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事件解決(第1/2頁)

作品:《公主的心事(清穿)

李氏平日裡對自己宮裡的事情雖不走心, 但人不傻。見靜儀叫住了那個宮女,慎而又慎地問了姓名、年紀和來歷, 也看出來了端倪。

靜儀看到清韻後, 第一反應是皇后所為。畢竟後宮裡頭所有事情都是她在管, 最後關卡也在她那兒,她若是想把這事兒按下就能攔住。

皇后在靜儀眼裡, 是一個很標準的人——標準的長相,標準的作風,算是這個時代裡很標準的正室。

皇后和這個時代大多數正室一樣, 多數時候以大局為重,但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遇到一些重大問題不會輕易讓步。

皇后對靜儀還算不錯,也經常在眾人面前賣弄公主,每每聽人誇她是一個慈愛的正室嫡母, 都會露出一本滿足的神情。

從四爺登基到現在, 整個後宮看起來都是平靜的,不知道這個平靜會不會隨著弘曆他們的長大而打破。

不管怎麼說,因為宮女長相同貴妃類似就要調查此事, 聽起來有些奇怪,也是個很不上臺面的理由。

靜儀問了清韻屬相, 靈機一動,同李氏商量用另一個理由來發落此事——屬相不和。

如果是按正當途徑挑選的宮女,屬相必當和李氏、靜儀都是相合的。只可惜想給承乾宮使絆子的這人太心急,什麼都不管, 就把清韻給劃拉過來了。

靜儀自告奮勇要調查此事,李氏看著女兒躍躍欲試求表現的積極模樣,不忍心打擊她,想借著這事鍛鍊一下靜儀,遂笑著應道:“那額娘可就把這事兒託付交給靜兒了。”

靜儀吩咐承乾宮總管金垣出一趟差,去內務府找到總管尚典來承乾宮裡,自己有話問他。

尚典對靜儀素來很有敬畏之心,見著公主後嘴上就跟抹了蜜一般的甜,說辭一套有一套,直把靜儀哄得第差點兒找不著北。

還好靜儀記著心中大事,叫青楓端了點心雲片糕來,塞給尚總管一盤子,暫且堵住他的嘴。靜儀又叫周嬤嬤把清韻拉出來,在尚典面前溜了一圈兒,等清韻下去後把疑慮對尚典說出來。

“原本看著是個不錯的姑娘,誰知屬相正與我反衝,我也不大敢用她,只叫她在後殿打掃屋子,怪不好意思的。”

小選入宮的宮女兒實在不少,尚典這幾日主要在忙太后過身後的許多事情,一時沒有照拂到這一茬兒。如今見了清韻這張臉,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這是公主來興師問罪了!

尚典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應答公主,腦子還沒轉過彎來,嘴皮子卻比腦袋還快:“她是誰?公主是誰?別說您恩准她在這地界兒掃屋子,就是叫她在承乾宮裡站一站都是福氣呢。”

靜儀不接尚典這話,繼續道:“尚公公也是伺候過先帝的老人兒了?怎麼點事情還掰扯不明白呢?不會是唬我們承乾宮的人傻的吧?”

尚典忙跪下告罪道:“公主明鑑,太后梓宮還在壽皇殿,並未入陵,奴才三天兩頭就要跑趟景山一趟,也是一根蠟燭兩頭燒……小選諸事實在是沒能盯上,怠慢了齊妃娘娘和公主殿下真是罪該萬死。”

靜儀也知道近來尚典忙碌,看他神情又不似作偽,便也不再太過為難於他:“既是這樣,我再問尚總管一個問題,答完了,就請回罷,我也不耽擱你們差事了。”

尚典做出一副越發恭敬的樣子:“公主請講。”

“皇后娘娘可有驗看過這一批宮女?”

