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出名(第1/2頁)

作品:《公主的心事(清穿)

玉竹帶回來了一碟如意卷,一碟雙色馬蹄糕,外加了兩碗糖蒸酥酪。

如意卷是用雞蛋製成,卷至如意形狀,口感上有些像蛋卷的味道,內裡填的是醃製好的豬肉餡兒,每片如意卷的橫斷面都有清晰的雲紋,既好看又好吃。[1]

馬蹄糕是拿牛乳化開馬蹄粉、白糖、香草粉蒸成,大師傅手藝不錯,蒸得恰到火候,配著酥酪吃味道極好。

靜儀很給面子地用了半碗酥酪,又各用了兩塊點心。御膳房給的這幾樣點心一點都不敷衍,比那天康熙給的牛乳糕不差什麼,還給得這麼快。靜儀得出結論,和嬪娘娘還是很得寵的。

和嬪也知道小孩子脾胃有限。宮裡頭阿哥公主們都被嬤嬤們管得很嚴,不敢隨便添零食的,靜儀這吃得分量很是不少了,連忙叫停,讓宮女們收了盤子。

和嬪只生養過一個格格,是康熙的十八皇女,可惜剛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十八格格以前的東西有好些是康熙賞的,和嬪都留著一直沒捨得扔,也盼著再能有個孩子能用上,只可以一直沒再有孩子。

和嬪喚宮女道:“我記得十八格格以前的玩具都在庫房收著。玉竹,你叫人開了庫房,找幾樣存的好的玩具出來,給小格格玩吧。”

靜儀在四爺府裡也沒少見過好東西,但好東西也分等級的,就好像同樣是樂高,三百塊買的和三千塊買的一看就不一樣。和嬪這裡拿出來的幾樣玩具都是那種很精緻、費了工夫打磨的那種,可見和嬪一直以來都很得聖心的。

靜儀懷著考古的心情抱著這些玩具,探索清代工藝成就。

和嬪看靜儀跟小大人似的研究,也覺得有趣兒,在一旁時不時逗逗她。

康熙和四爺一起過來永壽宮時候,意外發現和嬪竟然和靜儀“聊”得不錯。

四爺帶著靜儀告退,康熙順勢留下來。糖蒸酥酪的味道還在,康熙拍了拍和嬪的手,道:“許久沒嘗這味道了,也給朕來一碗。”

玉竹領命而去。

康熙只是想嚐嚐這味道,也沒多吃,就用了一點兒便擱下了碗,看似隨意道:“你覺得老四家這個小姑娘怎麼樣?”

皇帝想討你開心,把自己小孫女兒都送過來解悶兒,和嬪當然除了好什麼都不能說。不說靜儀本身挺好的,就是不好也要想出好處來。最關鍵的是,要讓皇帝知道,你對於他向著你、念著你的這一份兒心意心存大大的感激。

和嬪坐在康熙身邊,半是撒嬌半是說笑,把靜儀的種種好處說了出來。

康熙就盼著有這效果呢,越發覺得雍王家裡的孩子們好。

“朕也看老四家裡的孩子們教得好,你既然喜歡,就多把小格格請過來玩便是。”

在順治一朝,滿族后妃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蒙古嬪妃。而今康熙為了滿人江山統治,早些年專寵滿族嬪妃,不大往再往後宮裡納蒙古美人兒,而是採用公主格格們“撫蒙”的方式拉攏蒙古。

可誰能想到,四妃年紀大了,時過境遷,康熙又情不自禁地寵愛起漢人嬪妃來。闔宮裡得寵的滿人嬪妃就只餘下和嬪一人,不少滿族嬪妃都心生不滿。

這時候,和嬪就是風向標,只有她得寵,壓過漢人嬪妃們一頭,才能維持這後宮的平衡。

和嬪自幼聰慧,又在這宮中混了十五六年的光景了,哪裡想不到這點?既然康熙想施恩,體恤滿人後妃,那麼就算是做戲也做足了。

和嬪對著康熙笑得一臉歡喜:“那臣妾可是得了萬歲許可的。若是得閒,就把四格格接到永壽宮裡玩了。”

四爺三番兩次領著孩子進乾清宮的事情沒瞞著人,原以為不大的事情卻激起了不小的浪花。

康熙已經決定於四月下旬帶皇太后出門避暑,皇三子和碩誠親王胤祉、皇四子和碩雍親王胤禛、皇七子多羅淳郡王胤佑、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祿、皇十七子胤禮隨駕。

這日,康熙將三爺幾個召到宮中,商量塞上避暑事宜。康熙在眾皇子面前公然對四爺提出表揚,說是家裡孩子養的不錯,性格好,教養好,就算是異母兄妹之間也很有親情。

其中重點表揚了雍王府家的四格格,就連和嬪提起來也是止不住的誇呢。

三爺突然回過味來,原來四爺是拿孩子出來爭寵了,沒想到他家三歲的姑娘戰鬥力還挺強的,這就在老爺子面前掛上號了。

訊息沒過幾天就傳到了宮外,九爺和五爺喝酒時候還提起了這事兒。

五爺為人厚道,笑了笑,沒說什麼。

九爺卻十分不屑,不過是拿一對吃貨兄妹博取康熙關注度而已。

“自打八哥出事以後,就餘了他和三哥,上躥下跳,真以為有通天的能耐。狂什麼狂?依著我看,最後還不定能槓過十四。”

十四沒過多久也聽到此事,心裡頭活動,四爺最近有點跳脫,跟前段時間種地種得都快隱世的四哥判若兩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