納喇氏雖說當即應了下來,但心裡老大的不痛快,人家家裡頭都是媳婦幫婆婆,她還要反過來去幫媳婦操持。

納喇氏派了府上大奶奶李佳氏去公主府打前站,跟靜儀提了提府中上下預備過來幫忙的事情。靜儀這邊已經有幾個孃家嫂嫂和皇后家表嫂幫忙操持,想著大都是同輩兒,納喇氏在這裡有些格格不入,再說辦這些本來就不該長輩操心,便另拿了主意。

結果公主府訊息傳過來,公主道是小輩請客,斷沒有長輩沒有幫著操持的理兒,聽聞傅家二爺傅清外放,二奶奶隨行,就請大奶奶和三奶奶過來指導一下罷。

聽了這話後,納喇氏又有些失落,這原本是個在李榮保和眾人面前表現的好機會,就這麼錯過了。

納喇氏嘆氣,真是公主用得著她不願,用不著她也不願。這兒媳不是親的,真是怎麼著都看不慣啊!

公主府請客之前,四爺還抽空把靜儀請到宮裡去談心,告訴她不管是嫁人了還是生娃了,靜兒都是阿瑪的小寶貝。有什麼難處就找阿瑪,能辦的阿瑪都替你辦了,千萬別讓自己犯難,愁壞了自己的身子,這樣他和額娘李氏都會很心疼的。

靜儀紅著眼圈點頭,不管長到年紀多大、走地多遠,父母永遠把她當做孩子,一直呵護著她,這是一種最無私、最真摯且不求任何回報的愛,是其他人永遠代替不了的情感。

靜儀早已帶著秦潤和幾位管事將宴席的行程、座次等一一敲定,桌席的佈置和食材的採買也有序進行,不說能把這宴席辦得多好,至少能拿來唬一唬人了,矇混過關那是絕對不成問題的。

誰知託了親額娘李氏的福,府中突然來了這麼多幫手,都個頂個能打,個頂個兒靠譜,不光把她的活兒都搶了去,還幫著完善了計劃方案,修復了各種Bug,辦出了一場近乎完美的溫鍋宴。

靜儀感覺這就好比打遊戲一樣,這個副本對她來說很有難度,她加強了自身修煉,購買了最新武器,制定了詳細戰術規劃,準備開戰之時,一眾大神從天而降,帶著她躺贏了……

怎麼想都好開心啊!

請客那天,四爺直接把養心殿小廚房一半的人馬送過來了,養心殿副總管趙福來親自捧著四爺賞菜的聖旨,一道一道宣著菜名,每過兩刻鐘,宮裡就會有新的賞菜聖旨送來。

送聖旨的小太監提前告知廚房,御廚在公主府廚房內現場操作完成,趙公公再宣讀聖旨賞菜,如此迴圈。

靜儀請客,四爺是早就想好了要給女兒府裡賞菜的,可若是叫御膳房做好後裝盒,再給公主府送過來,從出鍋時候算起,起碼也用要小半個時辰的時間。點心和冷菜還好,熱菜和湯菜就難免不能吃了。

弘時幾個開府的時候都是大都是冷天,四爺都是統一賞下了幾道鍋子,下面加著火,送到府裡賣相看著很是不錯。可靜儀請客這會子已經快要入夏了,吃鍋子難免有些不合時宜。

作為皇帝,就要有創新的思維和非凡的智慧,四爺一拍大腿,這有什麼難的?直接把他小廚房的廚子送姑娘府上,現做!

據說內部可靠訊息稱,養心殿大總管蘇培盛覺得來公主府宣旨是一件露臉的好活兒,很心儀趙福來的這項差事。但是趙公公自幼和公主玩得更好一些,小時候公主每次去莊子玩都是趙公公陪著,故而趙福來得到了四爺的欽點來幹這項傳旨的工作,搞得沒有競爭過同事的蘇公公還有些小鬱悶。

萬歲怎麼這麼快就忘了,他也是為公主的終身大事出過力的人好麼!

皇帝表示對兒女、臣下的恩寵時候,從來都是賞菜,這還是頭一次聽說賞了御廚來家裡頭做菜的,聽說還是萬歲養心殿裡自己的班底,裡頭有萬歲最喜歡的廚子呢。這一看就是萬歲爺想給公主壯聲勢,提前告知這些親戚們,公主是他的心頭寶,敢欺負他女兒的自己好好掂量掂量!

席間不少對靜儀瞭解不深的人,尤其是傅文的族人,都是第一次直面公主的盛寵,也是瞠目結舌。

萬歲爺對這個閨女可真是寵到骨子裡了!

這次溫鍋宴,男賓席設在駙馬府,女賓席設在公主府。請的也都是相熟的親戚,畢竟本朝唯一的固倫公主請客也是有格調的,不是什麼人想來都能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