尚典知道公主這是忌憚皇后,有心賣靜儀一個人情:“五阿哥身邊有兩個哈哈珠子都是烏拉那拉家子弟,也算是皇后娘娘族侄。前兒皇上不知為了何事,發落了其中一個,找了伊爾根覺羅家一個適齡哥兒給補上了,皇后娘娘正為了此事憂心呢,並未驗看這些宮女。其實這些事情,原也無需主子娘娘過問的,倒是娘娘身邊史嬤嬤替皇后娘娘驗看了一番,史嬤嬤年紀大了,不比從前,偶爾疏漏也是有的。”

靜儀心底一陣兒放鬆,只要不是皇后親自插手過問的都還好。如果是皇后欽點的清韻來承乾宮,動起手來,承乾宮多少會忌諱一些。

史嬤嬤怕是也知道清韻不妥當,可若是承乾宮和翊坤宮掐起來,對皇后只有好處。雖然不排除史嬤嬤也插手過宮女分派一事,但靜儀推斷,史嬤嬤更多可是順水推舟給承乾宮使了個絆子,不能算是主謀。

靜儀叫攬月撒下網去查清韻的相關事蹟,攬月先是找到了給清韻分配房屋的小宮女,小宮女對清韻倒記得還算清楚:“我們還說呢,那姑娘生得好,又很得楊姑姑照顧,興許日後就有天大的造化。”

攬月順藤摸瓜找到了那位楊姑姑,簡單地問了幾句話後,便帶著楊姑姑回來覆命。

那姑姑常年在內務府當差,平日裡大多見得是宮女太監,乍一見公主還有些怕怕的,一進來就跪倒在那兒,額頭貼地,連頭都不敢抬起。

靜儀叫起後,對著楊姑姑直接道:“聽人說,姑姑一直很是關照那位名喚清韻的宮女,我心裡頭好奇,想問問姑姑,為何單單待她與別個兒不同?”

楊姑姑以為清韻是入了貴人的眼,公主想重用清韻,這才會細查清韻底細,故而便把清韻往好裡頭說,道是清韻生得體面、幹活麻利,繡工出眾,人很明白也很有眼力勁兒……

靜儀搖頭道:“不是這個。罷了,你可有見過年貴妃麼?”

楊姑姑緊張起來,她好不容易才能得了機會跟公主說上句話,只可惜她好像說錯話了,沒有說到公主心坎兒上,公主面上不見半分喜色。

楊姑姑侷促道:“奴婢成日裡在下人房中待著,哪裡見過貴妃娘娘?只隨著副總管去翊坤宮裡頭送過一次東西,並不敢直視娘娘容顏。”

靜儀道:“我問清韻的事情,不是因著我看好了她,而是因為她屬相同我不和,本不該到這承乾宮來。額娘心裡不舒坦,好奇清韻到底有何過人之處,我才把你叫來問問。你方才說得那些都太虛了,我只問你一句,你在內務府中對清韻的關照究竟是為了什麼?可是有人給你遞了什麼話叫你照顧她不成?”

屬相不和這事情說小是小,說大也大。齊妃娘娘很明顯對這事是十分不滿的。就連公主,怕是也以為清韻是憑著誰的關照才得以入了承乾宮伺候。

事實的確如此。

楊姑姑這才明白過來公主的意思,忙把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是永壽宮的一個宮女找上了我,說這姑娘是寧嬪娘娘幼妹夫家的遠方親戚。又問能不能送去承乾宮裡伺候,齊妃娘娘最是和善,不愛折騰下人。”

靜儀蹙眉,這怎麼又扯上了永壽宮?

永壽宮住著鈕祜祿氏和武氏。

皇后把這次小選的大小事務統統交給了武氏,武氏想把清韻整進承乾宮不必這麼繞來繞去,不過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至於……鈕祜祿氏,靜儀比較相信熹妃娘娘的人品,覺得她不會做此等雞鳴狗盜之事,來挑撥兩宮不和。

靜儀還是有些想不明白,便請來了四爺給她安排的溫、餘兩位嬤嬤,共同商量探討一下,畢竟薑還是老得辣。

這種在宮裡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的姜,更辣。

四爺挑的這兩個嬤嬤可比當初皇后挑的那倆強多了,靜儀不知道四爺是不是曾經對她們有過上崗培訓,這兩位嬤嬤特別安分守己且很是好說話,不該管的從來不管,任由靜儀按著自己想法兒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