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快樂人生(第1/2頁)

作品:《公主的心事(清穿)

李氏說想給靜儀找個好先生,四爺放在心上了。都說男女七歲不同席,四爺想著,靜儀年紀也才六歲,弘時幾個都是她的親兄弟,不用避諱太多,就叫靜儀跟著幾個哥哥在這邊讀書。

先生也知道四格格就是來打醬油的,教書重點不放在她身上,靜儀又佔著年紀小的便宜,基本上隨便做點什麼都會被先生狠命地誇,直誇得靜儀都有一些不好意思了。

靜儀的課桌就安排在弘晝的前面。

這日到了下課的時候,弘時和弘昌第一波跑了,他們這個年紀的小夥子原本就容易餓,就這離開速度來看,大概真的是餓著了。

弘曆和十三家的兩個小阿哥也一起離開,靜儀收拾好書本交給雲霄,同弘晝一起出門:“晚膳去我額娘那裡吃吧?額娘說,今晚膳房會準備秋蟹呢,我們每人都可以吃半隻。耿額娘也在呢。”

四爺和十三爺天天同住在九州清晏,黏得很,年氏爭寵都沒爭過十三,李氏耿氏等人那裡更是見不到四爺了。

靜儀想到肥美的秋蟹就流口水了,宮裡來的嬤嬤養孩子小心著呢,半隻已經很優待了。有蟹子就必須有黃酒,就是不知道耿額娘會不會再把額娘喝倒了。

弘晝有些羨慕地看了靜儀一眼,最終還是搖頭道:“我不去了。”

靜儀奇道:“為什麼?”

弘晝搖了搖頭,不再說話。

弘晝臉上表情並不輕鬆。靜儀半是好奇,半是擔心,扯著弘晝問個不停。

弘晝沒辦法,只得實話實說,要去嫡額娘那裡讀書。

難怪見他方才收拾了課本叫小太監們帶回去,她還納悶呢,不應該啊,回去要看書也是看“課外讀物”,不可能看課本的。

靜儀覺得,四爺給他們幾個安排課程強度已經很不低了,遠遠超過了小學三年級的力度。弘晝要去福晉那裡上“晚自習”,多半是福晉要求的。這樣不光對小學生弘晝的身心健康發展不利,而且古代這個照明條件,晚上讀書寫字太容易近視了。

到底是個小正太,還是靜儀的便宜哥哥,靜儀既然碰上了,總不能袖手旁觀,否則自己心理上都過不去。

靜儀快步跟上弘晝:“好久沒吃嫡額娘那裡的飯菜了,我和你一起過去。”

福晉沒想到靜儀會過來吃飯。福晉到底是福晉,份例足,飯菜也多,加一雙筷子並不是難事。

福晉這裡講究“食不言,寢不語”,一頓鴉雀無聲的飯吃下來,靜儀覺得有些胃疼。

福晉這裡的飯後水果是皮薄多汁的貢梨,靜儀很給面子地吃了一個,填飽肚子後跟福晉商量道:“嫡額娘,過年時候在永和宮裡打牌我老是輸,四哥哥和五哥哥都比我強。我和五哥哥跟四哥哥他們約了,晚上要去學打牌,四哥哥還說要教我們行令呢,但是五哥哥說要看書,我就不信。額娘你說五哥有沒有騙我?如果五哥說得是真的,我就去跟阿瑪說說,不叫他晚上看書了,我額娘從不許我和三哥晚上看書的,說是沒的熬壞了眼睛呢。”

福晉皺了皺眉頭。

靜儀難道以為這是四爺給弘晝佈置的任務?

