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爭鋒相較(第1/2頁)

作品:《戾王嗜妻如命

“皇上如此,卻是折煞了臣,臣只想要一個公道而已。”

“嗯,朕知道,你們且先回去。”

父子二人這一回卻是不敢再“耍賴”,哭嚎著如何勸慰都沒作用,白學士攙扶著他老子,事實上,跪了這麼長時間,他比他老子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顫顫巍巍的根本就站不起來。遭了這麼多罪,卻沒達到預期效果,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樂成帝瞧著,讓內侍上前搭把手,將人扶起來,再送回白家去。

等人走了,“宣京兆府尹,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即刻進宮。”樂成帝開口道,又坐回預案後面,繼續看摺子,只是他現在的狀態,自是沒辦法瞧得進去,撂手將摺子扔到一邊,整個人身上都是煩躁,抑鬱,怒氣,伺候的人恨不得找地縫鑽進去。

可是,“皇上,已經很晚了,可要傳膳?”一個內侍戰戰兢兢的走出來。

因為白氏父子,樂成帝可不就錯過了晚膳的時辰,之前那情況,顯然是沒心情吃的。

樂成帝揉了揉眉心,“傳吧。”直接移駕偏殿,“等三位愛卿來了,直接引過來。”

內侍們齊齊的舒了一口氣,慶幸樂成帝沒作到他們頭上。

而李鴻淵冷著一張臉出宮,一路上,遠遠的就能感覺到嗖嗖嗖的寒氣,沒一個人敢靠近,因為天已經黑了,有些時候注意不到,因此,哪怕是迎面而來的,都生生的剎住腳,拐彎,實在是躲不掉的,趕緊退開些,或站或跪,大氣不敢喘,異常的恭敬。

李鴻淵徑直的走過去,將這些人無視得徹底。

無視了好啊,絕對比被注意到好一千倍一萬倍。

李鴻淵出了宮,登上馬車,那外露的情緒在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過,他沒有開口,馬車便依舊它能夠留在原處。

因為白氏父子就在他後面不久離開,雖然因為行動不便,稍微慢一些,還是被人用轎子抬出來的,在得知晉親王府的馬車尚在,並未離去,兩人都不由得打了一哆嗦,總有不甚美妙的感覺,總覺得惹上了不該惹的人。

在二人從轎子上下來,恰好瞧見李鴻淵的馬車被撩開了車窗簾子,因為馬車中並未燃燈,外面完全看不清馬車裡的情況,但是,總覺得裡面有一雙如同野獸一般的眼睛,在黑暗中閃著光,像是狩獵一般的蟄伏,而他們父子就是被他盯著的獵物。

膝蓋裡面本來就徹骨的痛,這會兒更是絕對腳軟,若不是被攙扶著,說不得就這麼摔地上了。早就聽說過晉親王的赫赫兇名,在某些場合也見過他整治人的手段,然而,到底是沒怎麼接觸過,更沒親自體會過他的手段,現在有一種果然恐怖的感覺。

“回府。”

李鴻淵毫無情緒的聲音從馬車中傳來,馬車前的車伕立即就揚起了鞭子。

看著越走越遠的馬車,父子二人心中都滋生了不同程度的後悔,可是,失去了唯一的孫子(兒子),這人又哪裡還有理智可言。

李鴻淵回到晉親王府,靖婉已經著人準備好了膳食,對於李鴻淵回來得這麼快,她也不感到意外,反正,這種事,於她而言,也是習以為常了。

因為心中已經有數,靖婉也不擔心,而李鴻淵的某些情緒哪都是給別人看的,面對靖婉的時候,他不可為不好,該幹嘛就幹嘛。

與此同時,京兆府尹、大理寺卿、刑部尚書三日已經抵達宮中,雖然早就已經下衙,然而,皇帝召見,便是深更半夜睡得迷迷糊糊,那也得麻溜的起身進宮,更何況,出了今兒這一樁事情,他們心裡邊其實已經有數了。

樂成帝讓他們一起用膳,別管吃沒吃,都得坐下來,謝主隆恩。

樂成帝心情不好,草草的吃了一些,他停筷,另外三人也跟著停了筷子。

樂成帝擦了嘴,將帕子丟開,“今兒的事情,相比你們是知道了,給你們三日的時間,朕要一個滿意的結果。”

按理,在人死的第一時間,京兆府就該接手的,不過,李鴻淵沒讓人報案,白家人將屍體弄回去,也沒想報案,李鴻淵是查了自己內部的問題,白家是隻想著讓樂成帝主持公道,太悲痛,也太憤怒,或許是“忘”了。

樂成帝這裡就是一句話的事情,下面三個人就頭疼了,因為沒有第一時間接手,中間很多地方怕是要出現斷層,比如說,晉親王莊子上的相關人,那白公子身邊伺候的人,這些都相當重要,而現在這些人還有沒有命在都是未知數,畢竟,這些人主子要打殺了,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可是,西里邊再如何的叫苦不迭,嘴巴上也只能應承。

事實上,聰明人都知道,這事兒無非兩種情況,其一,那就是個巧合,白家的小子倒了血黴,別人沒事,就他一命嗚呼,其二,就是有人算計晉親王,無非就是借白家的手對付晉親王。

若是前者,白家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咬死晉親王不放,這不是皇上想看到的,若是後者,那麼算計晉親王的又會是誰,其實範圍還是有的,說大不是大說小不小,想當然的,肯定不好查,那些相關的人再出現死傷,就更難查,而最後的結果,同樣不是皇上樂意看到的。而這兩者,後者的可能性遠遠地大於前者。

而且即便是後者,但如果查不是個所以然,白家必然還是回咬死晉親王不撒口。

更關鍵的,要讓皇上滿意,那麼什麼才是皇上滿意的。

說白了,這種事就不該放到明面上來查,到底如何,皇上自己定性。

京兆尹跟刑部尚書,或許還有所顧慮,有些程式不敢走,大理寺卿第五太卿,面對案子的時候,那就是出了名的剛正不阿,該怎麼查就怎麼查。

因為情況特殊,白公子的喪事還沒有辦,白家連白幡都還沒有掛出來,自是不會有人上門弔唁,如此,肯定也還沒有入殮,只是被收拾妥當,換上了體面的衣服,外表看上去,倒也沒覺得多可怖。

事實上,跟白公子一起去莊子上的人,的的確確已經被怒不可遏,又找不到洩途徑的白學士夫人給杖殺了,還不准他們的親友收屍,直接被扔到了亂葬崗草草埋了,本身沒什麼價值,不過,與他們相關的人事物還是要一一詳查。

好在,屬於晉親王手下的人還沒有如何,相反,那想要自盡,反而沒死成。

白公子身上的疑點同樣要查,如此,驗屍是必須的。

人死都不得安寧,白家人如何會允許,哭天搶地的就是不允。

其他人犯難,大理寺卿那就是吃了秤砣鐵了心。

百家人那是恨不得生啃了他,眼神中都淬了毒,第五太卿毫不退縮,“只要本官還在這位置上一天,那就得公事公辦,白學士也無需如此看著本官,要真瞧本官不順眼,大可到皇上那裡參一本,如果皇上將本官罷官,自然就沒本官的事兒了。”

在靖婉的印象中,第五太卿那也就是一個和藹可親的老頭兒,喜歡摸鬍鬚,時不時的還扯斷一根,同樣喜歡花花草草,偶爾也像個老小孩,會跟自己祖父“搶東西”,還會鬥嘴,爭得面紅耳赤,儘管知道他某些方面連樂成帝都相當頭疼的“臭脾氣”,到底是沒真的見過,然而,當真是彰顯出來的時候,也不得不叫人歎服。

白學士被第五太卿氣得不行,可是這一本,他當真不能參,畢竟,第五太卿是正常程式的查案,說破了天,他都佔理,如果參他一本,那麼,白學士就該被人認為是接著與樂成帝的情分生事了,到時候,不僅是白學士要被指摘,便是樂成帝,都可能被大臣們各種唸叨,樂成帝到時候要能高興才奇怪了。

白學士咬緊了後牙槽,只能被人隔絕在外,眼睜睜的看著仵作在已死的兒子身上搗騰,他的夫人哭嚎撒潑,早就沒了形象,詛咒第五太卿不得好死,斷子絕孫云云。

第五太卿冷眼瞧著,板著一張臉,格外的嚴肅。

說起來也是第五太卿好修養,如果換一個人,指不定就直接頂回去——真正斷子絕孫的可是你白家,這不,獨苗苗都沒了,莫不是做多了傷天害理的事情,才會落得這般下場。——要知道第五太卿可是兒孫滿堂,一家和睦,出息的也不少。

最後倒是白學士的夫人自己給嚎暈了過去。