福晉看李氏一家都是傻瓜蛋,從李家到李氏到李氏的一雙兒女都沒腦子。不光弘時功課差,就連靜儀也只想著玩。

可靜儀年紀小,說話也直,若是不讓弘晝跟她去玩,說不定她還真能跟四爺說去。畢竟弘晝不是她親生的,福晉不確定四爺會不會認同此事,不敢冒這個險。

她對著靜儀勉強擠出一絲微笑:“既然你們都約好了,就去玩吧。”

靜儀笑得燦爛:“謝謝嫡額娘。”

= =

相比洞天深處的文化課而言而言,靜儀對山高水長的體育課興趣更大一些。

在五個月弓馬騎射的學習過程中,靜儀發現,心理年齡成熟了,理解東西更容易,學得也更快一些,何況還有前世在少年宮學散打的基礎在。

古代武學成就高還是有道理的,不像現代人,學個跆拳道大都為了簡單防身或者才藝展示。將士們是要憑著武力值上戰場的,練好了就是活命的根本。

幾位諳達都是四爺尋來的滿蒙高手,會教你在打鬥時候什麼角度最好,用哪個關節發力,怎麼最大限度地利用身體去對抗敵人。

靜儀在這邊待了五個月,不論是拳腳、射箭還是騎馬,看上去都很有那麼回事了。更兼十三爺家的幾個小夥伴兒們來了以後,學生隊伍不斷壯大,除了十三爺家的二格格沒去之外,幾個小的都去山高水長玩下場了。

四爺和福晉沒有傳轎輦,一路從九州清晏為著湖邊逛過來。

福晉還在糾結曹家和李家都送禮的事情。

“要是送些一般的東西,我也就收下了,不來問爺,不給您添麻煩。可平郡王福晉送了那麼重的禮過來,我收下來了,總覺得心裡頭不踏實。”

四爺“嗯”了一聲。

平郡王納爾蘇的福晉曹佳氏正是曹寅的女兒。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曹家雖然一直標榜自家想當純臣,但也知道自己發家史中有不少說不清的地方,少不了主子的首肯和庇護,想要守住這財富少不得要提前做些工作,是而在康熙五十年前多少是有些偏著太子。

太子倒臺以後,曹家看八爺待人寬和,素有賢名,又對著八爺有了想法,想靠著八爺這棵大樹好乘涼。誰知沒過幾年,八爺又倒黴了。曹家“多面撒網,重點盯防”,終於確定在了四爺身上。

四爺本就對於貪官汙吏極為痛恨,對曹家攫取財富的方式也不認同,曹家現如今貼上來,四爺並不想搭理。當年曹寅在位時候,好歹還算有些才幹,曹寅死了以後,曹家當家的曹顒就是個廢物,依著四爺脾氣來看,根本就不該佔著江寧織造的位置,不如趁早回京養老為好。

再說李家。

康熙幼年患有天花的時候,李煦的母親文氏衣不解帶地在一旁照料,給康熙留下了深刻印象。十五十六的生母,庶妃王氏的父親王國棟,就是李煦父親李士楨原配夫人王氏的親哥哥,算起來是李煦的舅表妹。

康熙護著“孃家人”的心,滿朝上下都很清楚,不管是生母還是乳母。佟家如此,曹家、李家也是如此。

四爺雖然看不上他們,但也到底不想得罪狠了,遂吩咐福晉道:“收下來,託你孃家準備點像樣的回禮,託你兄弟給平郡王府送去,就說你在園子裡,不方便過去。不要用咱們府上的名義去送,也不要走府上的禮單。只當是正常交往就好。”

四爺這是不想沾手了,福晉應道:“是,都聽爺的。”

二人正好步行至山高水長,孩子們在校場裡的吆喝聲傳來,四爺笑笑:“走,過去看看那幾個小的。”

這日弘時領著一幫小的正在比武,四爺二人過來時候,靜儀正上場跟弘晝切磋呢,三招就把弘晝給撂倒了。

福晉看得臉都綠了。

福晉心裡不痛快,她剛剛囑咐了弘晝要好好表現,給四爺留個好印象,也顯得這個嫡母對對養子的功課督促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